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可持续发展理论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思考*

2012-08-15 00:43蒋永兴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程发展

蒋永兴

(嘉兴市第一中学,浙江 嘉兴 314000)

浅谈可持续发展理论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思考*

蒋永兴

(嘉兴市第一中学,浙江 嘉兴 314000)

人类如果试图追求一个长期稳定而高速的发展模式,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武装自身,使其广泛的深入人群,获得人们的共识,促进国际合作.中学教育则是最便捷高效的手段.通用技术作为一门高度综合的科目,是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良好平台.我们可以从技术与设计的角度切入发掘两者的联结点,并通过改善教学模式等方法成功有效的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向学生阐释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

通用技术;可持续发展;技术与设计

人类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公平与效率无法兼顾,或者说,公平和效率向来无法兼得.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即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得到完善,贫富差距依旧日益增大;即便环境保护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生态系统仍日渐暴露出更多问题.摆在人类面前的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去衡量人类发展的水平,如何能尽可能久的延续人类的文明和发展?人类如何在追求效率的时候兼顾公平,如何能够有一个更加安定而繁荣的未来,唯一的希望在于——通过全球战略性合作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提出“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被正式纳入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可持续发展教育将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理念.作为一名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必须时刻向学生传达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要求,也是符合通用技术课程理念,同时契合中国国情,贴合中国发展道路的.

首先,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要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时龙表示,践行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杠杆是教育[1].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追求的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高效的发展,它必然需要数代人乃至数十代人的努力才能够达成,而即便是理论本身,也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发展和扬弃.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教育这种最简单有效的传授知识、传达理念的手段.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包罗万象的,它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经济三个领域,而各个领域都包括了文化的内涵[2].在社会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们对社会制度发展、公民权利义务、人类和平意识及尊重自我与他人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在环境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们保护自然资源、关注污染防治及气候变化.在经济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们尝试循环经济、绿色消费等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要求企业对社会及人群负责.在文化层面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文化多样性保护及跨文化理解与尊重等诸多重要的课题.为什么说在当代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事呢?就是因为不同于以往,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经济领域暴露出了诸多严峻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宽度及广度.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人们心中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每一个人的思想是克服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而通用技术作为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的课程,是一个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平台.

其次,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符合通用技术教学要求的,是通用技术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用技术作为一门立足实践的科目,它不同于其他科目的重要一点就是它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而且实践性占据了其教学要求的一个相当比重.这就决定了它不仅是一门着力于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学科,更讲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开发创造力,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学会公正客观地看待、分析事物以及塑造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素质的形成不但是通用技术课程的诉求,而且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社会素质提升的要求.如果说,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内容的协调发展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那么,管理、法制、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撑体系[3].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即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通过技术的、观念的、体制的因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包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法制体系、科技系统、教育系统,以及广泛的公众参与.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通用技术教学要求中异常重要的一部分.当然,可持续发展在通用技术教学内容中也占据着不可忽视的组分.《技术与设计》的内容涵盖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必须的,是成功完成通用技术课程的必要之举.

最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贴合我国发展道路的.第一,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工作.以“尊重”为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尊重资源的要求;以未来人类的持续发展为诉求,强调人的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共存共荣,强调教育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根植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而同时它亦结合了中国的国情.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是我国未来坚持走科学发展观道路的必要前提.第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文关怀,是改善中国现状的灵丹妙药.中国模式虽然在国际范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肯定,但它仍然面临着诸多的质疑与问题.在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的文学艺术略显苍白;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我们的精神世界日趋贫乏;在我们的理性思维更加精密高级的同时,我们的道德品质却面临沉沦.诚然,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腐败滋生、环境污染、道德沦丧等等,但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掠夺他国或者发动战争的手段来消除这样的影响[4].而在21世纪的中国,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追求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才是改善中国现状,根治社会痼疾的唯一可行道路.

我们可以认识到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传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达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必要的.而如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阐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是一件困难但必须完成的课题,也是作为通用技术教学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通用技术教师能做好以下四点,就可以做到将可持续发展与通用技术教学有机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两者的碰撞为学生带来智慧的火花.

