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观调查研究1)

2012-11-23 06:25
护理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排序重要性老师

教学能力观是指对教学能力的结构组成及其各要素的认识和态度或对其重要性的评定[1]。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观,对于评估、测量以及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观,旨在寻找一种有效提高护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培养优秀护理临床教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沈阳市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负责专科及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护理临床教师310人。教师均为受过正规护理教育,并已获取中专及以上学历和国家护士执业资格。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年龄、科室、教龄、学历、职称、接受相关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的情况等。②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观调查量表:该量表由谭坚铃等[2]编制,用于调查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对教学能力组成要素的认识、态度及重要性的评定。量表有6个维度,49个条目,以非常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极不重要5个等级划分,依次赋值为5分、4分、3分、2分、1分。以平均得分≥4.0分为高水平,3.0分~3.9分为中水平,<3.0分为低水平。本研究进行了预实验,检验教学能力观的效度和信度,请3名护理专家及心理学专家进行测定,证明其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研究前预调查的结果显示,检验教学能力观量表内部一致性的Cronbach’sα为0.971,6个维度Cronbach’sα分别为0.871、0.875、0.932、0.919、0.827、0.912,信度较高。

1.2.2 调查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沈阳市8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内负责护理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教师330人,在医院主管教学工作的教师配合下,由调查者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发放问卷,回收310份,回收率93.9%。对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码,逐项对应录入。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一般情况 被调查教师共310人,所在科室以内科和外科为主;年龄以30岁~35岁为主;教龄4年及以下、5年~10年及10年以上各占1/3;学历以专科为主;职称以主管护师居多;57.2%的带教老师参加过临床教学相关的培训或理论学习;只有30.3%的带教老师参加过教学科研工作。

2.2 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观情况(见表1、表2)

表1 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观各维度得分及排序(±s)

表1 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观各维度得分及排序(±s)

排序 教学能力观各因子 条目数 评分1 临床护理技能指导能力观12 4.73±0.332 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能力观 7 4.62±0.593 个人素质能力观 9 4.62±0.444 教学前的准备能力观 8 4.55±0.465 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观 3 4.50±0.566 护理查房、示教及临床小课讲授能力观 10 4.45±0.527 教学能力观总体49 4.59±0.38

表2 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观条目排序(±s)

表2 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观条目排序(±s)

排序 前10个条目后10个条目4.10±0.792 临床护理操作技能 4.85±0.40 教具的选择与演示 4.23±0.763 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生的错误 4.84±0.48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4.29±0.874 指导专科常用药物的应用和观察 4.82±0.42 指导主要临床护理文书的书写 4.41±0.715 指导基础护理操作 4.81±0.49 非语言(身体语言)表达 4.43±0.686 指导专科护理操作 4.80±0.45 选择运用教学参考资料 4.44±0.727 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4.75±0.51 护理临床教学研究 4.45±0.648 熟悉教学(实习)大纲 4.74±0.50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46±0.669 确定教学目标 4.73±0.38 编写教案(备课) 4.47±0.7210 制定教学方案(计划) 4.72±0.50 临床护理科研评分1 指导病情观察及判断 4.87±0.35 板书或投影设计内容 评分 内容4.50±0.64

3 讨论

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观主要反映其对教学能力结构组成要素的认识态度或对其重要性的评定。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观总体上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在6个维度中,临床护理教师最重视临床护理技能指导能力,对护理查房(示教)及小课讲授的能力重视不够。

3.1 临床护理技能指导的能力观 临床护理技能不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更是权衡临床护士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调查结果表明,临床护理技能指导能力观的平均得分最高,被认为是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指导病情观察和判断、指导护理操作技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指导专科常用药物的应用和观察、指导专科护理操作、指导基础护理操作,是重要性排序前10项能力要素中的6项。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2]。调查显示,临床带教老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疾病的观察、判断,对药物的应用和观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临床护理文书记录既是护士权利的重要保障,更是护理工作最重要的体现。但是临床教师对指导主要临床护理文书的书写方面的认识不够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观念还是局限在如何教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层面,而忽视了自身保护意识,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应在这方面给予重视。

3.2 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能力观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作为一名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3]。本研究结果表明,调动学生主体性能力的重要性仅次于临床护理技能指导的能力。这与国内外临床护理教学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3-5],说明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已为广大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认同。

3.3 个人素质能力观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个人素质是在护理实践中形成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是通过护理工作所展现出的人格品德。护理临床教师在临床教学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言传身教。调查结果表明,个人素质能力的重要性居于第3位。其中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是重要性排序的前10项能力要素。现在的教学模式决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并重。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意识到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但临床教学研究和临床护理科研能力未能得到护理临床带教老师们足够的重视。本次调查显示,大多数临床教师科研意识淡薄,在今后的教师培训中应加强科研意识的培训,进而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力观。

3.4 教学前的准备能力观 教师教学前的准备能力是影响临床教师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调查结果表明,教学前的准备能力的重要性居于第4位。其中熟悉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3个条目为重要性排序前10项能力要素。结果与从事普通教育的工作者观点一致[5]。说明教学前这几项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得到了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重视。但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选择应用教学参考资料的能力、编写教案的能力还未得到临床带教老师足够的重视,这与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方法单一有关。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是前提,充分的教案是基础,确定教学目标是关键。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前准备能力观。

3.5 教学评价与反馈的能力观 教学评价与反馈是保证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有效的评价与反馈,可随时了解到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目标的差距,从而改革教学或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或修正教学目的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的重要性居第5位。原因是临床带教老师没有接受过较为正规或相关的理论学习和指导,对教学评价与反馈的内容、要求、技巧和自我操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足。临床教学评价和反馈工作的形式化或复杂化,也影响了带教老师参与的意识和热情。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理论学习和技能指导,提高带教老师对教学评价和反馈的重视,进而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和反馈的作用。

3.6 护理查房、示教及临床小课的讲授能力观 护理临床教学中运用护理查房、临床示教、临床小课等教学形式是护理特色的具体表现。调查结果表明,护理查房、示教及临床小课的讲授能力观的得分最低,重要性居末位。其中板书或投影设计的能力、教具的选择与演示能力、非语言(身体语言)表达能力、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重要性排序后10项能力要素,可见带教老师在这几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利于教师把讲课内容生动而逼真地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掌握[6],故临床教师应加强临床查房、示教及小课的讲授能力观。

4 小结

调查显示,临床带教老师整体教学能力观处于较高水平。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要以教师的教学能力观为根本出发点。临床带教老师在护理查房、示教及临床小课讲授能力认识的重要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1] 申继亮,辛涛,邹泓.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观的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1998,1:1-4.

[2] 谭坚铃,张振路,尤黎明,等.不同层次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观的比较性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4,3(5):52-53.

[3] Kotzabassaki L.Nursing students’and facultys’perceptions of characteristics of best and worst clinical teachers:A replication study[J].Advanced Nursing,1997,26:817-824.

[4] Li MK.Perceptions of effective clinical teaching behaviors in a hospital-based nurse training programmer[J].Advanced Nursing,1997,26:1252-1261.

[5] 罗素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修订本)[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26-28;147-155;326-327.

[6] 郑丽霞.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8(8C):2239-2240.

猜你喜欢
排序重要性老师
排序不等式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恐怖排序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节日排序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