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女生和谐体育师生关系的探讨*

2012-08-15 00:43邓维霞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大学女生师生关系体育课

邓维霞

(云南大学 旅游文化学院,云南 丽江 674100)

构建大学女生和谐体育师生关系的探讨*

邓维霞

(云南大学 旅游文化学院,云南 丽江 674100)

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如何构建大学女生和谐体育师生关系,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女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重点探讨了与大学女生构建和谐的体育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大学女生和谐体育师生关系的具体措施.

大学女生;和谐;体育师生关系

0 引言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和谐体育师生关系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我国高校女生入学率的逐年升高及大学女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她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正备受关注,因此研究构建和谐的体育师生关系,对改进女生的体育教学,培养女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更好的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是大有裨益的.

1 构建大学女生和谐体育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体育师生关系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结成的关系[1].和谐体育师生关系最直接的表现则是学生爱上体育课,对体育课充满兴趣和期待,并且积极主动的配合体育教师顺利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对体育教师充满尊重和喜爱.

1.1 当代大学女生的比例越来越高

据美国教育部最新调查表明,美国新大学生中女生占67%,但在1970年仅占43%,1950年仅占24%.在我国,据国家教育部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女学生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普通本专科学校在校女生人数和比例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上升趋势明显.2009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女生总人数2021.02万人,女生1007.66万人,女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49.86%;2010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女生总人数21446570人,女生10825501,女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50.48%;2011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女生总人数22317929人,女生11350981,女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50.86%.

1.2 当代大学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体育课的健身功能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各种情况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是一种积极的、丰富而持续舒适的心理状态.蔡菊香的调查表明,在学校女生中,有偏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占10.55%;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占16.80%;有轻度心理不良反应的占38.98%;只有33.67%的女生完全正常[2].方芳的调查结果发现,女大学生在SCL-90上的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常模,说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女大学生的心理症状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这几个方面[3].由上可知,目前我国大学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我们必须尽快找出有利于解决大学女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她们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人才,而大学体育课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最直接、最自然,效果也是最显著的.因为体育课具有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它对学生的身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感.有研究表明,通过在体育课上进行合作训练、认知训练和情感训练的运动干预之后,大学女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明显上升,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也明显高于干预前[4].

1.3 和谐体育师生关系对大学女生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系统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支撑教育大厦的基石.体育师生关系不仅关系到体育课质量的好坏,更直接影响到大学女生对体育的兴趣及她们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她们学习体育的态度.和谐的体育师生关系有助于建立融洽的体育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得到成功后的愉悦感.

2 构建大学女生和谐体育师生关系影响的因素

2.1 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

有调查表明,女大学生选择参加的活动项目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羽毛球、健美操、跑步、篮球、乒乓球、排球、网球、体育舞蹈、游泳和跆拳道.但是,当前大学体育课的很多内容只是对高中阶段的简单重复,而且以田径项目的内容居多,这就使得女生失去了学习体育的新颖感.大学女生热情、开朗,求知欲强,对新异动作很感兴趣,对单调、枯燥无味、多次重复的动作比较厌恶,也希望体育课能接触一些时下流行的体育项目,而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不仅影响教学效果,长此以往,甚至让学生对体育教师产生厌烦,好像所有的体育教师教的内容永远都是一样的,这样不利于与她们建立起良好的体育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上的接近、交往频率的增加会使人更易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人与人的交往总是因接触而熟悉,因熟悉而了解.交往是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而要建立和谐的体育师生关系则需要在交往中不断的磨合,通常师生关系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这几个阶段,因此这种磨合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五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按照四个学期144课时计算,每个学生每周与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交往的机会仅仅两个课时的时间.这种交往机会对良好的体育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明显不足的.而大学体育课教师一般只负责体育公共课程的教学,并不会担任学校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很难与学生再发生其它的联系.因此,体育教师与学生一周一次课的交往时间,给建立和谐的体育师生关系带来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这样的课时安排,使学生尤其是那些天生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不能真正掌握教学内容,体验不到成就感,逐渐对自己的体育能力产生怀疑,丧失对体育的兴趣,以至讨厌体育教师.

2.2 体育教师因素

2.2.1 体育教师个人素质的影响

美国全国运动与体育协会(NASPE)就何谓高素质体育教师发布立场报告——《高素质体育教师的形成》.该报告称:“高素质体育教师必须具有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获得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的知识与技能”.

有关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普遍偏高,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端庄的、赏心悦目的仪表;优秀的表达能力;专业扎实,知识渊博;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能旁征博引,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有底蕴,有情趣,谈吐幽默风趣;人格高尚,尊重学生,热爱学生[6].当代大学生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女生比较看重教师的形象,但是教师包括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并没有像学生期望的那样稳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与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形象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对于体育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是不利的.

2.2.2 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

当代大学体育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女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性,并没有针对大学女生独有的特点来精心组织体育课,还是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女生们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解和施教,只能按照老师的安排进行练习以掌握某种运动技能,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现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一旦她们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其感受和体验也被忽略,她们必将和教师之间产生各种摩擦,这不仅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和反感,更不利于良好的体育师生关系的建立,体育课发展身心的作用更是得不到体现.

2.3 大学女生的自身因素

2.3.1 大学女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带来的影响

目前在校的大学女生多为“90后”,她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她们是个性张扬的一代,但是也不乏某些学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包括同学和教师缺乏基本的理解和尊重,造成自己与周围的人际关系紧张.“90后”大学生更多地关注当下的实用与利益,在心理上容易出现迷茫与困惑[7].我国独生子女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独生子女的依耐性、独生子女的反抗性、独生子女的利己性、独生子女的孤独性、独生子女的任性[8].

