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职业学校田径运动会现状与改革探讨

2012-08-20 11:56王海鹰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运动会改革体育

王海鹰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7)

职业学校田径运动会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传统田径运动会的组织形式、内容、方法已不再适应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过程过于枯燥,缺乏新意,学生参与率低,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对学校田径运动会形式进行改革,以适应学校体育改革的要求。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就郑州市职业学校田径运动会开展的现状对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郑州市财贸学校等29所职业学校的有关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并收集各学校2009~2010学年学校田径运动会秩序册,对访谈和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运用excel软件分析处理。

二、郑州市职业学校田径运动会现状

(一)项目设置

通过对收集到的各学校田径运动会秩序册及各校师生反映情况看,现在所有学校运动会项目设置基本相同,均为田径项目,且几十年一贯制,没有新的变化。如田赛有:跳远、跳高、三级跳远、铁饼、铅球、标枪;径赛有:100米、100米栏(女)、110米栏(男)、200 米、400 米、800 米、1500 米、3000 米、5000 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20×50米迎面接力等项目。其中教职工的比赛项目比学生的比赛项目明显减少。

(二)参赛人数

表1 参赛人数统计表

由于受田径项目特点及传统观念所制约,各学校学生实际参加比赛的人数不多。据调查有些学校的运动会学生参赛率不足30%,有些学校在项目设置上虽有所改变,增设了集体项目或直接参加接力项目的人数,比如,吧4×100米接力改为8×100米接力,增设20×50米迎面接力项目等。但是,尽管如此,运动会的实际参赛人数和实际在校人数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如表1所示:学生平均参赛率为45%。可见,仍有55%的学生没有参加运动会项目。

(三)比赛时间

表2 运动会时间统计表

部分学校运动会的召开很大程度上是应付上级检查而例行公事,还有部分学校领导思想上认为运动会的召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故运动会项目设置越少越好,开运动会的时间越短越好。由表2可知:运动会只开一天的学校占55.2%,一天半的学校占27.6%,两天的学校占17.2%。由于运动会比赛时间短,学生还没有感受到运动会所带来的快乐运动会就结束了,满足不了学生的运动欲望。因此,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运动会太仓促了,没有体现本身的价值。

(四)参赛办法

以班级为单位,每项限报2人,对教职工没有特别的限制。有些学校运动会项目设置本来就少,再对报名人数进行限制,能够参加比赛的学生人数就更少了。

三、职业学校田径运动会改革设想

(一)指导思想

1.让学生成为运动会的主人。

俗话说,“口说百遍,不如动手一遍”。学校运动会应该成为学生体育生活中的一大盛事,成为学生展示自己各种体育特长的大舞台。对此,对学校运动会改革就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探索素质教育下的多种体育模式,使不同条件的学校采用符合各校实际的不同模式,真正落实在学生每人一项体育锻炼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体育才能,检验自己体育锻炼效果的体育平台——运动会。让学生成为运动会的主人,比如:运动会开设项目可由学生投票决定,每班可以开设自己的班级特色项目,运动会组织、裁判工作有学生自己班等。

2.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学校体育改革要以学校运动会为体育改革平台,拉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工作的开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比较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和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二)构建学校体育运动项目框架

《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为此,我们要根据学校条件,充分挖掘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潜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构建学校体育运动项目框架体系,无论是在体育与健康课上还是在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会上,都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范围。

1.构建学校体育运动项目框架的原则。

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②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③具有教育性、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④对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⑤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和发展。

2.构建学校运动项目框架的途径和方法。

①利用广播、板报、多媒体等,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构建学校体育项目框架体系的意义和方法,征得全体师生的理解和支持,并使这些活动成为运动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生从中得到体育、健康的教育,从而扩大运动会的内涵。

②面向全体师生征集运动会项目框架内容。

③对征集到的项目进行科学和实践的验证,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原则要求。

④明确各项体育运动项目运动的目的、意义,并为其制定运动时的规则、要求以及运动的方法。

⑤打印成册,分发到班。

3.运动会框架内容。

运动会框架内容应包含体育与健康课上所学习的,没有学习但学生非常喜欢的,课外活动及业余时间经常玩的内容等,归纳起来应有:

①田径类项目:50 米、100 米、跳高、跳远、实心球、4×100 米接力、4×400 米接力、20×50 米迎面接力等。

②球类项目: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③体操类项目: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广播操、健美操等。

④武术类项目:马步冲拳、正踢腿、套路及自创动作等。

⑤棋类项目:中国象棋、围棋、跳棋等。

⑥扩展项目:立定跳远、仰身过低杆、钻山洞(跨栏)、定点投篮、足球射门、跳背接力等。

⑦游戏类项目:齐心协力、拉渔网、顶气球、赶猪、背夹球、手拉手运球等。

⑧其他项目:跳绳、踢毽子、骑独轮车、慢骑自行车、放风筝、爬杆、角力、拔河等。

4.征集运动会比赛项目。

根据运动会项目框架内容,向全校师生征集、投票确定运动会比赛项目,得票多的列前。比如:运动会需要15个比赛项目,可向全体师生征集7~8个项目,加上学校的传统或特色项目,最后确定15个项目为运动会比赛项目。

5.扩大运动会活动的内涵。

虽说运动会比赛只有1~2天时间,但是,我们可以围绕运动会大做文章,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如:征集运动会会徽;征集运动会和比赛项目;征集体育与健康格言;举办与运动会有关的板报、手抄报比赛;赛前训练及举行运动会项目的预赛和复赛;运动会摄影、绘画比赛;综合性运动会的开幕、闭幕文艺汇演、团体操比赛。

四、运动会改革应具备的条件

(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对学校田径运动会进行改革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一件大事,只靠体育组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为此,必须征得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这是田径运动会改革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

(二)加强与班主任联系,征得其全力合作

班主任是运动会参赛单位的领队兼教练,运动会的一切事务都要通过班主任来实现,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把学校运动会改革的有关事项及时通知班主任,征得班主任的全力合作。并且在赛前训练时要给予班主任在运动理论、技术上的帮助。

(三)精心选择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

选择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应立足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观点,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材内容上继续发扬传统项目的精华,大胆进行现代化体育项目,不断研究与普及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人为本,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再设计,使其适应各种人的需要,为体育教学增添乐趣和注入新的生命力。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是搞好学校运动会的前提和基础,有了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理论支撑和各种运动技能,学校运动会改革一定能够成功。

(四)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的第二课堂,同时也可以作为学校运动会的第二会场。在课外体育活动时,要以学校运动会确定的项目为目标,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比赛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赛的机会。一是激发学生参与比赛的兴趣;二是以赛代练,为班级选拔运动项目的恰当人选;三是可以为运动会的某些项目进行预赛或复赛,成为运动会时间的自然延伸。

五、结论和建议

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会的成绩与效果是对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成果的最好检验,开好运动会也是对学校进一步搞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最好推动和促进;运动会改革必须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相结合。

学校要充分利用运动会的途径,把体育融入教育之中,提高对体育的认识,转变观念,使学校运动会成为集广泛性、健身性、教育性、竞争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盛会。

[1] 毛振明.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 孙彦川.对高校运动会比赛项目改革的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2009(1).

[3] 杨海兵,王雷.对改革学校田径运动会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7):56-58.

[4] 詹中华.对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现状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2).

猜你喜欢
运动会改革体育
龟龟运动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改革之路
春季运动会
改革备忘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改革创新(二)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