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开放教育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2012-09-03 08:04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题号专业本科英语专业

宋 阳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2)

1.研究背景

目前,电大开放教育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现状为: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基础较薄弱,学生对学习英语兴趣不高,到课率偏低,网上讨论参与率较低,总体上,自主英语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如何帮助电大开放教育学习者学好英语是每一位从事电大英语教学的教师所要探索的问题。分析开放教育学习者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动机,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学习者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

在动机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这一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加拿大的Gardner 和Lambert 及其同事们,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持续至今。在Gardner[1]的动机理论里,典型的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有两种:融合型(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Instrumental Motivation)。前者表现为对目的语社团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学习外语,是为了更好地同目标语社团的人民进行交流,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密切的接触(王初明[2])”;后者表现为语言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谋求一份理想的工作或通过考试等,该类学习者对目标语的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

目前国内大部分关于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都是以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生或高职院校

全日制学生为研究对象(文秋芳[3];汤闻励[4];郭晶英[5];周玲丽[6];刘丹[7]),针对电大开放教育学习者这一特殊群体的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还尚不多见(王晓旻[8];张娇娣[9])。本文试图以安徽电大开放教育学院英语专业专科、本科及非英语专业本科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开放教育学习者(英语专业本,专科和非英语专业本科)英语学习的动机是什么?(2)个体差异(学历、专业)对动机类型是否造成影响?

2.研究设计

2.1 调查对象

为了研究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者,笔者对安徽电大开放教育学院英语专业专科,本科及非英语专业本科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9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问卷收回后,运用SPSS14.0和Excel 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

2.2 调查工具

调查的工具是自编问卷,共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者的个人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第二部分是关于学习动机的调查,共18题,前9题属于工具型动机,后9题属于融合型动机。

3.研究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表1 问卷样本情况统计

图1年龄情况统计

由表1和图1可知,调查对象90人中男生25人,女生65人;其次,从年龄分布上来看,不论是英语专业本/专科,还是非英语专业本科,大部分学习者集中在20~30岁之间;再者,从现职业与英语的相关性来看,三个调查群体的现有职业与英语不相关的人数居多。

3.2 学习动机的调查情况

笔者按专业和学历进行分组比较,试图发现学习者学习动机是否受到上述两个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表2 英语专业本科和非英语专业本科学习者学习动机(工具型)情况统计

表3 英语专业本科和非英语专业本科学习者学习动机(融合型)情况统计

由表2和表3可知,对于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学习者而言,学习动机是多元的(两种动机类型并存)。但是,大部分的英语专业学习者拥有较强的融合型动机,原因可能在于,开放教育学习者大多是在职人员,工作相对稳定,而他们自身对英语学习有着内在的浓厚兴趣,希望“了解外国文化(题号16)”,“提高英语学习各项技能(题号17)”,和“提高知识层次,给自己充电(题号18)”,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和工作的需要。正如文秋芳所说,真正学好英语的前提是: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10]。若是因为外界压力被迫去学,那么在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之后,就有可能放弃而终止学习;但若是因为内在兴趣去学,那么一定会坚持不懈,因此,可以说内在兴趣越高,内在动机就越强,自然学习效果就会越好。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及融入其社团似乎兴趣不大,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获得毕业文凭(题号1)”,“能找份更好的工作(题号2)”,“通过考试如电大的课程考试、网考、学位英语考试、职称英语考试等(题号 3)”,“能辅导孩子(题号4)”,“能和外国人交流(题号8)”等,而这些都属于工具型动机。由此,可以看出此类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更多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具有目的性明确,但也缺乏持久性的特点。

由表4和表5可知,通过对英语专业本科和专科的分组比较,研究发现:对于英语专业的学习者而言,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总体上融合型动机强于工具动机。但是,相对来说,本科学习者拥有的工具型动机略弱于专科学习者(见表 4),而对于目的语的感兴趣程度则强于专科学习者(见表5),原因可能在于,本科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较高,语言基础较扎实,这样一来,从某种程度上刺激和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内在兴趣和主动性,希望进一步去了解外国文化,感受外国人的真实生活等。但值得注意的是,两个调查群体在学习英语的融合型动机上,都过多的倾向于“提高英语学习各项技能(题号 17)”,“提高知识层次,给自己充电(题号18)” “真的喜欢学英语(题号10)”和“对英语语言学习有着内在的兴趣(题号11)”。

表4 英语专业本科和专科学习者学习动机(工具型)情况统计

表5 英语专业本科和专科学习者学习动机(融合型)情况统计

5 0% 10% 60% 30% 0% 0% 17% 43% 30% 10%6 0% 0% 60% 40% 0% 7% 13% 47% 33% 0%7 0% 3% 17% 63% 17% 6% 10% 17% 50% 17%8 7% 43% 33% 7% 10% 10% 50% 23% 10% 7%9 3% 37% 40% 10% 10% 10% 47% 33% 10% 0%

4.小结与讨论

通过这次调查,对我校开放教育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动机有了充分的认识,研究发现:无论是非英语专业还是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动机都是双重的(既有融合型又有工具型),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大部分的英语专业学习者拥有较强的融合型动机,也就是说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及融入其社团似乎兴趣不大,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获得文凭,通过电大的各种考试等,而这些属于工具型动机;通过对英语专业的学习者按学历分组比较,结果表明,本科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融合型动机较强于专科学习者,而工具型动机则稍弱于专科学习者。

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动机的强烈程度直接关系到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上述结果对从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提出了很重要的启示:1)成人学习者大多数是在职人员,社会角色已经形成,由于此特殊性,成人学习者对于学习可以是爱好、兴趣,也可以是学习者对学习的某种期望。因此成人的学习动机也相对比较复杂。所以教师应该了解成人学习者的自身特点和学习特点,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积极引导,鼓励和促使学习者自身发展。2)教师应该“量体裁衣”,因人施教,注重个性需求。譬如,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由于他们的学习动机明确,主要以工具型为主,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全方位激发他们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内在兴趣,以此来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Gardner, R.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London: Arnold [M].London:Edward Arnold, 1985.

[2]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4]汤闻励.动机因素影响口语学习的调查和分析[J].外语教学,2005,(2).

[5]郭晶英.高职院校专业英语学习动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2).

[6]周玲丽.专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5).

[7]刘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8]王晓旻.成人开放教育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3).

[9]张娇娣.远程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策略调查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7,(4).

[10]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题号专业本科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西藏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新旧课程设置比较
中药专业本科中药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探讨
大连民族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
中考英语单项选择题专项训练
全程备考月月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