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市场惨烈下行上市融资兑现业绩保牌关关难过

2012-09-11 08:42上海证券报阮晓琴
太阳能 2012年24期
关键词:海润借壳上市

上海证券报 阮晓琴

2012年是光伏市场竞争最为惨烈的一年。之所以说惨烈,一方面是历经了2011年单边下跌致行业亏损后,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行,相当一部分企业濒临生死边缘;另一方面,光伏企业从银行和资本市场融资变得困难,可谓屋漏偏遭连夜雨,从资本市场而言,2012年股市同样呈现单边下行之势。面对产业风险和资本市场双重压力,上市公司为了获取上市、融资资格,以及避免退市,演绎的故事可谓曲折跌宕。可以说,几乎每一家与资本市场沾边的光伏企业在这一年都心力交瘁。

上市关

在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指主业是光伏的企业)上市时间均是2009年10月创业板设立以后,其中以2012年申报上市的尤其多,这与我国光伏企业进入市场大多在2007年左右有关。

上市渠道一般包括IPO、借壳和资产收购等几种,其中有实力的企业一般会考虑IPO和借壳。国内IPO市场分为沪深主板和深市创业板。从光伏企业的规模与成长性来说,创业板上市居多,如东方日升、向日葵已经实现上市。

对照中国证监会12月13日发布的上市进程最新公告,2012年,苏州中来光伏、深圳市捷佳伟创、河南裕华光伏、日晶新能源、恒基光伏5家企业正在排队拟创业板上市。而2012年度创业板已终止审查的IPO申报太阳能企业包括:快可光伏电子、日地太阳能、江苏辉煌太阳能、中海阳新能源。主板市场情况,福莱特光伏、浚鑫科技拟上交所上市;拟主板上市的欧贝黎新能源本年度被终止审查。

IPO须符合一定条件,以创业板上市为例,发行人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主要约束性指标包括: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等。

从2008年底至今,光伏产业从底部慢慢爬坡,2010年四季度创下本轮新高,随着2011年4月份欧洲下降光伏补贴,行业下探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2012年年度整个行业陷入困境。2012年下半年超低的开工率、紧张的现金流和资金断裂风险时时贯穿行业。

监管部门终止审查多个光伏企业IPO成为意料中之事。同样的道理,2012年资产重组以流产居多。尖山光电拟借壳*ST北生、永祥股份借壳*ST远东、瑞晶科技借壳ST博元均以失败而告终。

再融资关

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直接融资。资金链紧张的上市光伏企业在银行实施谨慎的贷款政策后,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海润光伏2012年2月借壳*ST申龙成功并恢复上市,5月公司即宣布融资38亿元,是借壳上市后最快启动融资的光伏企业。

不过,由于股价连续下跌,11月13日,海润光伏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拟以5.68元/股定向增发不超过6.7亿股,融资最多38亿元,用于罗马尼亚光伏电站项目,晶硅电池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年产2016吨多晶硅锭、8000万片多晶硅片扩建项目以及偿还贷款。目前该方案已经通过了股东大会,后续还需要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

此前5月初,海润光伏第一次公布的非公开发行预案,将发行价格定为7.70元/股,即第二次融资发行价格下调26.23%,但融资规模和投资项目不变。发行价格下调导致发行股份数相应地上升。海润光伏第二次下调增发价格,主要是迫于二级市场股价下跌。12月4日,海润光伏股价最低已经降至4.4元,低于二次增发价22%。

[2]中国新闻网:《2017年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 http://edu.cnr.cn/list/20180402/t20180402_524183792.shtml,2018年4月2日。

不过,形势正在朝着有利于海润光伏的方向发展。自9月份以来,国家正在酝酿出台多项扶持启动国内市场的政策,另外证券市场在久跌之后上周迎来了大幅上扬,重回5.68元/股的二次增发价并非没有可能。但是,即便增发融资如愿以偿,海润光伏拿着大把资金逆市扩张并建设电站以消化过剩产能的做法,能否让公司走出困境还难以判断。

打算增发融资的,还有有研硅股。有研硅股今年8月份再次出台了几经修改的定增预案,拟以9.73元/股的价格,向控股股东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发行不超过61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5.872亿元,用于实施8英寸硅单晶抛光片项目。北京有色拟以现金认购增发股份。与海润光伏拟向市场融资不同的是,有研硅股本次是向控股股东定向增发,操作相对简单。

