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医院景观规划设计

2012-08-15 00:51
山西建筑 2012年28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广场绿化

李 波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生命价值和健康的日益重视,要求医院在不断改进医疗技术手段,完善医疗设施的同时,也需要医院对环境美化加以重视。

为了使医院景观设计能更好的适应上述这些因素的变化,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就需要我们更新设计观念,改进设计方法。本论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通过对上述这些因素的考察,分析当代医院景观设计的新要求、新趋势,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当代医院景观设计观念和方法,作为设计实践的理论指导,创造了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满足我国医疗事业发展需要的医疗景观设计。

1 项目说明

1.1 设计背景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南部,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工业发展潜力巨大;旅游资源很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中有壶口瀑布,襄汾丁村文化遗址,还有洪洞大槐树等一批旅游圣景。临汾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临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近几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街道整洁、绿树成荫、花果飘香,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花果城”。

1.2 区位分析

新医院选址位于临汾市滨河公园以西,南靠规划九路,北接规划八路,西侧为规划四街,东侧紧邻临汾市区交通大动脉——滨河西路,交通便利。总用地面积270亩。该项目立足拟建一所国内先进、省内领先、医疗教研功能齐全、集临床、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总建筑面积约9.3万m2。病房部分1 000床。地上最高9层,地下1层,建筑最高38.3 m。

2 设计理念

“自然、生态、和谐”是本项目的主要理念。在景观设计上采用“绿、简、通”国际上经常运用的规划理念,在总体规划中采用广场轴线手法,在处理绿化带区域时采用国际领先的退台式种植方式。

景观设计特点:

1)“绿”就是从生态上考虑,进行大面积绿化,增加休闲功能,“简”是指景观的设计简洁而明快,既便于建设和维护,同时也满足景观方面的需求,“通”就是花园中视线的通透性,通过退台式种植技术的处理,以实现整体景观的开阔。

2)在医院广场的空间组织中,采用轴线手法,既可以组织广场和周围环境,又同主要道路相联系,使医院广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体系。

3)为了丰富空间与层次,人工营造一些丘陵地段,造成起伏地形,既有利于排水及植物生长,又增加绿地的层次,扩大了绿色空间。

4)强调自然水体和市民滨水活动的结合,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城市滨水,活动空间及良好的休闲场所。

主要设计内容:总体规划可总结为“一环、五面、十一片区”。

“一环”是以医院主体外的主要干道和周边场地组成了一个贯穿全景观的道路系统,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景观整体系统。

“五面”是指规划绿地中的五个主要用地布局。

1)南北院前主广场景观设计。

从医院主入口到前广场的区域,让突出的建筑作为视觉目标,设计与现代建筑风格相协调的景观。设定由树阵、硬地铺装、灯光照明等构成的通往医院主体中心广场的轴线,分流通往各区域的路线。

在交通组织上,车行在广场的东西两侧进出,人行道在大道路两边,到达中心广场交界处,视线人车分流体系。114 m医院中心前广场,一道拱形交叉的喷泉形成的水之门和气势恢弘的大型灯柱陈列指向主楼入口。

2)康复花园景观设计。

景观花园1:与周边的自然生态形成了对比矩形布置的绿化与硬地结合,形成了硬质空间与软质空间相融合的空间感受,矩形的排布与曲线形相结合,庄严中不失亲切,符合了“公园式的康复中心区”这一规划目标。景观中心的洪洞大槐树和五色土突出城市地方文化特色,也丰富了东南角的城市视线景观。

景观花园2:开阔的自然植被草地与硬地铺装相结合,众多的植物不仅美化环境,也改善了生态状况,净化空气,健康人心,自然流畅的绿化景观提供了良好的休憩景观的场所。

自然式的处理手法:在自然生态景观区内,利用地形起伏,结合各类乔木和灌木、木质平台及水景等元素,营造相对自然的绿化布置。

3)医院主体的景观设计。

从医院主体的生态环境布局和建筑细部的处理及材料的运用中,无不体现时代的气息,我们立足于现状,力图通过对开放空间体系的构筑和生态景观格局的构建来满足医院的各种功能要求及可持续发展前景,通过开放空间和建筑空间各种细部的处理来体现景观设计的时代特色。

a.圆形道路:沿建筑周边形成环形机动车道,路宽7 m,在建筑外侧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机动车两侧设置人行道,重要出入口设置无障碍通道。环形人行道内侧设置灌木、绿篱、草坪组合的绿化带,使道路与硬地铺装相结合。

b.建筑群落:群落间以大面积的硬化铺装为主,以满足各建筑人员流动功能之要求。

c.屋面绿化:医技屋面绿化,以大体量的绿化为基座,烘托主体建筑,形成“森林之心”的生态景观效果,丰富了建筑的第五立面。

d.内庭院:设计针对6个内庭院所处的位置和所在主楼的功能,分别定位其景观特色。内庭院通过墙、凳、池、石、树、路的有机分布体现出来,通过运用传统园林中的借景,框景,对景等造景方法,把石、木、金属、植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现代设计形式体现医院内环境。

