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思潮论★

2012-08-15 00:51王国安王发堂
山西建筑 2012年34期
关键词:理性主义解构主义流派

王国安 王发堂

(1.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 430032;2.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建筑学自从迈入了21世纪后,就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之后建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20世纪20年代,现代建筑发起了对传统建筑的挑战,从而揭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建筑革命。但是这场革命的成果还未来得及充分地展开,就被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反叛所抨击。但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历史上的时间跨度之少,使之真正成为建筑历史上的匆匆过客。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崩溃不是由于新的革命,而是由于其内在的机制和局限。在20世纪80年代末,凭借文化意义上的后现代思潮,以解构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的解构主义建筑粉墨登场了,但它的好景也不长,在历史中还未来得及显身,就被历史驱逐下了舞台。

在20世纪的建筑频繁革命的动荡时期,带给了我们建筑的丰富多彩性和建筑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在这主流的掩盖之下,当然还存在着许多流派:非线性设计、生态建筑、高技派建筑、乡土建筑、新现代主义等等。经过20世纪的风起云涌的革命之后,建筑界迈入了一个“散文”时代,一个平和时期。平静的时代其实是对过去重大变革的消化和整理。新的流派、新的发展趋势可能正在积聚力量随时准备冲向历史的前台。在今天,各种潮流的趋向不明确的情况下,人们只能凭借历史上的当代建筑的状况,来对当代建筑理论及建筑思潮的走向,作一个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以便梳理出目前建筑流派发展的态势,也许可以捋出建筑今后发展方向的蛛丝马迹。

建筑学学科不同于其他的艺术种类,也不同于其他工科学科,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层面:即文化层面和技术层面。由于这种两个层面的存在,就把建筑发展潮流分为两种不同的子系统:1)以文化作为基础的建筑发展流派的系统;2)以技术作为发展潮流的基础系统。在文化作为基础的建筑发展流派的系统中,又可以细分成两个层面:1)以人文作为基础的建筑发展流派;2)以社会问题作为突破口的建筑流派。笔者想说明的是,这是根据建筑目前呈现出来的一种朦胧的历史状态来划分的,而在这其中,有些流派交错属于两个以上的层面,使得人们对此种分类精确程度和其成熟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也有待今后的进一步深化。

1 以文化作为依据的建筑潮流发展方向

在这个分类下,以人文作为基础的建筑发展流派是整个时代的主流,其包含了绝大多数目前存在的流派: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极少主义、新古典主义、欧洲新理性主义、折衷主义。而以社会问题作为突破口的建筑流派有生态建筑、乡土建筑等等。

1.1 以人文作为基础的建筑发展流派

从20世纪来说,虽然后现代主义建筑和解构主义建筑曾经在历史上红极一时,但就其对建筑界和其存在的时间跨度来说,与现代主义建筑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种理性主义建筑,是西方特别是欧洲近几百年的文化传递而形成的文化正果。后现代主义建筑虽然是反现代主义建筑,但笔者理解的仅仅是在表面上即形式上对现代建筑的反对,从骨子里来说,其实质上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补充,一种形式上的完善。这也是说,后现代主义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在其内在的结构、理念和操作方式上是一种内在的同构。不同的仅是现代主义建筑在其发展之初时,割断了人类在建筑上所积累的经验和传统,而后现代主义建筑不过是想在现代主义建筑许可的定义之内进行有限的经验弥补。后现代主义建筑所展开的“双重译码”“历史主义”“隐喻”和“文脉主义”等等建筑理论,其实质上可以归结为所谓的“历史主义”。“文脉主义”展开来讲,就是要兼顾建筑当代(即正在展开的历史)环境和历史(即已成过去的历史)环境,故其实质上是一种历史主义。“隐喻”就更显其历史的本性,把历史上的建筑元素或者语言从其存在的历史语境中剥离出来,放在与其不相容的当代建筑环境中,从而使建筑形式在意义上必然指向历史,指向这种建筑元素在人类历史上所获得的意义,从而形成隐喻。对不同层次的人来说,产生不同的理解,即道出了“双重译码”的本质。

