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初探

2012-08-15 00:53殷李松卓翔芝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淮北文科

殷李松,卓翔芝

(1.淮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2.淮北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初探

殷李松1,卓翔芝2

(1.淮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2.淮北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在文科背景下高校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时设置、学生基础、教材体系、实践应用及学生动手操作机会、计量软件支持等方面存在一些现实问题,致使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应在增加计量经济学教学课时的同时,采用分析思维能力—软件操作—结果的经济解释三合一教学模式,打破计量经济学教材纯数学推导的局面,激发少数学生求知欲,在轻松环境下实现教学目标,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文科背景;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

一、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1.课时设置无法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目标是:学习计量经济学理论及案例操作,使学生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模型,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1]。

教学实践中,计量经济学课时基本安排为54学时,课时设置无法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54学时下,对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知识相对差,经济理论只是初步掌握的文科本科生,要达到教学目标是很大挑战[2]。这主要因为:建立完整计量经济学模型一般分5步:(1)设计理论模型;(2)样本数据收集;(3)模型参数估计;(4)系列检验(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检验);(5)模型应用,如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等。

上述复杂的连贯过程,步步相连,环环相扣。对具体计量经济问题,每个环节,依据现实背景、数据、个人能力差异,建模型路径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根源广泛,可能情况有:现有经济理论不成熟、经济背景变化、数据可得性与可靠性以及时效性 (数据的垄断性及庞大的费用支出)、教材编写得过于复杂难懂、学生个体差异等等。

在这五个环节中,不仅是学生,就是教师与研究人员事先对各环节可能情况(不确定性)无法得知,当软件估计结果与常识不符合,要么是新现象的真实反应,要么是5环节出问题。属于哪种情况,出自哪个环节,如何修正,除需理论指导外,更多则依赖于反复操作实践,只有达成融会贯通地步,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就目前高校教学资源及学生状况,如何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反复实践,这本身很难突破,可见学时与现实制约,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仅仅是“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模型”目标,没有1年以上,100以上学时的反复操练,都无法保证。

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况是:54学时只够讲完单方程线性回归参数估计、模型检验以及线性联立方程组模型的识别和估计,若加入实际软件操作,则完成上述教学内容有很大难度。对于多学科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教学,现实情况与教学目标的极大差距,给教师和学生形成的压力,致使实际教学中,要么重理论教学,导致学生感觉又在学习“数学”;要么重实践教学,这会导致学生缺乏理论知识而浮于表面;二者兼顾有相当大难度。

2.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

计量经济学以经济学为基础、统计学指导数据收集、数学为研究工具、计量软件与计算机实现研究目标的交叉学科。对它的学习,要求学生:(1)经济理论基础牢靠,对现实经济问题有一定敏感力;(2)具备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微积分等课程的良好基础;(3)具备计算操作技能;(4)熟悉常规数学与计量软件;(4)获取教学和实验设备支撑的便利。从实际情况来看,能够具备这些条件的不是很多[3]。就文科背景学生,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系统学习的连贯性不强,课程少有经济学相关案例。这样,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容易偏离方向或茫然无助,一部分学生将其视为学习“数学式”的理论知识,一部分学生则干脆死记硬背,如此学习计量经济学,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

3.教材、教学中重理论体系轻实践应用

现实中,编写计量经济学教材时,重理论、轻实践。现有教材中,大都注重理论模型的推导和证明,对模型的经济含义解释流于形式;经济案例偏少;课后习题主要是模型证明和计算[4]。这样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重理论体系而轻实践,学生也感到理论模型的复杂性,而对实际操作性则不甚了解。当学生真正想进行实践操作时,在设计理论模型、收集样本数据、估计模型参数、诊断和改进估计方法等各个建模环节会遇上系列问题。即便是教师现场指导,也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完成一整套建模过程。进一步,那些优秀学生,建模过程中,若非书本上现成案例的“重现”,而是临场给定的数据,在5环节中,出现小问题,如果没有教师及时指导,也往往茫然不知所措。