4)附属楼周边景观设计。

报告厅周边的树阵绿化及行政科研楼对面区域的景观完美组合,使之融入了主体环境区域景观中。膜结构与假山设计除了遮挡高压配电站等设备用房以外还丰富了该区的景观系统。局部停车设计了膜结构等遮阳系统。

餐厅,锅炉房换热站,高压氧舱,感染疾病楼等,日后必将接纳大量的货流,在西入口车行路旁设置休息花园是楼宇间过渡和功能的补充。感染疾病房与设备用房周边选用杀菌树种,可以净化空气,创造适宜的医院环境。

5)停车场景观设计。

北部停车场:为满足住院人员停车需要,规划分别在北入口附近医院广场两侧设计了停车系统,主要以方便住院出院探视人员使用为目的,合理就近的布置停车场。停车场内设有人行道、防护绿带、植草砖、停车遮阳系统,符合现代地面停车功能。

南部停车场:讲究建筑与绿化的结合,以西方园林的规整式绿化布局为主(树阵,花坛)营造主体周边的人工景观区,在停车场南北两翼栽植暖色调树林,形成规整的列阵,丰富绿化层次。

3 景观空间特征

本设计采用多种形式的空间来丰富景观形态:开敞空间(如南北主入口广场)、封闭空间(康复花园)、定性开敞空间(叠水喷泉);时而宽广明亮、气势磅礴,时而小桥流水、灰暗神秘;通过各种空间变化与穿插,给病人带来奇妙的景观兴奋感。

4 道路系统

主要分车行道(同时用做消防通道)与休闲步道,车行道采用环状布局,与木平台、树阵广场等结合,休闲步道则多以流畅的线形连接各个景观节点,在保障景观可达性的同时,给人愉悦、舒适之感。

5 竖向规划

利用植物、景观小品的高度变化形成多层次的竖向景观,同时运用高处淌落的流水,花架的攀缘植物,空间的光与影的变化等形成丰富的竖向景观。

6 铺装场地

铺装设计与绿色调相对比,采用暖色设计。材料主要采用烧结砖、花岗石、小料石,辅助材料用砾石、卵石、洗石米、木材等具亲切感的铺装材料。砖材料的铺装讲究纹路,强调转角路口的衔接咬合,这既方便施工又节约材料,降低工地污染。

7 景观小品

小品运用现代简洁的设计风格,多用木材、石头、不锈钢、模架等结合设计。特别是老人小孩活动区与景观构架、休闲座椅、健身娱乐器材、指示牌等设施相结合,通过铺装、灯饰、图案雕饰等多种形式表现,做到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统一。

8 水系

1)主入口处中心喷泉体现广场的庄重大气,左右两侧的叠水景观体现轻松休闲的滨水体验场所,结合建筑山墙位置的底层局部架空,使水系环境融合到广场中。

2)康复花园2采用园林手法和现代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运用的淋漓尽致,使整个医院的园林环境千变万化,时而感受安静的湖水;时而眼前一片开阔的绿地,让人感受站在草地上和蓝天相拥的舒畅;时而在深幽的曲径中寻找美好的回忆……这个区域造就高品质的疗养休闲环境。

9 植物配置

以适地适树为原则,不大量运用大树移植,多用当地乡土树种来实现超大的绿化率。植树以多层次的群落理念,突出林冠,季相上的丰富变化,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来规划树种。

一个整洁美丽、温馨舒适的绿色就医环境,不仅能使患者大大受益,而且也可以展现医院的特色风貌。特别是在如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医疗改革不断发展和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激烈,医院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治疗疾病的场所,而将逐步成为优胜劣汰的竞争性企业,医院里的优美景观正是提高医院竞争力不可缺少的外在条件。因此,医院环境的景观化,必将成为今后医院建设的一种趋势。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广场绿化
布鲁塞尔大广场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在广场上玩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广场上的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