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中心城市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实践教学探索——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

2012-09-10 02:28高文香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

高文香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4)

1 问题的提出

1.1 社会职业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职业能力是现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调查中发现目前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普遍较差,就业率也较低,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传统的理论型、通用型向应用型、职业型转变,尤其是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更是如此。而职业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的支撑。实践教学是“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让学生去“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到专业的职业实践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综合能力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1]。实践教学的效果将关系到一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也会影响他们能否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虽然很多高等院校开始注重实践课程教学,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所谓的课程实践教学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简单结合,不仅学生缺乏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也难以提高其职业能力,致使目前有较大部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善于做人和做事,实际动手能力差。

1.2 非中心城市院校的发展方向

非中心城市是指空间或区位上处于非省会或重要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城市,一般是地级市,该类院校无论是教学经费、人才政策、国际合作资源、国家质量工程资源还是学生素质、毕业学生流向等都与中心城市的院校有很大的区别[2]。其中毕业学生的流向与中心城市院校相差很大,出国留学、考研深造的学生较少,约90%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与中心城市院校的差异决定了非中心城市院校培养目标的不同,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来彰显非中心城市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提高该类院校的竞争力。课程实践教学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了解职业工作流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有效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

1.3 课程特点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它担负着培养营销专业学生市场调查能力的重要使命,它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市场营销、统计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课程性质决定了在“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过程中,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课堂讲授,而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增强学生的职业角色体验感,使学生的市场调查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得到提高和完善。

2 市场调查职业能力目标

通过对市场调查职业岗位能力的调查显示,市场调查的职业岗位有市场调查员、高级市场调查员、助理市场调查师、市场调查师、高级市场调查师等职位。在校的课程实践教学是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一种必要的基础准备,因此学校的课程实践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基础职业能力,更高的职业能力在他们以后的职场中会进一步得到提高。由于目前市场调查公司或大公司的市场调查部门往往由两班人马来做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我们培养的学生毕业以后也主要从事基础的市场调查工作,因此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市场调查能力,具体的市场调查职业能力目标见表1。

表1 市场调查职业能力目标

3 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市场调查能力培养的目标,让学生的职业能力有较大的提升,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3.1 围绕社会和职业岗位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市场调查的内容比较广泛且比较深奥,教师需要围绕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一方面,要以培养学生各项职业能力为主线,坚持“必须、够用”的原则,将“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3];另一方面,在对市场调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后,根据各项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教学规律,对教学内容实践顺序进行优化,将市场调查各项职业能力体现在工作情景中,以确保市场调查职业中的各个能力得到有序锻炼。由于非中心城市院校市场营销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市场调查工作,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市场调查职业能力,优化后的实践内容分为8部分:文案调查、调查方案设计与制作、抽样设计技术、问卷设计技术、实地调查、数据处理、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每部分的内容都设计成教师先讲授,然后学生实践的教学模式。

3.2 巧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根据当前社会对大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迫切需求,并遵循课程特点,综合运用多种实训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市场调查能力为目标,实现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并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着力加强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培养。

3.2.1 案例教学,促使学生开始认知职业能力要求

案例教学就是根据教学进度,教师选择实际或虚拟的具体事例为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互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尽管是一种理论性的教学方法,但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一种领悟的机会,并开始认知职业能力要求。

3.2.2 项目教学,逐步掌握工作岗位的各项能力

项目教学是在建构主义指导下,以实际的调查项目为对象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先将教学项目分解成多个相互联系又独立的小项目,在每个小项目中安排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作适当的示范后让学生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共同完成任务[4]。项目教学法实现了以教学项目、学生和实践经验为中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能逐个解决不同的调查项目。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不仅了解了市场调查职业的工作流程,而且实现了“我看了,理解了;做过了,记住了”。学生在项目教学法中将有关市场调查的独立、分散的知识点有机连接起来,并逐步理解和掌握市场调查岗位工作的各项职业知识和技能。

3.2.3 情景模拟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社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还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是就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某个环节在课堂中进行模拟,创设出与现实相似的特定情境,对同一目标用多种方案实现并比较优劣的教学方法。市场调查主要以调查人员和调查对象等角色创设出不同调查背景,并根据背景采用不同应对方案。在演练前学生先要创设出不同的调查情景,这有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象力、创造力;在演练过程中需要体现学生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演练完毕,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应对不同情景的正确方法与技巧,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情景教学中,学生可以创设多变和不确定的市场调查情景,对于不同的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可以进行多人次区别表演,充分培养其创新能力。

