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游学旅游项目的研究

2012-08-15 00:45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游学旅行社汉语

胡 昕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贵州贵阳550004)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进行沟通与合作,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持续升温的“汉语热”中,各国的汉语学习者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开始了对汉语的学习。其中,游学就是一种新型的短期学习形式。在长期的汉语学习过程中,很多外国学生反应,汉语学习非常枯燥而且难学,他们希望有一些轻松的方式去学会沟通,他们并不想过多地深层次挖掘中国的汉语文化知识,只是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与中国人进行正常的沟通。所以,游学旅游项目也就应运而生了。所谓“游学”(Study Abroad),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本文重点研究目前国内游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索找到更好的开展游学教育的新模式,为旅游行业提供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并为对外汉语教育开创更多的教育教学手段。

一、汉语游学可行性分析

(一)借鉴英语游学项目的开发,把汉语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在理论上应该是可行的

根据从贵州商业专科学校对外交流中心了解到的信息,该校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SOUTHERN CROSSUNIVERSITY)学校进行友好交往,组织学生赴澳大利亚进行参观考察,和当地学生或居民进行交流,有些采用“home stay”(住当地居民家里)的语言体验方式。除了贵州商专采用这种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外,绝大多数英语游学项目的组织机构大多是学校或语言类的培训机构(如新东方、环球雅思等),招收对象大多为学生。很多学校也与中介机构联合开发英语游学项目,学校有针对性地选择家庭情况比较富裕同时又非常重视孩子的英语水平提高的家庭进行宣传,提供多种线路的游学形式供其选择。由于这些游学线路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丰富,大多为出境旅游的热点国家和地区,旅游者既能感受异域文化,又能学习纯正的英语,选择的人较多,因而盈利空间较大。游学线路一般包含了文化考察、语言培训等项目,其价格要比普通的旅游线路贵,有的高达100%以上。如2012年贵阳赴澳大利亚、新西兰12日游,费用为17100元。而贵州商专赴澳大利亚南大学的游学费用则是27000元,游学时间为2周。

从中国人赴外国游学的实例可以看出,游学是受到学生和家长普遍欢迎的。比起传统的走马观花似的旅游,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提高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样如此,国外的教育更注重实用性,他们认为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只是枯燥的学习,而应该结合生活、结合文化来学习,这样才能将语言真正学好。所以,中文游学借鉴英文游学的方式理论上是可行的。

(二)汉语游学具有较大的开发市场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前来中国学习的游学生也日益增多。如英国驻中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定期与浙江一些高校的国际交流中心联合举办大型中英文化交流夏令营。美国有一个国际大学生精英暑期营(ISLP),每年都会组织安排优秀学生到世界各地游学,其中包括中国。而周边的日本、韩国等,对游学中国的需求更大,他们经常会组织学生到中国进行文化与语言体验。而某些如贵州商专、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都与境外某些著名院校有着各种互相扶持的关系,均可安排澳方学生赴中国游学。

笔者在东北师范大学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教学中,向班级中25位游学生进行调查,在调查问卷中显示,有31%的游学生希望以后能在中国工作,20%的游学生希望留在中国继续学习,有90%则表示希望学习汉语以外的专业知识(以国际贸易为最多达到55%,愿意学习旅游专业的占了15%)。在对该校留学生的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留学生,常去旁听中国学生的导游技能服务与旅行社经营管理或饭店前厅和客房管理类课程,甚至去旅行社或出国中介机构实习做兼职导游。通过实践学习,不仅能提高汉语水平,了解中国的民族风俗,更能获取更多的旅游专业知识。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外国人对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希望掌握中文的使用,更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习俗,或是凭借中文基础,获得语言以外的知识。

(三)政府和相关产业希望发展新的旅游项目

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旅游行业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适当发展出境旅游。而中国的签证申请政策也随之放松,目前中国已经与世界208个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这些都便于我们开展入境旅游游学项目的开展。

与此同时,笔者在进行旅行社市场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旅行社在产品开发上均出现开发瓶颈。当提及新的旅游模式--游学时,均表示出很大的兴趣。

二、目前汉语游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旅游业市场对汉语游学项目重视力度不够

与大量的出境游学项目相比,入境游学项目并不被重视。并没有相关数据对中国入境游学进行统计,也更没有与国外相关教育机构达成长期友好协作关系。“孔子学院”在国外频繁建立,国家汉办也经常派遣志愿者赴世界各国担任汉语教师,但很多国家和地区更愿意自己本国教师教授本国学生。所以,他们常组织本国汉语教师赴中国游学,而这些费用往往都是由该国政府所承担。笔者赴澳大利亚访问期间,曾经对一些开展汉语教学的学校进行调查,有50%以上的学生愿意到中国旅游学习,而他们的父母也愿意孩子赴中国进行短暂学习,使他们从小就懂得中国文化,培养孩子对中国的兴趣。而中国在这一项目的操作上显得比较被动。往往都是政府的行为作为主导,而市场经营者主动组织的非常少。

