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子宫手术在妇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2-09-21 02:27周辉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7期
关键词:阴式腹式腹膜

周辉红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娄底 417009)

微创概念被引入妇科后,符合微创原则的阴式手术由于手术带来的创伤小、腹壁无瘢痕、术后疼痛小、恢复快而逐渐被妇科医生重视,在临床推广开来。本组现以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阴式手术的妇科良性疾病患者40例,与同期同疾病行开腹手术的患者40例进行临床效果分析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子宫肌瘤剔除、全子宫切除的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行阴式手术者40例(观察组),行开腹手术者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33岁。子宫浆膜下肌瘤者18例,畸胎瘤7例,巧克力囊肿5例,子宫肌瘤22例,子宫腺肌症6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4例,顽固性功血8例。有下腹开腹手术者21例。其中4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子宫浆膜下肌瘤者);4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顽固性功血者)。两组患者采取随即分配原则,在年龄、性别、孕产次及开腹手术史方面无显著性区别。

1.2 方法

①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所有患者在术前均仔细询问病史,做常规妇科检查、盆腔B超检查及宫颈刮片,进行阴道擦洗消毒,采取经阴道手术者均无手术禁忌证,取膀胱截石位。所有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均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②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若为前壁肌瘤,则向下牵引宫颈,在膀胱横沟上2mm处切开阴道黏膜,分离宫颈膀胱间隙后上推膀胱以打开膀胱反折腹膜,进入腹腔;若为后壁肌瘤,则向下牵引宫颈,暴露阴道后穹隆,环形切开阴道后穹隆及腹膜,进入腹腔。暴露肌瘤,查处肌瘤位置、大小及数目,再纵行切开子宫肌壁及瘤体组织经阴道取出,若肌瘤较大可切开分块取出,用0/1号可吸收线缝合瘤腔,翻出子宫体探查是否有残留并将其剜除后将子宫送回盆腔,缝合腹膜及阴道壁切口。③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采用1∶1200的肾上腺生理盐水水压分离宫颈膀胱间隙,插入阴道拉钩,保护膀胱、直肠并暴露术野,沿着宫颈黏膜的分界处进行环切,上推子宫后壁黏膜及膀胱,分别逆行环切,缝扎双侧子宫髋骨韧带、宫颈主韧带及子宫动静脉,打开膀胱、腹膜反折及盆腹膜,切断、缝扎,取出子宫,关闭盆腹膜。如需进行附件切除者,用长弯胸科钳夹骨盆漏斗韧带,切断,缝扎。各韧带残端与附件残端缝线对合打结加固盆腔0/1号可吸收线缝合阴道顶端及前后腹膜。术后留置导尿24h。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表2 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肛门胀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发热率(术后48h内体温超过37.5℃者),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对两组的均数差异行t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阴式子宫切除术组与腹式组比较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开腹手术史、病种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式组的全子宫切除阴式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发热率、住院时间等均优于腹式组(开腹手术)(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具体情况如表1。

2.2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组与腹式组比较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情况比较见表2。

3 讨 论

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在过去是经腹部切口实施完成,随着微创观念的加强及技术的成熟,发展成为经阴道手术并逐步在临床推广应用开来。与开腹手术相比,经阴道手术无需开腹摘除子宫或肌瘤,术中腹膜以最小程度打开,对肠道等脏器器官的干扰小,术后不留瘢痕,疼痛轻,通气快,感染少,医疗费用低。对治疗妇科良性肿瘤而言,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手术方式。

腹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法,腹式子宫切除术具有解剖层次清楚、术野清晰、有利于组织分离操作等优点,缺点是切口大,易粘连和腹部瘢痕大。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另外一种传统手术方式。在过去仅用于子宫脱垂的小子宫患者,目前已广泛用于无子宫脱垂而又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该术式利用天然孔道施行手术,不需要复杂的器械,创伤小,不需要做腹部切口、体表不会遗留瘢痕,手术时盆腹腔干扰少,术后恢复快[1]。

本组中,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阴式组优于腹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出血量相比,阴式组较腹式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无论是术后出血、术后恢复及术后近远期并发症,阴式组优于开腹组。说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创伤大,病情恢复慢,对肠管影响大,且术后有体表瘢痕。基于以上特点,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不愿接受开腹手术。因此,我们认为∶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项微创、值得推广的手术,但要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并且需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真正达到改善手术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存在腹部瘢痕,影响美观且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而腹腔镜手术存在费用高,设备昂贵,镜下缝合技术难度较大,限制了手术的开展。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则是利用阴道完成手术,由于其不必开腹,腹壁无瘢痕,费用低而重新受到重视[2],与经腹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具有对腹腔干扰小,术后恢复快且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3],无需复杂昂贵的手术器械,更适宜广泛开展。通过本文4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加证实了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相比更具优越性,可作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经阴式手术有其适应证及禁忌证,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应[4]。①适应证∶TVH(经阴道手术)大都限于经产妇,子宫≤12孕周,无盆腹腔手术史,阴道骨盆宽敞,子宫脱垂伴或者不伴腹腔直肠膨出,需要同时行阴道前后壁修补者。②禁忌证∶与适应证相反,TVH的禁忌证包括未产妇,子宫≥12孕周,有盆腹腔手术史,盆腔炎症或者严重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下腹痛,子宫阔韧带肌瘤,怀疑或者肯定为恶性子宫肿瘤的患者[5]。在临床的应用观察中,TVH的适应证也会随医生阴式手术技巧的熟练度,临床经验的累积及特制专用器械的应用而拓宽,如盆腔粘连度低的患者,如果有腹部手术史,经过在术前认真仔细地了解患者状况后,也可考虑行TVH。行经阴式手术,需注意的事项包括∶术中正确的宫颈阴道黏膜切口在膀胱沟下0.5mm左右;在对子宫韧带、动静脉及附件结扎时,尽可能分次钳夹两侧宫旁组织及血管,断端保留0.5~1cm以上,打外科三重结防滑脱;阴道残端缝合时注意采用二层一次连续褥式缝合,不留死腔,避免创面暴露,在阴道的酸性环境中组织增生形成肉芽,减少残端息肉生成,避免术后并发症。

[1] 邓文英.腹式、阴式子宫切除术160例临床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6):153-155.

[2] Chen C.Laparoseopic myomectomy for large myornas[J].Int Surg,2006,91(5):77-80.

[3] 张洁,黄立,陈妍华,等.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0):659-661.

[4] 柳晓春,谢庆煌,郑玉华,等.既往盆腔手术史的非脱落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833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4):279-280.

[5] 娄艳辉,詹瑛,郭新华.阴式系列手术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7):1110-1111.

猜你喜欢
阴式腹式腹膜
非脱垂子宫应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什么是阴式手术
腹式呼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经阴式、腹腔镜和腹部行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