中利科技是2012年度融资市场最牛的光伏企业,因为在如此孱弱的市场之下,还调高了定向增发价格。中利科技11月披露修订版定向增发方案,公司将发行底价由8月份确定的9.4元/股上调至9.54元/股,此次拟发行不超过1.1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0.59亿元,全部用于甘肃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建设。不过,第二次调整后的募资总额由“不超过16.41亿元”调整为 “不超过10.59亿元”。

中利科技逆市提高价格,或与其经营思路有关。据中利科技控股股东王柏兴所说,中利科技开工建设光伏电站之前先要找到电站收购方,谈好售价签订合同后,才能开始投资建设。这种变卖电站的模式化解了长期持有资金回笼超慢的风险,而持有订单才开始建设,则有效地保证了资金能及时回笼。

业绩兑现关

业绩关,最大挑战是刚刚借壳上市的企业,因为按照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规定,若注入资产按收益法估值的话,必须对注入资产的盈利业绩进行承诺,不达业绩将要补足。

亿晶光电借壳海通集团2011年底已经完成。亿晶光电控股股东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亿晶光电2012年度及2013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36658.39万元和33892.46万元;如果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毕后3年内,目标资产的实际盈利数低于净利润预测数,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根据利润补偿协议进行补充。

然而,今年前三季度,亿晶光电巨亏4.27亿元,目前来看,公司完成业绩承诺的难度已相当之大。

今年前三季度,海润光伏净利润亏损1.99亿元。

海润光伏高管杨怀进表示,在业绩方面,大股东阳光集团将帮助海润填补利润差。

结合光伏行业惨淡的局面,海润光伏在不出现特殊反转事项的情况下,保守估算,在第四季度零亏损的前提下,其全年亏损也将近2亿元,相较业绩承诺中的5亿元净利,阳光集团所要补足的差额将高达7亿元。

去年8月,中利科技以4.82亿元收购中利腾晖51%股权“染指”光伏业。重组时,转让方江苏中鼎承诺,中利腾晖2011年净利润至少达到3130万元,如届时未达标,转让方将以现金补足差额。中利腾晖2012年、2013年的承诺净利润高达26381万元、36625万元;截至今年半年报披露,中利腾晖的净利润仅为2830.98万元。

光电股份2010年完成借壳新华光之事。重组方光电集团等承诺,注入资产天达光伏2012年净利润不低于2900万元,否则将按所持天达光伏股权比例以现金补偿未达利润。

今年前三季度,光电股份亏损4300万元。

退市关

一位从事破产重整的律师告诉记者,最近一直在做一些光伏企业破产重整的案子。不过尚好的是,待处理的以小公司为多,且基本均是清算模式。

但上市光伏企业的退市并不是危言耸听。

由于2006年之前国内证券市场低迷,早期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均选择在海外上市,如尚德、天合光能、阿斯特、英利新能源、江西赛维、中电光伏、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昱辉阳光、韩华新能源等。目前,尚德电力、中电光伏、中国科技发展集团、晶澳太阳能等多家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中资概念股跌破面值1美元。

根据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规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达不到交易所规定最低要求的上市公司必须退市。在公司出现退市情形时,纽交所允许公司有18个月的整改期,18个月后,公司仍未达到持续上市标准的,将被终止交易。

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条件是,如果某公司股票市价低于最低交易价(1美元)超过30个交易日,会向该公司提出退市警告,并限其在90天内改善公司业绩,使股票的市价回复到高于最低交易价的“可以接受”水平,否则该公司将被勒令退市。在某些情况下,纳斯达克会给上了退市名单的公司3个月以上的宽限期,不过前提是该公司必须证明其净收入超过75万美元,股东所持股票金额超过500万美元,或公司市值超过5000万美元。

然而,化解退市风险的招术仍是有的。继今年年初中电光伏缩股化解退市危机后,晶澳太阳能董事会决定,2012年9月30日前购买价值1亿美元的美国存托凭证的股票回购计划。据悉,晶澳太阳能已经在三季度回购了8920万美元的高级可转换债券。华尔街分析师称,晶澳此举是在提升资产负债表健康状况,避免从纳斯达克退市的命运。

猜你喜欢
海润借壳上市
20.59万元起售,飞凡R7正式上市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浙建集团80亿“借壳”多喜爱被否入手股权价值缩水近4亿
光伏巨头停牌难翻身
借壳后遗症
IPO和借壳上市的房地产A股上市企业业绩和市场表现比较分析
企业并购实现双赢
海润影视25亿借壳申科股份
海润影视25亿借壳申科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