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限制语在政府危机管理语言中的运用

2012-08-15 00:49张莹莹陈力予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危机政府语言

张莹莹,陈力予

(1.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 福州 350001)

模糊限制语在政府危机管理语言中的运用

张莹莹1,陈力予2

(1.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 福州 350001)

人类可谓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之中,每当危机发生时政府是通过政府语言与民众进行沟通互动并实现危机管理,并维持社会稳定的。因此“政府危机管理语言”具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学者们利用模糊限制语对汉语其他文体和语言形式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对政府危机管理语言的研究几近于零,因此,本文尝试以《人民日报》对近年来发生的危机事件所作的报道为语料,分析模糊限制语在政府危机管理语言中使用的必然性及其功能。

模糊限制语;政府;危机管理

一、引言

1.关于危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古往今来,大自然与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是充满着危机,只是各种危机的类型、范围以及危害程度不同而已。

“危机”,对应的英文为“crisis”,源于古希腊的一个医学用语,指人濒临死亡 、生死难料的状态,有生的可能 ,也有死的威胁。后来演变为人们无法预期且难以控制的局面,英文另外一个含义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时刻”。而在汉语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指危险的根由”和“严重困难的关头”。但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成福教授的定义,“危机是指这样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它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危机就有“非典”疫情、南方的大面积干旱、禽流感、矿难事故、大面积雪灾、汶川特大地震、动车追尾事故等等……

虽然危机的爆发形式让人始料不及,但从成因和性质上来看大致可概括为三种:一是重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二是严重的人为事故,如“核泄漏”、“列车相撞”等;三是指由社会冲突行为而导致的社会失衡和混乱的突发性事件,如“战争”、“恐怖袭击”等。

2.政府语言

危机事件具有其独特而鲜明的特点,如时间的紧迫性、过程的不确定性、较大的社会影响性,以及后果的威胁性等。因此,在危机面前政府如何保障本国民众的安全及利益,维持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并且也关系到其在国内外的形象。具体来说,危机事件一旦发生,政府除了要随时向公众告知危机发生中的各种信息,安抚民众情绪,树立公众克服危机的信心之外,由于应对危机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往往超过当时实际能力,需要政府与公众及时地互动,指导公众开展应急自救,并进行应急管理。可以说,危机爆发后往往是信息量最为集中、公众信息需求最为强烈、信息流动最为频繁的时期,同时也最容易引起社会动荡和民众恐慌的危险时期。只有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与民众积极互动,向民众及时、客观地传播与危机事件情况相关的准确信息,才能够有效引导舆论,遏制谣言,化解危机,维持稳定。

本文中“政府危机管理语言”指的就是在危机事件发生过程中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发布信息,通报一切与危机事件相关的内容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以及能代表政府立场、观点的所有言语行为。既包括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和广播、电视演讲等口头语言,也包括公告、通知、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所使用的书面语言。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需要,“危机政府语言”必定具有与其他语言形式不同的某些特点。本文尝试以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主要分析模糊限制语在政府危机管理语言中的运用和功能。为了收集语料方便,并保证语料的准确性,本文所采用语料均出自《人民日报》,虽是管中窥豹,但仍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发现。

二、模糊语在危机中的运用

1.模糊限制语

关于模糊限制语(hedges),最早是1972年由美国语言学家拉可夫提出的,将其定义为 “words whose job is to make things fuzzier or less fuzzy”,即“使事物变得模糊或者不那么模糊的语言”。可以说,模糊限制语表面上模糊,却从另一个角度增强了语言的客观性和严谨性,提高了语言的准确度。英国语言学家舍乃尔(2000)就从语用学的角度阐述了模糊语的10点语用价值。

关于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在国外有多种分法,在国内语言学界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伍铁平(1999)在《模糊语言学》中介绍的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分类方法体现了模糊限制语的一种特殊功能,即一类是只能修饰模糊词,如“很”(好)、“基本上”(正确); 另一类是既能修饰模糊词,如“将近黄昏”、“接近完善”,又能修饰精确词,如“将近 10点”、“接近终点”等。模糊限制语修饰精确词(组)后,就变精确概念为模糊概念,这是模糊限制语的一种特殊功能。另一种分类方法根据模糊词是否有上限和(或)下限而衍生出来,即有些是下限无明确界限,上限有一定界限,如“高个子”、“老人”,有些是上限无明确界限,下限有一定界限,如“矮子”、“冷水”,有的则上下限都没有明确界限,如“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等。由于人类具有模糊思维能力,对世界的认知并不彻底和绝对,表现在语言上也就是语言与生俱来地具有模糊性。但是,模糊语言不等于含糊其词,模棱两可,相反的,人们常常利用模糊语言的语意模糊,准确地反映生活中的模糊概念,人们在各种语言、各种文体、各种语言形式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广泛使用着模糊语。