3.2.4 学习小组实践法,培养团结协作和沟通能力

较强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是企业应用型人才之必需。市场调查是一种系统工程,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是调查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在课程实践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市场调查课程实践教学开始时,专业教师会根据班级情况组建6~8人的实践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组长可以自荐或由教师指定,也可以根据不同项目要求学生轮流来当。学习小组一旦组建就一直贯穿于该课程的始终。组长在教师讲授了相应的知识后,就组织本组成员来完成不同的调查项目,直到期末,小组完成一份完整的市场调查报告为止。每个小组项目的完成质量取决于小组长的组织沟通能力和本组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作为小组长必须善于团结小组成员,发挥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才能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小组成员需要在调查过程中相互交流,发挥各自特长。学习小组实践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从一定层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3.2.5 增加校外见习机会,提前体验职场

为了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对职业岗位有实实在在的感受,一般实践性课程教学会采用实地调查,但很多实地调查采用的是非正规和非真实的调查,即由教师虚拟调查项目来进行调查,这尽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学生没办法体验职场。因此,在课程实践教学时不仅有校内实践,更应该增加学生校外见习机会。尽量和当地的市场调查公司或企业合作,使学生能够开展真实项目的调查研究或直接参与企业的市场调查工作。这样学生会提前体验职场,熟悉企业运作的全过程,学会与人打交道,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实践结合运用的能力,并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工作能力、工作方法与工作经验的不足,为进入职场作准备。尽管非中心城市缺少像AC尼尔森公司、北京新生代调查等大公司或其他类的知名企业,但是只要有机会到企业见习,哪怕是到小企业见习也可以达到让学生提前体验职场的目的。

3.3 充分发挥教师在实践教学的引导作用

3.3.1 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

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是教学专家,还应该是行业专家,但是大部分教师对企业及企业各职业岗位了解甚少,在课程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指导上力不从心,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一方面应该利用进修、会议、培训等机会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和岗位技能变更等信息,动态地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应该利用挂职锻炼、科研项目合作等机会深入到企业一线,尽量熟悉企业运作的全过程,掌握几种不同的职业技能。只有实践经验丰富或具有技能专长的教师,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职位需求的学生。

3.3.2 教师要以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科学管理学生

传统的一张考卷定全局的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反应学生的能力,为了真正把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实到课程实践教学中去,教师应以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科学管理学生,不定期抽查核实各小组的分工及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学生掌握各项职业技能[4],避免学生抄袭别人资料或敷衍交差的情况。在考核过程中重点考察学生职业素养的完善程度(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团结合作意识等)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协作能力、执行能力和响应速度。考核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评价的方式进行,学生每个项目的定性成绩采用学生自评、小组内部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方式评定,综合算出学生的定性成绩。定量评价则首先根据各实践项目在本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程度给予不同分值比例(具体分值比例见表2),然后构建出能够真实、公正、公平反映学生实践任务完成和职业能力提升的各个实践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5],再根据每个项目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在实践任务完成过程中表现出的业务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量化评价,最后用学生在不同项目中量化成绩与不同项目在本教学课程中所占的百分比相乘得出该生最后的定量成绩。学生的课程总成绩为30%的定性成绩和70%的量化成绩综合而成。

表2 不同实践项目的具体分值比例

3.4 学校要加大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与中心城市院校相比,非中心城市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条件比较差,具体表现在:校外见习企业少、校外见习单位小、实践经费紧张等。受市场环境影响,非中心城市的大企业和企业数量不是很多,缺乏知名的大型调查公司和企业,学生校外见习、实习机会少。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非中心城市院校需要采用多种灵活方式,争取与当地的市场调查公司或当地的知名企业开展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制度。还可以走去出与中心城市的市场调查公司或企业进行合作,使其成为学校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体验实际的市场调查工作。另一方面,教学经费限制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障碍,例如问卷的印刷费用、调查车旅费和对优秀小组的奖励奖金等,学校应保障这些资金到位,从而确保课程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

[1]张雷.实践性教学模式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5):70-76.

[2]杨卫武.2010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年度报告[R].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10.

[3]李刚.教学模式改革市场调查理论与实践之探索[J].社会广角,2009(15):169-170.

[4]于兰婷,刘东宝.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调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师,2008(2):136-137.

[5]赵剑林.《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50):245.

[6]邵丹萍.高职《市场调查》课程实训主导性教学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08(8):45-47.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职业写作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