4.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中文计量软件支持欠缺

学好计量经济学,除需要理论指导外,更多则依赖于反复实践,才能达到融会贯通地步。现实中,不少高校对文科的投入远不如理工类,没有配套的实验室,实际上不仅仅是计量经济学,对文科其他学科而言,同样需要整套的实验室支撑。没有基本教学资源支撑,学生则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动手能力及应急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就计量经济学,除无法保证让学生反复实践外,其中更为现实的是:现有计量软件均是英文形式,这使得一旦建模过程中出现问题,学生连基本的从软件的帮助中寻求答案的解决路径常常受阻。

二、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对策

1.增加计量经济学教学课时

充分认识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的结合。根据普通院校的文科背景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要想获得较好效果,教学课时应增加。对现在54个学时,建议至少改为72学时,有条件的可安排2-3个学期 (共108-162个学时)教学或更长,这样教师有充足时间安排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与计量软件实践教学),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理论,尤其是操作,培养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与应急能力,并为日后深造打下基础。

2.采用计量分析思维能力—软件操作—结果的经济解释三合一教学模式

计量经济学具有特殊性。计量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离不开模型构建、检验;模型构建、检验必须用到数学、统计学理论知识;这种融合必须借助软件与计算机来实现;融合过程与融合结果不同于自然科学,路径多条,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艺术”。比如简单的收入消费模型,尽管有经济理论,但现实经济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两个不同的学生,很可能在解释变量选取、函数形式、模型参数解释等方面,出现差异很大的模型,并且,不能说哪个模型正确或更好,有时两个模型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现实真实状况。所以,计量经济学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科学的性质,从单个方面学习计量经济学有困难,要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学三者结合的计量分析思维能力。

既然计量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8门核心课程之一,所以就应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计量经济学教学,应该加强计量软件操作和对计量经济分析结果的经济学解释。当然学生要掌握计量理论基础知识,否则也不利于软件操作和对计量经济分析结果的经济学解释。由此,我们提出计量分析思维能力—软件操作—结果的经济解释三合一教学模式。具体有3个环节:(1)每一单元以实例分析和基本理论为中心,尽量回避复杂的数学推导 (只需明确推导的根本目的与基本过程即可);(2)注意经济学理论在计量分析中应用,即思维能力培养(教学重点);(3)软件的操作,结果的解释(教学重点)。

对复杂的理论推导与证明本身,计算机出现、计量软件产生,所有一切都体现在几个按键背后,就如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能打开电灯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电学原理、电力传送等等,现实告知我们,打开电灯泡并没有必要要求全体国民都学习电学原理、电力传送理论。就整个人类而言,这些基础性工作,有极少数学科尖端人才的钻研即可。作为核心课程,只要教会学生“打开灯泡”的开关在哪,自然能激发少数学生去关注“电学原理、电力传送”,最为重要的是能使所有学生,都能从“打开电灯泡”及“灯泡发光”情况下享受学习乐趣,而不是学习“电学原理、电力传送”。因此我们强调注重计量分析思维能力培养;计量软件操作训练;计量结果的经济解释能力培育。

结 论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的交叉性学科,对文科背景的高校本科生是挑战。本文提出了计量分析思维能力—软件操作—结果的经济解释三合一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打破计量经济学教材纯数学推导的局面,激发少数学生求知欲,大多数学生享受计量经济学的乐趣,在轻松环境下实现教学目标,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樊丽淑.计量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王立平,王健.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6(4).

[3]刘明广.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J].统计与咨询,2008(2).

[4]张兵.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

G642.41

A

2095-0683(2012)03-0190-02

2012-01-10

淮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800663)

殷李松(1972-),男,安徽太湖人,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卓翔芝(1970-),男,安徽灵璧人,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责任编校刘正花

猜你喜欢
计量经济学淮北文科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关于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应用型经管类本科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部深度反思计量经济学科之作
——《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评介
孙文科
《淮北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