我国学者利用对汉语模糊限制语的相关研究却比较有限。近年来有学者尝试对新闻报道及新闻发言人等进行相关研究和论述,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赵琳(2009)认为政府恰恰是通过新闻发言人的模糊语言来构建使社会处于最佳状态的“信息栅栏”。袁伟(2009)则指出新闻发言人词义模糊策略在新闻发言人的话语中具体表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数量词的语义模糊上。付丽菊(2006)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模糊限制语存在于新闻中的必然性。胡华芳等(2009)分析了模糊限制语在奥运新闻中的六个语用功能等。本文尝试以《人民日报》中与危机相关的报道为语料,探讨危机事件发生时,模糊限制语在危机政府语言中如何运用及其使用功能。

2.模糊语在危机政府语言中运用的必然性

精确性与模糊性共存于语言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中,是构成语言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属性。在政府语言,尤其是危机政府语言中广泛使用模糊限制语有其必然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政府语言真实性与准确性的需要。危机事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许多具体的时间和数据都无法及时得到确认,而模糊限制语在范围、程度、数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伸缩性,使语言表达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避免过于主观和绝对,从而使信息内容显得更加真实、准确和可靠。

其次是政府语言重点性和简明性的需要。危机事件过程中通常出现诸多问题和矛盾同时并存的情况,如何把最紧急、最重要的情况传递给民众也是危机政府语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模糊限制语进行概括性的表述,就可以保证真实、客观的前提下避免面面俱到,减少不必要的冗余信息的干扰,使受众的注意力集中于主要信息上,突出重点。

再次是政府语言权威性和客观性的需要。危机事件的起因和性质往往属于某个或某些专业领域的研究对象,因此,危机爆发后只有与这些专业领域相关的权威机构和权威人士所提供的信息、解释和意见才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因此政府在决策危机和发布信息时都无法避免地要以这些权威信息为依据,也就无法避免使用模糊限制语。

3.模糊语在危机政府语言中的运用及功能

(1)加大危机政府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信息发布的需求和目标,也是新闻写作应具有的基本语言特征和共同追求标准。但真实与准确有时并不能用,或者不能只是用具有确切意义的语言来表达,而模糊语有时能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如:

据24日1时13分传来的消息,事故已造成16人死亡,100多人被送往医院。200多名温州人获悉后赶往医院,踊跃为伤员献血。(《杭深线发生动车追尾事故》2011.7.24)

其中的“100 多人”、“200 多人”里的“多”就是典型的模糊限制语。众所周知,危机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许多信息及数据都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信息发布者难以给出精确的数字,而且有时也没有必要给出精确的数字。如具体到底有多少人赶往医院为伤员献血并不是最重要的、最急需的信息,发布者的目的只是告诉民众,有大批市民已自愿投入危机的救援当中,而此时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不但使新闻更符合现实情况而令人信服,同时也避免面面俱到而显得拖沓冗余,甚至导致削弱消息的感召力,因而更巧妙地达到了引起社会共鸣的目的。

(2)增强危机政府语言的权威性和主导性

危机事件发生后,当地及其他地区的民众往往处于惊慌与猜测之中。政府不但要真实、客观地介绍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事件进行及时的调查、做出有力的解释和恰当的评论来加强政府自身的话语影响力,并以此稳定民众,引导公众的思想,尽快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并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从而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权威性和主导性的舆论氛围。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刘毅、李伟)14日中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设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组织专题会商分析认为:未来72小时,受偏西气流影响,日本核电站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东扩散,主要影响日本东部及其以东的北太平洋区域,对我国没有影响。(《日本核泄漏未来3天对我国无影响》2011.3.15)

该报道是模糊限制语在危机政府语言中体现权威性和主导性的典型例子。如“组织专题会商分析认为”属于“缓和型限制语”,说明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及权威性,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但同时该消息主要是针对核污染谣言及民众恐慌心理而发布的信息,具有突出的预测性,无法保证其结果的必然性,谁都无法精确地断定核污染会扩散到哪个地方,不会扩散到哪些地方,因此使用了像“受……影响”、“主要”、“东部”、“以东”、“区域” 等模糊限制语,使信息在权威、可靠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客观和准确,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政府语言的主导性。

(3)展示危机政府语言的号召性和影响力

危机发生后,政府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科学管理,即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与危机后的复兴等全部因应性动态过程。尽量避免和减少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兴利除弊,推动相关组织乃至全社会的健康发展。

灾情发生后,四川省政府立即启动应急一级响应,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灾情,并在临近汶川县的都江堰市成立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赴都江堰、绵阳、德阳等重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一级响应。第一批由33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与180余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已在12日晚间奔赴灾区实施现场应急和紧急救援。(《救援!急赴汶川震区》 2008.5.13)

