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开展“小订单”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2-08-15 00:45裴国忠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估价订单人才

裴国忠

(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16)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大量民营企业不断涌现,虽然民营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但是他们为社会解决了75%以上的就业人口,尤其是提供给职业学校毕业生很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制定出符合中小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小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中小企业签订“小订单”培养协议,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为企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每个企业的订单人数比较少,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班级,一个完整的班级通常包含数个不同企业的订单学生,学校通过小模块多方向组织教学,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分别担当不同的角色,相互联系,紧密合作。这种校企合作方式称为“小订单”培养模式。

一、“小订单”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一)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规模小

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是承办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务的主体,包括房地产咨询企业、房地产价格评估企业和房地产经纪企业等。经过调查,江苏省内有70%以上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在20人—50人,只有不到30%的连锁型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介于这样的企业规模,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要想从高校每年培养一个班的专业人员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小订单”培养模式。

(二)房地产相关行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根据江苏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现阶段江苏省房地产从业人员总体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其中研究生学历人数占4%左右,本科学历人数占28%,高职学历人数占47%,中职学历人数占9%,高中学历人数占10%,初中学历人数占2%;调查中还发现从业人员的专业实操能力相对较差,且缺乏管理的战略思维和创新思想,在工作中常处于被动,不具备从战略上进行管理的能力,需要用人单位进行培训后才能上岗。因此可以判定,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会加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也为学校开展“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能。

(三)我校开设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特点

1986年开设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以来,我校始终把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的生命线,课堂上大量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现又大力实施课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力争使学生毕业与上岗同步,合格的毕业生成为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优秀的毕业生成为技术人员和主管;从新构建课程体系来看,学校重点以房地产估价、一手房经纪和二手房经纪三个方向为培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使之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以高素质、高技能的毕业生打造品牌专业,提升专业价值。

二、“小订单”培养模式的创新意义

(一)有利于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多数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也清醒的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其发展的第一资源。在我国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由于规模小,又缺乏吸引人才的良好机制,并且不具备“大订单”培养的能力和要求,因此特别期待有第三方能够为他们提供人才储备的服务。通过对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调查分析得出小型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每年对人才的需求为3—8人,连锁型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每年对人才的需求为15—30人,这样才能维持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人才的流动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小订单”培养模式,与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不仅有效解决了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拓宽了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实现战略性人才储备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根据行业的需求培养人才

学校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到人才市场参加招聘,或者各院校积极开展校内人才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用人单位在招聘了学生后还必须对学生进行上岗前的培训。这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开展“小订单”培养模式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是先考虑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后进行的,体现了企业的意愿,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岗位的需求。

有利于“工学交替”培养方案的落实

根据先进的职教理论,各校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学交替是新方案中的一大亮点,要想把这一环节组织好,必须要有足够的校外实训基地才能完成,而在传统培养模式下建立起来的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性不高,在安排学生工学交替时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采用小订单培养模式,由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订立“小订单”培养协议,既提高了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使学校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把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达到三赢的境地。

三、“小订单”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广泛开展房地产行业的人才需求调研,掌握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

“小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是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的,学校首先必须广泛开展房地产行业的人才需求调研,通过调研,收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分析、了解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目标就业岗位等。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经过对江苏地区的调研,我校确定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三个目标岗位为“置业顾问”、“二手房业务员”和“房地产估价员”。只有掌握了地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更好的与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为签订“小订单”培养提供可能。

(二)积极开展与房地产中介企业的有效沟通

掌握了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后,就可以与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就“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沟通,落实培养人数、培养要求、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具体事项。“小订单”培养协议可在学生学完规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后,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之前邀请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到学校进行双向商洽,签订协议,并落实培养的具体操作步骤。

(三)按照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使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应聘请校外相关行业的专家,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指导和论证。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论证,我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形成了《房地产估价操作实务》、《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和《房地产营销操作实务》、《房地产项目测绘》、《房地产市场调研实训》、《房地产估价模拟实训》等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并建设和论证专业拓展课程,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四)实施“小订单”培养模式

1.落实办学条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学校应加强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如建立房地产销售模拟实训室、房地产估价模拟实训室、房地产经纪情景教学室及软件实训室、礼仪实训室、建材实验室、材料陈列室等,同时还应建立稳定、双赢的校外实训基地。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

2.建立教学团队

实现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必须加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全国注册房地产经纪人与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同时组织教师到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企业挂职锻炼,促进专业教师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还要积极聘请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力求实践技能课程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企业服务水平同步。

3.大力推进课程改革

调查中发现尽管江苏省房地产行业从业者甚多,但入行的从业人员大多只具备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不能满足江苏省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房地产专业人员严重匮乏。因此我校大力推行课改,重点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实现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由“理论型”到“技能型”的转变;经过行业专家论证,确立了房地产主要岗位群的核心职业能力,为校企深度合作——小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调查中通过与企业老总的交流得知,校企之间进行“小订单”培养的深度合作还是存在基础的。首先,“小订单”培养可以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储备,这是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发展、成长的重要资源;其次,当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必须通过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业务质量在激励的市场中赢得竞争,而学校强大的师资研发团队可以满足企业的这一要求;再次,房地产中介行业的部分特殊业务有时需要企业在短期内投入大量的专业人员,如房地产拆迁评估业务,此种业务又具有时效性和专业性,如果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长期聘用大量的人员对企业的成长是不现实的,而学校具备大量专业知识丰富的学生,可以临时满足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的这一需求。校企深度合作的“小订单”培养模式不仅使企业获得了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也提高了企业和学校知名度,同时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达到了三方共赢的目的。

[1]刘黎,王艳梅,陈振江.大学生就业信用标准体系下小订单培养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4~43.

[2]唐菁,宋文爱.面向中小企业的“订单培养”模式[J].软件工程师,2010(01):57~58.

[3]杨明华,郑云法,顾勇冰,张春牛,刘细本.化工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0(04):223 ~225.

猜你喜欢
估价订单人才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人才云
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成交价格的关联因素分析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卡拉瓦乔巨作 遗失百年后估价1亿欧元上拍,真伪存疑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8《富春山居图》:估价500亿的名画如何颠沛流离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