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窗的精神内涵以及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2012-08-15 00:51路方芳姬翔翔
山西建筑 2012年28期
关键词:镂空景色窗户

路方芳 姬翔翔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宁夏银川 750021)

贝聿铭说过,“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

中国古窗闻名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它细致的雕花和艺术的处理手法,更是因为它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思考,对人情的思考。窗是建筑的眼,眼通的是心,心则随着神,性与行。窗对建筑空间的影响表现在人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一种形式的建筑,或者说一种形式的窗,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给人们带来舒适的感觉。那么,这种建筑形式,或这种窗的形式是不可能存活下来。中国古窗形式传承至今是有原因的。

1 中国古窗的样式

中国古代建筑除了屋顶和柱子外,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门和窗户。屋顶、柱和墙体负责建筑的结构,门窗则负责建筑的使用。中国古代匠人对窗子的处理很讲究。最早的窗子就是用来通风和采光,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装饰雕琢艺术就逐步出现在窗的形式和样式上。中国古代窗户的式样很多。最简单的可以从结构形式上分为方格的、直条的、带图案式的,其中有盘长、梅花、冰纹、大桃子、圆圈、万字、寿字等,都用支摘窗,其中支窗是指可以支撑的窗,摘窗是指可以取下的窗,后来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叫支摘窗。有的地方情况不同,使用四条隔扇[1]。中国从民间到宫殿庙宇窗子做得十分复杂,做花纹的特别多,在形状上有方形、椭圆、六角形、八角形、扇形、葫芦形、菱形、圆形、月芽形、宝瓶形和桃形。形式上有定胜、六角景、菱花、书条、绦环、套方、冰裂、鱼鳞、钱纹、球纹、秋叶、海棠、葵花、如意、波纹。

2 中国古窗表达的内涵

中国古窗之所以会发展成这样,镂空雕花的形式是和中国人的性格有关系的,古窗有它自己的灵魂和个性,这种灵魂和个性是和中国人的思想息息相关的。中国人为人处世,对待感情讲究含蓄二字。含蓄就是不直接的表情达意。其实这种对待感情的方式,和我们对待景色的方式有相同之处。我们喜欢屋外的景色,想把它收入屋中,但是直接用窗洞的方式接纳景色的话显得十分生硬及不自然,所以我们用窗框对景色进行了处理。中国古窗可以当画框使用,取外景为图画。古窗可以使实体的墙变成通透的墙,实体的墙变成通透的窗,中国的园林营造风格就好像中国人的性格一样,含蓄,雅致,若隐若现,讲求意境和自然。外景就好像被取进了屋内,定格在了墙上,使外景与建筑自然和谐的混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古人在制作窗子时,对美,对空间关系,对室内效果的思考。其实中国古窗想表达的是一种含蓄的情感。

3 中国古窗营造的空间环境

从室外看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时,窗可以让一面墙显得通透,加上中国古窗自身就有的装饰效果,建筑的外立面显得不封闭。从室外一眼看不到室内,但又隐隐的可以看到一些,窗既保证了私密性,又具有美观性。中国古窗除了采光以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取景,这种建造形式与中国佛教中的与自然相结合,人与自然巧妙融合的思想相一致,当景色被映衬到屋子的时候,用窗进行了处理,使景色更有诗意。古窗材料大多采用木质,部分廊窗使用石材,辅以浮雕和彩绘。中国园林讲求通透,一半以上的功劳归功于窗的设置。这些窗不但运用在房屋和墙面,大多也用于院墙、照壁和廊道墙上。当光线照入园林,透过镂空的墙、窗和园林里的植物的时候,光线散射,形成了一个温馨明亮的光场。这个光场就是中国古窗所营造出的室内环境效果:温馨、和谐、明亮、私密、安全、不耀眼的室内环境。

4 中国古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古窗已经不再以单一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以现代主义风格存在,比如建筑设计时的一个窗,一个屋檐;景观设计中的一面墙,一个亭。室内设计中的一面背景,一个快屏障。它们都被用现代的材料和现代的工艺重新演绎着。建筑的外立面使用镂空的装饰屋顶和装饰山墙,可以使建筑外形富有围合感,提升建筑的立体感,使建筑的光影效果更好。在景观设计中也经常使用这样的处理手法,将一面墙做成镂空窗的形式,以单独的小品形式安置在景观场地上,有时和座椅、实体墙、遮阳同时使用。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但营造了景观的立体感,还使得景观设计显得更加具有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古窗通常被用作室内的镂空隔断,电视墙的背景,入户门的照壁,窗户的遮阳等。这样的做法也可以使室内显得更明快、简洁、古香古色。

5 结语

中国古窗体现了中国古代匠人的智慧,诠释了他们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思考,展现了他们是如何处理光、热、风景、人情,将自然与建筑巧妙的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当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中国人向往和谐的本质。伟大的艺术需要传承,普利兹克奖之所以颁给了王澍和贝聿铭,是因为他们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建筑的脊梁,中国的建筑艺术,在他们的手上得到了保护,并且在此之上进行升华,他们用新的建筑语言,诠释着中国建筑本来的模样。随着中国建筑教育质量的提高,未来的中国建筑将渐渐地脱掉装饰,回归正途,新的中国风会再次吹遍世界。

中国建筑需要的是传承,而不是模仿。

[1] 薛 刚,张驭寰.古建筑窗户的式样[J].建筑工人,2009(5):36-37.

猜你喜欢
镂空景色窗户
《海那边的景色》
咦,春天!
镂空幻想
擦窗户
拼折镂空立方体
爬窗户
镂空窗花朵朵开
对一枚镂空花钱的探究
窗户知多少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