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灾区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2012-11-20 09:20亢旭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重灾区艺体灾区

梁 斌 亢旭东

5·12汶川地震后,对震区民众的心理干预成为当下我国心理学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领域。灾后心理重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已有研究对仍身处于灾区的学生关注较多,而对已经离开灾区的学生关注较少,国内还鲜有关于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研究。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特质性的个体资源,影响人们面临应激情境时使用的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1]。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景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2]。本文旨在通过对地震灾区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状况及两者关系探讨,了解灾区学生离开地震灾区进入到崭新的生活环境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为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灾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现实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对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华大学3所高校的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76份,有效率为98.2%。其中来自地震灾区(以政府认定的54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灾县为准)学生598人,非地震灾区学生678人。在来自地震灾区的新生中有男生288名,占48.16%,女生310名,占51.84%;文科生 110人,占 18.39%,理科生 118人,占19.73%,工科生 117人,占 19.57%,艺体生 152人,占25.42%,医科生101人,占16.89%;极重灾区(按政府认定的极重灾区、重灾区、一般灾区进行分类)53人,占8.86%,重灾区162人,占27.09%,一般灾区383人,占64.05%;平均年龄为(19.43±1.02)岁。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应对方式问卷[3]:该问卷包括62个条目,6个分量表,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除条目 19、36、39、42为选择“否”计“1”分,选择“是”计“0”分外,其余条目均为选择“是”计“1”分,选择“否”计“0”分。每个项目等分相加,既得该分量表的量表分。6种应对方式可组合成3种类型: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不成熟型(自责、幻想、退避)、混合型(合理化);②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4]:由Schwarzer等人修订而成,王才康等人翻译修订该表共有10个项目,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评分,从“完全不正确”到“完全正确”。修订后的中文版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中文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基本情况见表1。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55±0.49)。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显著(t=4.324,P<0.01)。同时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F=3.200,P<0.05),经LSD事后检验发现艺体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对受灾程度(按政府认定的极重灾区、重灾区、一般灾区进行分类)进行F检验后发现,来自地震灾区大学新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受灾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1 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基本情况

2.2 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应对方式基本情况见表2。来自地震灾区的大一男生自责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显著(t=2.461,P<0.05)。不同专业在应对方式选择上差异显著:解决问题(F=26.015,P< 0.01)、自责(F=5.375,P< 0.01)、求助(F=6.638,P<0.01)、合理化(F=5.337,P<0.01)。通过LSD多重比较发现:工科学生解决问题、求助得分显著低于文科、理科、艺体、医学专业的学生(P<0.05)。应对方式在受灾程度上差异不显著(F=2.534,P<0.05)。

2.3 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见表3。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各因子有不同程度相关性。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r=0.068,P<0.05),与幻想和退避呈负相关(r=-0.068、-0.70,P<0.05)。为进一步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以一般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分别以各应对方式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解决问题、退避、幻想3种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P<0.05),但是预测作用极为有限:一般自我效能感能分别解释解决问题的0.3%的方差变异,退避0.4%的方差变异和幻想0.3%的方差变异。

表2 地震灾区大学新生应对方式基本情况()

表2 地震灾区大学新生应对方式基本情况()

解决问题 求 助 自 责 幻 想 退 避 合理化男0.6197±0.29403 0.5621±0.23765 0.4477±0.27883 0.4805±0.26083 0.4785±0.19296 0.4429±0.21103女0.6417±0.24398 0.5699±0.24888 0.4041±0.23415* 0.4963±0.21780 0.4748±0.19628 0.4309±0.19687文科 0.6609±0.26599 0.5688±0.24723 0.4027±0.23507 0.4824±0.22083 0.4769±0.20126 0.4203±0.19758理科 0.6237±0.28222 0.5973±0.23731 0.25458±0.02277 0.21679±0.01939 0.4646±0.17317 0.4434±0.19343工科 0.4648±0.31464 0.4927±0.24462 0.30228±0.02292 0.5101±0.25881 0.4860±0.19498 0.4938±0.20674艺体 0.7643±0.17779 0.6343±0.20611 0.24146±0.02427 0.4778±0.29814 0.4738±0.19143 0.3961±0.22616医学 0.15040±0.03450 0.5947±0.23682 0.23768±0.05453 0..4474±0.23421 0.4641±0.21189 0.4593±0.16728极重灾区 0.6375±0.30915 0.6158±0.25482 0.4156±0.23894 0.4959±0.22967 0.4784±0.20823 0.4504±0.18323重灾区 0.6327±0.28884 0.5681±0.25020 0.4127±0.24388 0.4740±0.22945 0.4599±0.18528 0.4285±0.20942一般灾区 0.6301±0.27827 0.5588±0.23922 0.4289±0.26274 0.4945±0.24270 0.4831±0.19697 0.4376±0.20367

表3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略低于赵峥研究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2.65±0.48)[5],这可能与地震会引发个体焦虑水平上升有关[6-7],有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8]。

研究还发现,来自地震灾区的大一男生在自责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与传统文化对中国男性的性别角色期待有关:传统文化下男性被赋予勇敢、坚强、富有能力、责任感、独立等性格特点,社会对于男性的期待较高,而突发性灾难导致男性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间的巨大差距使男性更易体验到强烈的挫败感、无助感,导致自我评价降低,从而在面对灾难所形成的各类问题时更易产生自责。

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在本研究中主要表现在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幻想和退避因子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与幻想和退避呈负相关。同时本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各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极为有限,均低于曾荣侠[9]的研究结果,这可能是因为地震引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焦虑、抑郁等因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于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其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王才康,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229-230

[2]李婕,肖计划.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精神健康研究与思考[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6):624-62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9-115

[4]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7,7(l):37-40

[5]赵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08

[6]范方,柳武妹.震后6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焦虑、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45-49

[7]张理义,宋梓祥,李光耀,等.汶川地震对青少年心身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1368-1370

[8]Schwarzer R,AristiB.Optimistic self 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d Psychology,1997,3:177-190

[9]曾荣侠.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4

猜你喜欢
重灾区艺体灾区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素描作品选登
利用简单几何原理 制造可作为灾区紧急避难所的帐篷
高中艺体特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思路探讨
如何深化艺体教育创办特色学校
星湾学校:艺体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网销渔药成假货“重灾区”,提高防范意识成养殖户必修课
工信部发布第二批劝退名单专用汽车成“重灾区”
健康养生类话题成谣言重灾区
中科院专家:京津冀何以成雾霾重灾区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