(二)游学项目产品设计不符合市场要求

目前开展汉语游学的主要是高校的留学生院。根据笔者对东北师范大学游学教育的调查,该校将游学生教育与短期汉语教育混为一体。具体体现是,对游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分两个部分进行。一是汉语口语学习。该部分采用学校学习为主要方式。该部分内容为四周时间,分别为早上四节课和下午两节课。教学地点为学校多媒体教室。二是旅游时间。该部分则由学校交旅行社完成。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和旅游畅通,往往学校会为他们配备专门负责该项目的老师全程陪同,而旅行社则会配备英语导游为其提供旅游服务。学校与旅行社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做沟通,导致“学”和“游”不能进行有效结合,更谈不上学生的练习。大多数游学生对他所经历的游学表现出不满意的状态。他们认为,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所期待的差距较大,甚至觉得在课堂上自信满满的,但离开课堂使用率不高,所以导致他们认为中文学习太困难。

(三)游学项目组织和实施的专业人才缺乏

游学是一个新型的课题,它既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旅游模式,又区别于现在热门的对外汉语教学。它是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所以旅行社希望能够经营游学项目,可专业人才的缺失使得他们无法进行有效的操作。而汉语游学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既懂得旅游线路安排,熟悉旅游景点,又通晓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人才。游学旅游产品必须能在学中展现游,又能在游中检测学。除此之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还存在有些访问点不愿意频繁接受游学生的访问,而导游的讲解也不够精准等问题。

三、汉语游学项目的开发途径

(一)组建合理的团队,重视汉语游学项目的开发

汉语游学项目的开展,需要政府部门的搭台,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由高校、汉语推广机构及旅行社等招收有意愿前来中国游学的人士。旅行社可以根据不同的游学目的设计不同的游学线路,并对此进行包装和宣传,高校则负责派出专业人士参与实施。

(二)培养专业人才

操作游学项目的人不仅要懂得旅游及旅游设计安排,还必须懂得如何进行汉语教学。普通的导游是无法胜任的,所以笔者认为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加以汉语语言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训,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加以旅游服务与管理方面的培训,能为汉语游学项目储备一定的人力资源。

(三)游与学进行有机结合,并选用适当的教材进行教学

无论采用何种教材,都应该将教材归纳为不同类别,而并非像普通汉语口语课程那样按部就班。可按照交际场景分为:生活篇、交通篇、旅游篇等专题,进行专题训练。教师则要根据游学者的游学目的、实际水平,编写讲义,以求适应游学者的游学要求,并在游历中加强练习。在兴趣培养上,应该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游学理念,即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围墙。如果所有的学习、旅游、吃住行都由学校统一安排,只能是将一个夏令营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夏令营地点,将一个教室转换为另一个教室而已,并没有实现游学的目的。一方面,可以从音乐、体育等方面入手,深入感受该国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离开校园,培养人与人的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在游和学的搭配上,应该统一进行。将游与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游督学,以学导游”。通过专题的形式来进行游和学。这样主体感又强,学生的参与性也得到了提高,学以致用,学习效果也会极大提高。

(四)注重游学效果,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

外国学生在学习中,非常注重实际效果,他们往往以最终的运用能力来确定此次学习的效益。基于外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不可将中国学生学习中文的方法套上去,而应该采用ESA教学模式和游戏教学法。在以 ESA教学模式和游戏教学法为主导的游学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活动中获得所需知识。在以ESA教学模式和游戏教学法为主导的游学课堂能调动学生课后实践的积极性,使水平不一的学生都能理解并主动参与到课后练习,从而使得课堂学习步调更为统一。在以ESA教学模式和游戏教学法为主导的游学课堂能真正促进学生的交流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交流能力。

目前随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与世界接轨的教育教学模式也正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大多数高校纷纷与境外优秀学校建立友好协作关系,若仅仅发展赴外国游学并不能真正实现两国互惠交往,更谈不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通过汉语游学项目的开发,吸引外国学生及教师赴中国游学,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彼此,还能为彼此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而随着个人游的不断发展,旅行社所推出的传统旅游项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转型。而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也将旅游汉语作为其中的专业教学模式。所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是我们可以找到的更好的新模式,必将为旅游业和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提供更旷阔的发展空间。

[1]赵萱.游学期间的行为文化习得[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陈丽君.关于汉语游学项目的开发与研究[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3).

[3]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4]周健.游学在中国[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王尧美.轻松汉语[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游学旅行社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