以上内容是危机中政府语言的代表。“立即”、“一级”、“及时”、“主要领导”、“分赴”、“晚间”、“奔赴”、“应急”、“紧急”、“第一时间”等都是危机政府语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模糊限制语。这是由于危机的发生对组织、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如果政府组织处理不当,则危在旦夕;处理得法,则会为未来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危机也是对政府是否有决心、有能力处理和解决危机问题的一个最大的考验,因此,如何体现政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如何向民众树立一个精干强效的政府形象也是对危机政府语言的特殊要求。

(4)保证危机政府语言的客观性和人文性

新闻报道一般都要标明消息的来源,对新闻事实及有关的言论、观点、意见等都交代清楚,可以显示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信性,也使信息发布者显得更为客观和中立。在危机事件中政府既要充当客观的信息发布者又要体现其对民众所受损失和威胁的深切同情及关怀,因此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恰恰可以为受众提供信息来源,并尽量不渗进发布者的意见,力求客观,同时又表达出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态度和所做出的指导性意见。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从中国地震局了解到,四川汶川县7.8级地震发生在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这次地震强度大,涉及范围广,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地震局组织专家会商后分析认为,除震中地区一带之外,全国及四川省其他地区近期发生强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全国及四川其他地区近期发生强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人民日报》 2008.05.13)

其中我们不难发现“从中国地震局了解到”和“组织专家会商后分析认为”等都是通过展示信息来源以显示其客观性及权威性。而“强度大”、“范围广”、“重大伤亡”等虽没有具体的数据告诉我们多少级地震是强度大,多大的范围算得上广,多少伤亡称得上重大,但却强有力地说明了这次地震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符合民众的认知及预想,进一步增加了可信度与共鸣感。之后再否认其他地区发生强地震的可能性,以安抚民众焦急、紧张的情绪,但同时使用了“除……之外”、“其他地区”、“近期”、“强”、“可能性不大”等多个强模糊性限制语以保证其客观性而避免主观化、绝对化。因此,该报道中的模糊限制语充分体现了政府语言的客观性及人文性。

(5)实现危机政府语言的民主性和公开性

随着国家政治民主化的逐步实现,公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向社会与公众公开信息已经成为政府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政府不得不把科学决策、及时发布信息作为处置和消除危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首要举措。危机事件爆发后,惟有政府及时、诚实地公开表态,“让公众在知情的情况下,面对社会危机,参与社会治理,才能培养健全的公民意识。”(汪凯·2005)。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13日决定将向中国提供总额500万美元的紧急资金援助。日本新潟县当天通过中国驻日使馆向中国捐款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7万元)用于赈灾。

泰国外交部长诺巴敦13日说,泰国政府准备向中国捐款50万美元,支援中国救助灾民。

菲律宾总统府一位发言人13日表示,菲律宾愿意向中国提供医疗和救灾物品。(《日泰菲俄乌澳表示将向中国提供地震救灾援助》2008.5.14)

“总额”、“约”、“准备”、“愿意” 等虽未明确指出这些国家究竟都做了哪些,但却适度地传递了各个友好国家对政府和民众的关心与帮助,也体现了政府在国际中的地位与关系。这也是政府语言的一大特点,这是因为对于危机事件的最新发展情况,特点是影响社会稳定、公众特别想了解、媒体特别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府必须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通报。涉及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对危机事件的关注与支援,政府也应该适时地向社会公布,这既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是尊重其他国家的友好表现,同时也是人民群众了解政府、理解政府进而信赖政府的一条不可或缺的途经。

三、结语

危机政府语言中模糊限制语的广泛应用使其更加真实、准确而且富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它在把信息传达出去的同时,也将立场、观点以“语言”的方式隐蔽地传递给了公众。而且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强化了论述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而在公众心理层面上构筑起了一种民主、公开的氛围,继而为公众对接受政府观点、立场和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更有效地调动起整个社会全方位的力量,共同面对危机,解决问题,同时也树立起一个民主、高效、可靠的政府形象。

[1]付丽菊.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2)

[2]胡华芳,孟冬梅,戴海红.模糊限制语在奥运新闻报道中的语用功能 [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1):121-125

[3]李瑞芹,孙铭璐,史丽蕊.汉英网络新闻标题中数量模糊语的分类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5):10

[4]汪凯. 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72-75

[6]袁伟.新闻发言人的模糊化语用策略研究[J].语言文字,2009.11

[7]赵琳.政府新闻发言人语言传播初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4)

[8]Joanna Channel.Vague Language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Lakoff.George.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 [J].Philosophical Logic.1973(2):485

G0

A

1008-3537(2012)01-0017-04

2012-01-13

该文为福建省教育厅2010年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灾害危机事件中的政府语言运用》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A10146S。

张莹莹(1982-),女,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讲师,硕士;陈力予(1984-),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农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员,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乡村治理、政府责任、政企关系等。

熊江鹏

校 对:里 仁

猜你喜欢
危机政府语言
语言是刀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危机”中的自信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我有我语言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