解构主义哲学是属于(文化上)后现代思潮的一个支流,后现代思潮对(文化上)现代主义的否定是一种全方位的触及其本质的颠覆。后现代思潮反对(文化上)现代主义的精英文化、一元文化、理性主义,而倡导所谓的大众(消费)文化、多元文化、非理性主义。这种颠覆从历史上讲是意识形态上的一次突破。解构主义建筑就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性主义的否定,代之以自己的非确定、反中心性、反秩序性等等。解构主义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完全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相左的建筑流派。解构主义建筑的非理性主义原则使解构主义建筑的实践陷入一种茫然之中,从而最终步入了一种虚无主义而被驱逐出历史的舞台。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生发展,其应该有两个层面的支持。一方面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为其提供了技术的可能和一种新的美学主张。而且现代主义建筑的创始人也多提倡以技术为本,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是建立在技术支持上,可以说是一种技术美学。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现代主义建筑是西方近代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一场思想上和文化上的革命,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其是文化美学。正是因为这种双重性才使现代主义建筑获得比当代其他流派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除了上面提到的流派之外,还有欧洲新理性主义,其实质上是以罗西为代表的历史加理性主义的综合,以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为基托,在之中有节制嵌入历史元素,而不像后现代主义建筑那样堆积历史。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应该说是属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范畴之中。新现代主义建筑,其秉承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理性主义精神,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倍受非议的抽象形式作了一定修正,发展了现代主义建筑。

1.2 以社会问题作为自己基础的建筑发展流派

当代世界的环境污染和能量危机等社会问题给当代人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地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大也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证明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些建筑师纷纷参与到这场拯救运动中去。针对此,提出并发展了自己的主张,形成了一定的流派。生态建筑就是对这种危机的建筑学上的应答。生态建筑流派企图在建筑层面上化解这场危机,提出了以环境保护、能源的低消耗为努力方向的建筑发展新方向。正是源于此,由于其基础的局限性,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另外,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规模和人口的无节制膨胀,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城市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疏离等等。针对这些社会问题建筑界形成了一股乡土建筑思潮。乡土建筑立足于远离城市的乡土建筑和聚落体,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和实践走出一条路来。乡土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乡土建筑的流派把目光投向农村,投向小城镇,同时也投向了凝聚在乡土建筑上的历史。乡土建筑除了有地域划分的概念,其还有一种历史尺度包含其中。乡土建筑今天存在的态势,是由某一地域昨天人类的历史经验和社会构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乡土建筑流派也可归属于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之中。上述两个流派都是以目前的社会问题作为自己的始点,其精神应该说是秉承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建筑改造社会的宏大理想。

2 以技术作为依据的建筑潮流发展方向

不同于文化为依托的建筑流派,以技术作为依据的建筑流派,更多的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形成了具有现代精神的技术美学。其中包含的流派有高技派建筑、晚近现代主义流派以及以高技作为依托的生态建筑流派中。

当今是科技的时代,是科学至上的世界,人文精神的旁落是一种无可挽回的态势。人类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和重视,本身就证明了其尴尬的状态。在这个科技的时代,高技派建筑应该说是集中的反映了当代科技新成果、新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现代图景。由于这种历史背景,我个人认为高技派建筑的发展和影响有加强的趋势。但是其自身的起点也使之限制在一个非主流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其缺乏一种人文关怀和内在意义。

高技派建筑的产生其实是建筑学上的一个突变。这种突变是基于建筑材料的巨变。高技派建筑应该说还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初期阶段。高技派建筑流派在当前有利于其生存的环境,大力发展新材料的建筑美学。而且高技派建筑要想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所作为,我认为必须主动加入人文关怀。基于此,高技派建筑流派在未来的建筑发展中将会裂变成两个流派,一方面将结合现代主义的理性精神,积极地向文化靠拢,这一支也必将成大气候。另外一支将现在的高技派建筑精神贯彻下去,继续走着为技术而技术的老路,从而在今后的历史上处于一种边缘的先锋状态。

3 结语

对于当代建筑的许多边缘状态的建筑思潮,未被本文纳入视野。但是,它们的分类应该不会超出上述两个层面的三种范畴,因为很多流派仅是上述潮流的变体或者是一种异形同质体。笔者的这种对当代建筑思潮的分类,有利于大众对当代建筑发展状况的审视,同时也促进了建筑界对建筑本体的认识。

技术和文化是建筑的两架马车,构成了建筑发展的基础。此消彼长是两种元素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因素下博弈的结果。技术和文化的曲线交替推动了建筑的发展。

[1]章迎庆.当代上海建筑形态变迁——从西方极少主义建筑思潮看[J].建筑学报,2002(8):57-59.

[2]李翔宁.当代欧洲极少主义建筑评述(下)[J].时代建筑,2000(3):31-35.

猜你喜欢
理性主义解构主义流派
浅析解构主义的精神内涵以及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以山顶度假屋为例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从理性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利益观的形成理路研究
重塑与解构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浅析乌尔姆学院理性主义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