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012-08-15 00:43谢广平孟祥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执业医师口腔

谢广平,孟祥勇

(湖州师范学院 医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谢广平,孟祥勇

(湖州师范学院 医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为改善口腔修复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参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学科融合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对口腔修复学进行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通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课堂教学互动性更加活跃,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模式

0 引言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口腔类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主要内容.口腔类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综合了所有口腔医学专业临床主干课程内容,要顺利通过实践技能考试,必须熟练掌握包括口腔修复学在内的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本研究在对近几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分析后,发现现有的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发展趋势.为改善口腔修复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本研究参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对口腔修复学进行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1 主要改革内容和方法

1.1 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各种新材料、新方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一些陈旧的修复方法在逐渐被淘汰.口腔类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作为口腔医学专业的从业资格考试,其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也在随着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不断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调整.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了解各种口腔修复学的新知识,是目前口腔修复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内容不但要包括口腔修复学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应紧跟口腔修复学的发展潮流,将最新的修复材料、修复方法纳入到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内容中.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本研究对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缩减了一些陈旧、不常用的修复方法(如锤造全冠、塑料全冠等)的教学时间,整合了一些相似修复方法(如铸造金属全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等),增加口腔修复新技术、新材料(如种植义齿修复、精密附着体义齿、牙周病修复等)的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更适合当前口腔修复临床发展的特点和实际.

1.2 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台上辛苦地讲解,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收,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往往不太理想.一方面,教师教学非常辛苦,却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并没有完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他们很大一部分只是被动地听从教师讲解而学习,这种获取知识的效率并不高.提高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方法之一.在口腔修复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教学参与性.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针对部分章节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经一段准备时间后作为教师给其他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讲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以病例为载体,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在分析病例和回答问题的同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从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思维的引导者,而学生也从传统的聆听者转变为实际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者.

1.3 加强多层次和多学科的融合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研究口腔缺损和畸形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医学科学.口腔缺损是多样的,修复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各种口腔缺损,选择合适的、最佳的修复方法,是口腔修复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作为一个需要修复的病例,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缺损需要修复的问题,还可能并存其他口腔疾患(如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等).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内容中,就要求考生对综合病例进行分析和判断.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口腔修复学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按照口腔缺损类型分章节来进行授课的,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对单种口腔缺损的修复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讲解和训练,但在各种缺损修复方法之间缺少有机的结合,并且与口腔临床医学其他交叉学科之间也缺少贯通,由此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学生所掌握的口腔修复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比较单一,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在对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应加强课程各章节内容的融合,加深与其他学科的贯通.例如:在各牙列缺损修复教学中,不再单独以一种修复方法来讲授,而是充分分析各种修复方法的特点和适应症,选择一种最佳的修复方法;在牙体缺损修复教学中,将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材料学等课程内容融合进来,使学生在学习口腔修复学的同时,能对其他学科的内容做到融会贯通.

1.4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口腔修复学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解决临床上存在的各种口腔缺损.然而,临床上的病例往往不仅仅是口腔缺损,还可能伴发其他疾患,并且存在的口腔缺损往往也不是单一的,可能需要进行多种修复方法治疗,这就要求在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时,必须能够对病例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病例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设计.在以往的口腔修复学教学模式下,学生所掌握的口腔修复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比较单一,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对口腔修复学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改革.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本研究采用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式,根据每一章节内容确定若干个重要知识点,并设计这些知识点与其他章节内容或其他课程相关内容的逻辑关系,按照这种关系设计问题,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本章节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贯通与其他章节或课程相关内容的内在关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选择了一些模拟临床的病例或来源于临床的典型病例,通过设计若干个涵盖主要知识点又能结合其他学科相关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和回答.在病例分析过程中,本研究发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存在的思维方向偏移,能够及时提出并帮助学生纠正,使学生始终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去分析问题.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并不直接给予学生对或错的判断,而是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补充.通过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身在问题分析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去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革效果分析

在开展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一年后,本研究对改革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并紧跟口腔修复学发展趋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极大的拓宽.通过对2007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的评价,发现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对于各种口腔修复学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比较熟悉,可以完成一些新技术的基本操作,得到了教学医院的好评.

(2)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气氛得到进一步活跃.在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针对老师布置的问题认真地去准备讲解资料,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拓展了思维方向,提高了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3)通过开展综合病例分析,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研究设计的综合病例全部来自实际的临床病例,这些病例所包含的信息涵盖了所有口腔临床各相关学科.参考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要求对病例设计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分析病例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其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对2007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出科考试分析,发现学生对于临床常见疾病都能做出正确和全面的诊断与治疗设计,这表明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3 讨论

21世纪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变化,我国于1999年5月1日开始实施执业医师法,并实行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以进一步规范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准入资格.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涉及面广、题量大,且分析应用题较多,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但能较全面地反映考生的临床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与临床工作最为密切,是专业技术人员依法独立工作或从业所必需的、由国家认可和授予的个人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资质证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实施10余年来,执业医师考试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临床医疗与教学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其核心内容就是如何让教学工作适应执业医师考试的需要,同时也让执业医师考试更能检验教学的效果.针对这些内容,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周宪春[1]等认为,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相接轨,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对执业医师考试有足够的认识、学校在教学设备方面要有充分的保证、教学考核以执业医师考试为标准.刘礼斌[2]在系统分析内科学教学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间存在的问题后,认为为了适应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改进内科学教学的措施主要有: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讲授理论教学,建设完善题库,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以及在教学中同时进行优良的医德医风教育等四方面内容.而吴林艳[3]等对口腔类执业医师考试与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应该吸取先进国家的教学模式,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以仿头模型为手段,加强临床前操作,使学生的操作更贴近临床实际,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中的成绩.欧新荣[4]等在对2005年口腔类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分析后发现,考试在第二站即技能方面失分非常明显,认为其原因是考生的基本技能欠缺,应该改变学生“只见口腔,不见全身”的观点,并加强师资培训,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实践技能.

教学改革是解决执业医师考试与教学工作之间存在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为满足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需要,非常有必要开展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需要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本文正是针对这种研究现状,参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结合口腔医学教学实际情况,以口腔修复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工作更加适合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学生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

[1]周宪春,朴龙,黄学洙,等.浅析执业医师考试与教学改革 [J].吉林医学,2008,29(1):81~82.

[2]刘礼斌.改进内科学教学,适应国家执业医师考试 [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1):65~66.

[3]吴林艳,梁银辉.从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看医疗、教学改革 [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17(9):546~548.

[4]欧新荣,吴林艳,梁银辉,等.从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谈口腔医学教育 [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9):1515~1516.

The Reform of Course Teaching Mode of Prosthodontics Based on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XIE Guang-ping,MENG Xiang-yong
(Faculty o f Medicine,Huzhou Teachers College,Huzhou 313000,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and increase the rate that passes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we have reformed the course teaching mode of prosthodontics based on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of dental medical practitioners.The reform includes the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forms.Through the reform,the teaching content become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prosthodontics;the interac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become more active;the ability of students in find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national examination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prosthodontics;teaching mode

R783

A

1009-1734(2012)01-0113-03

2012-01-05

浙江省“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KT2011167);湖州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GJC11040).

谢广平,讲师,主治医师,从事口腔修复学教学与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执业医师口腔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