在心理方面,女大学生位于女性群体的较高层次,她们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机遇.现代生活中,为挣脱各种羁绊,跻身于生存空间的竞争和拼搏,她们内心的各种冲突、矛盾和失衡比男生更为复杂、强烈、隐蔽.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人嘲笑等,她们崇尚文化层次高雅的活动,而体育课却避免不了风吹日晒,她们参加体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达标考试,因而形成了不良的参与动机.

在生理方面,大学女生仍处于青春发育后期,此时期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发展已不断完善,但仍保留着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第1和第2信号系统的活动相互关系更为完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体型特征表现为脊柱较长而四肢骨较短.青春期后形成上体长而窄、下肢短而粗、肩窄盆宽的体型.该体型特点使女生有利于做平衡动作,但对跳高、跳远等动作则稍不利.第二性特征基本发育完成,内分泌活跃,性腺活动加强使神经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协调能力下降,动作相对迟缓等.

2.3.2 大学女生受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而环境的不同特性能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学校体育的教育环境是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体育兴趣及体育行为、习惯形成的土壤.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包括:运动场地建设、体育器材设施、课堂教学设计、体育宣传窗、体育新闻动态等等,这些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9].同时,学校领导和学校其他文化课教师对体育课的认可程度也会给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带来重要影响.目前,还有部分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课,在体育课上安排学生参加其他活动,或是班主任安排学生参加其他活动等,这不仅给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组织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而也减弱了学生体育课的参与热情,长此以往,也使得学生形成了轻视体育课的错误认识,更不用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师生关系了.

整个社会还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学生受到这种社会流行价值观的影响,对体育的认识也产生了偏差,认为体育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认为体育是用来逃避文化课的课程,加之女生本来就具有的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惰性等,从而更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及体育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产生偏差,不喜欢体育课、不尊重体育教师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3 构建大学女生和谐体育师生关系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对教师的认可度会直接影响女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从而间接的影响师生关系,因此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显得很有必要.当代体育教师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应该是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首先,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如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等,以便更好的了解现今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特点满足学生所需,以便更好的组织课堂、驾驭课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应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断向前辈们学习教学经验,积累教学方法,使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从而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再次,现代大学生尤其是大学女生不仅看重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十分注重教师的仪表仪态,因此体育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形象美,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现良好的外在魅力,而外在魅力则通过服饰穿着、课堂语言及对待学生的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

3.2 体育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主动关爱学生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前苏联当代教育评论家索罗维依契克认为,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石.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只不过教师是作为指导者、建议者的身份出现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创造的主体.当代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过去那种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观念,必须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积极主动的与学生沟通,主动关心爱护学生,让她们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体育教师既要是学生的严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让每一个学生都真切的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她们对体育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之间达到感情上的和谐统一和行动上的配合默契.

3.3 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现代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各人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经历的不同,各人在智力、性格、能力、情感等心理品质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而在女生群体中,又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天生的身体素质差,或是天生的胆小不爱运动.女生的这些特点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可一刀切,应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体育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对基础较好的女生可适当提高要求,以满足她们超越自己的愿望.对基础较差的女生应多安排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地鼓励、帮助她们.对于女生表现出的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不奚落嘲笑,而应时刻发现她们身上的“闪光点”,公开进行表扬,使她们感到自己通过努力同样可以在体育课上有所成就,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她们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厌学体育的倾向.

3.4 加强大学女生对现代社会中体育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

大学体育是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大学女生面对社会竞争及学习的压力,把锻炼和保养身体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对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仍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对体育课更是提不起兴趣.要与大学女生构建和谐的体育师生关系,加强大学女生对体育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点光靠体育教师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学校体育的教育环境是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体育兴趣及体育行为、习惯形成的土壤.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女生良好体育态度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促使她们形成正确的体育功能和价值观方面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包括:运动场地建设、体育器材设施、课堂教学设计、体育宣传窗、体育新闻动态等.因此,学校应加大对大学体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要从各方面加强学校体育的硬软件建设,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推动大学女生参与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她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步培养女生爱运动的习惯.学生爱运动了,体育课堂便于组织了,和谐体育师生关系则更容易建立.

4 结语

与大学女生构建和谐的体育师生关系是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所应追求的目标,更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女生在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她们建立良好的体育师生关系,培养她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将影响到几代人对体育的认识,更有利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当然,要与大学女生切实建立起和谐的体育师生关系尚且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1]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 [J].教育研究,2002(8):55.

[2]蔡菊香.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3):169~170.

[3]方芳.343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J].中国校医,2008(6):662~664.

[4]王惠霖.大学女生主观幸福感的运动干预研究 [J].内江科技,2010(4):147.

[5]步德胜.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 [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8):141~142.

[6]李壮成.新型大学师生关系及建构 [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87~89.

[7]刘玲芬.浅析如何提高大学女生体育兴趣 [J].体育世界,2007(4):13.

[8]金一鸣.教育社会学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308~310.

[9]全国九所综合性大学教材编写组.心理学 [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15.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PE Teachers and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DENG Wei-xia
(School of Tourism &Culture,Yunnan University,Lijiang 674100,China)

Through consulting literature,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which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cultivate lifelong consciousn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female students,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in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 the nationwide bodybuilding pla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and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aim.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harmoniou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G804.49

A

1009-1734(2012)01-0124-05

2012-01-20

邓维霞,助教,硕士,从事社会体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女生师生关系体育课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体育课
健身气功·大舞干预对大学女生身体意向的影响
大学女生的日常
健美操锻炼和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女生心理压力和皮质醇的影响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大学女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分析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