第一,我们要立足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涵盖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要素,并且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时刻关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坚持不懈的进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习.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在许多方面与通用技术课程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结.例如《技术与设计》必修1论及技术的价值,其中教授了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技术与自然的关系,这就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所倡导的一条重要原则——公平性原则[5].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个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其所追求的是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我们必须提供给世世代代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在公平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在教授《技术与设计》必修1有关技术的性质时,在强调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等性质时就必须关注技术的两面性,让学生了解到虽然技术的发展是必须的,但是不能以损害公平性原则为代价,同时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更是一种尊重.与公平性原则紧密结合的则是持续性原则,这一条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5]这条原则指导我们在开展课程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向学生灌输尊重自然的思想,并且要不断强调技术创新的核心性.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更是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不仅仅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关注生态环境,更要求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去进行技术发展.人类每一次的技术发展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飞跃,也为人类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同时,创新性的培养也是通用技术教学的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条原则是共同性原则,它强调了虽然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拥有巨大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是应该被共同遵从的.[6]在该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在开展通用技术课程时必须有全球性的视角,让学生了解到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事情,它是整个人类所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又如在《技术与设计》必修1中技术的未来一课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跨民族、跨国籍的思考,思考在全球合作的前提下技术会拥有怎样的未来,思考在社会国际交流愈发频繁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第二,我们要改变单纯的教学目的,培养可持续发展所需求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然的学生.我们的教学目标即便有着诸多的名目,有着培养各种素养的诉求,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更加注重分数与成绩.虽然提倡素质教育已经有多个年头,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当代,分数在学生与家长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我们所说的改变单纯的教学目的并非简单的认为成绩是不重要的,反而相反,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但是并非唯一标准,也并非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矛盾.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讲,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一大群拥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青年人才的重要性远超过一群更会做题、更会答卷的学生.但在当前中国的国情所限制下,我们要考虑的不是抛开分数,而是做到在兼顾分数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是全面而立体的,他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思想,更是在教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的素养.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严谨求实的对待科学问题,学会在尊重他人,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地展开竞争与合作.它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可以直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跃.而这些素质的形成,对于成绩的提高必然有着强烈的促进作用.反过来讲,成绩的提高又能保障我们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效率及为我们的教育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让我们可以且行且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的章节,我们必须给予十分的关注.比如《技术与设计》必修1中技术的专利性一课,我们可以向学生深刻的阐释知识产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将其延伸至社会责任感的层面,让学生们认识到,尊重知识产权,不仅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尊重人的精神,更是改变社会中学术剽窃等现象的唯一出路.通过这样的教学,我们能够有力的对学生全面的素养展开关注,着力培养.所以,从根本上而言,成绩的诉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贯彻是并不矛盾的,反之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第三,我们要改善单一的教学模式,创新性设置全新的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可持续发展思想.通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它的课程设置不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更多的需要学生进行实践的团队合作,学生与教师进行实践层面的交流.拥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更好的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通用技术课程进行更紧密的联系,而且能够很大程度的解决分数与素质之间或许存在的矛盾.首先,教师授课向学生授课进行主体式的转变.因为通用技术学科实践性很强,有很多内容需要团队合作,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鲜明的特点进行教学主客体的一个巨大变化——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比如在《技术与设计》必修1技术的未来一课中,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让他们在课后搜集资料,互相讨论,了解未来能源技术的发展,并且在课堂中做展示.只有经过了自我的探索,他们才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将其作为自己不可动摇的思想基础.其次,教师参与实践性课程,在课程实践中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例如《技术与设计》必修1的便携式小板凳、教室雨伞柜、小三角架、人工鸟巢的设计与制作和《技术与设计》必修2的简易相片架、落地式立体衣帽架、木桥模型、孔明锁、集雨利用系统、水温控制系统、自动灭火装置等设计与制作的课程中,教师也应以一个成员的身份加入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合作完成课程任务.在这样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能够更加准确的体会学生的所想所为,并且因材施教的向其传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另外,由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它不仅仅要求我们做到言传,更需要我们做到身教,在与学生合作的过程其实是我们以身作则的最好机会.尤其是在这些需要进行设计的操作性课程中,我们可以将节约资源、废物利用、环境保护等思想经过友伴式的合作传达给学生.再次,走出课堂,切实接触社会与自然也是我们可以进行的选择.改变教育环境往往能收获很大的成功,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社会性的,不单单局限于校园之内.当然,教育模式的创新是多样的,我们需要坚持以吸引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出以互动、交流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通用技术课堂中顺利、充分的阐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第四,我们要充实和扩展教学内容,让通用技术课程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殿堂,成为培养学生学科交叉意识的前沿.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人的发展,换言之,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多元的,它涵盖了社会、经济、环境等各种学科与各种理论.在经济学方面,它吸收了增长的极限理论以及知识经济理论,它同时以生态学理论、人口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可以毫不犹豫的讲,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学科交叉的产物,各种学科从其角度都能够有一套丰富而严谨的论证,而这些论证一齐组成了现在我们拥有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通用技术课程也拥有一样的特色.因此,这就指导我们在通用技术教学之中,要充分的引导学生进行多学科范畴的思考,让学生从多种学科的角度去解析问题,分析课程内容.在《技术与设计》必修1的技术综合性中,教材提及技术不仅与科学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代技术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激发技术创造的想象力,而技术的进步也会带来艺术创作方式的改变.这样的学科、领域交叉的例子在通用技术课程中仅是冰山一角,如何去发掘这些学科间的联接点,启发学生全方位的思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现代人的要求,也是通用技术课程对学生的期望.

可持续发展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对人类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理论之一,是我们改良社会,弘扬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石.要发扬可持续发展理论,必须有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依靠基础教育,才能够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广泛的植入现代人的内心.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其中一个有效的平台,绝对不应该被我们所忽视,反而我们必须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及通用技术教学两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力争在理论层面上发掘出两者更多的依存点与联接点,在实践层面上矢志不渝的向学生输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

[1] 时龙.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哲学思考 [N].中国教育报,2011.

[2] 张卫光,孙鹏.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 Bob Giddings,Bill Hopwood,Geoff O'BrienEnvironment,Economy and Society:Fitting them Together in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2,10(4):187~196.

[4] 张维为.中国震撼 [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 黄晓雯.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本原则 [J].地理教育,2009(2).

Though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in General Technology Teaching

JIANG Yong-xing
(Jiaxing No.1 Middle School,Jiaxiang 314000,China)

With the purpose of pursuing a stable and high-speed mode of development,we should arm ourselves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make it more acknowledged by the public and promot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To achieve such ends,the secondary education is the most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means.As a highly integrated subject,General Technology is the best platform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We can fi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and General Technology from the aspects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Besides,we should improve our teaching model in order to make a better explan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for the students to promote students development both in an all-round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echnology;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technology and design

G620

A

1009-1734(2012)01-0129-04

2012-01-20

蒋永兴,中教一级教师,从事中学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课程发展
坚持理论创新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神秘的混沌理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