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测评工具研究进展1)

2012-11-23 06:25
护理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信度条目工具

目前,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达13.26%[1],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成为医护领域的重要课题。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的增加可以增强其健康促进行为和对慢性病自我管理的能力[2]。因此,老年人的自我照护能力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护理领域,自我照护能力的概念由Orem于1980年提出,在其发展的30余年中,因学者观点的不同,对此概念的定义也多样化[3],不同的定义会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和结果,且研究结果也难以比较,造成应用上的困难[4]。现对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的测评工具以及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我国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的测评研究提供借鉴。

1 国外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测评工具研究现况

1.1 种类 按照测评工具的适用人群,国外的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测评工具可分为普适性和专业性两种类型。见表1。

表1 国外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测评工具

1.2 测评工具的理论基础

1.2.1 Orem自我照护缺陷护理理论 在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测评工具及其相关文献中,运用最多的是Orem的自我照护缺陷护理理论。Orem认为,自我照护能力是指个体自我照护的能力,是一个趋于成熟或已成熟的个体的一种综合能力,个体为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和身心发展所学得的一种复杂的活动能力。这种能力由3个特征组成,即基本特征、可行特征和实施特征。基本特征由个体的基本能力组成,包括感觉、知觉、记忆、适应、有意识实施某种活动相关的能力,未包含自我照护活动,该特征在4个量表中均未能测量。可行特征是指个体能够从事自我照护的具体能力,包括全部自我照护技能、健康价值和自我照护知识等10种力量和能力成分,ESCA、LSCS和ESCC虽然以该理论为理论基础,但每个量表只能测出其中的部分相关能力,不能完全测出这10种力量[8,9]。实施特征是个体实施自我照护活动相关的能力,包括观察、判断和决策以及实施,ASA测量的是这方面的能力[6]。

1.2.2 P rn的健康适应理论 根据 P rn的健康适应理论[7,10],自我照护能力是个体照护自己的一种潜能,是个体能及时实现自我照护行为的必需条件和先决条件,这种能力可以分为3种,即目标照护能力、环境照护能力和自我照护技能。目标照护能力是指老年人在一定环境下进行自我照护的意愿;环境照护能力是指老年人对所处的物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自我照护技能是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以及Orem理论中的一般自我照护能力。SASE按照该理论中的3种能力把量表条目分为相同的3个维度,即目标、环境和技能[7]。该量表把焦点放在了老年人自我感知的自我照护的潜力上,从而忽视了对老年人实际实施自我照护行为的测量,在运用此量表时,医护人员还需对老年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1.3 测评工具的测评内容 以上5个测评工具虽然在种类和理论基础上有所异同,但它们的测评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自我感知的自我照护能力及其实际的自我照护的技能/行为这两个方面[6-9,11]。自我感知的自我照护能力包括有关维持健康和避免生病的知识,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所处环境的关注度和自我概念;执行自我照护的具体能力是指自我照护的技能或活动,包括老年人的功能能力和决策能力。每个工具对这两个内容的测评有所不同。

1.3.1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 ESCA重点测评了老年人自我照护的相关知识、自我概念、对其自身的关注度及自我照护的技能。该量 表由美 国学者Kearney和Fleischer于1979年研制而成,包括43个条目,4个维度,即自我照护技能、自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像我”到“非常不像我”,依次计4分~0分,其中第11条为反向计分,总分0分~172分。根据此量表的总分和各个项目分值将自我护理能力及各项目分为3个层次:低等水平、中等水平和高等水平。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此量表的英文版本在许多护理研究中被认为是可靠的测量工具,重测信度为0.77,Cronbach’sα为0.77~0.80[7]。

1.3.2 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量表 SASE着重评估了老年人所处的环境的自我感知、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自我照护的意愿以及自我照护的技能。该量表是S derhamn于1996年研制的,该量表共有53个条目,3个维度,即目标、环境和技能。SASE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其中8个条目是反向计分,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依次计5分~1分,总分53分~265分,分值越高,表明老年人感知的自我照护能力越高,Cronbach’sα为0.68[8,12]。

1.3.3 Lorensen自我照护能力量表 LSCS测评了老年人与自我照护有关的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实施能力和行为能力。LSCS由Denmark等在1982年研制。该量表共有56个条目,13个维度,每个维度有4个~7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从“在没有帮助下也能管理”到“完全需要帮助”,依次计4分~1分,总分56分~224分,分值越高,表明老年人的自我照护能力越好。Cronbach’sα为0.97,重测信度r为0.97,评分者间信度r为0.95[7,13]。

1.3.4 自我照护能力评价量表 ASA着重测评老年人实际的自我照护技能。ASA由Evers等在1986年研制而成,有2个版本,即ASA-A自评量表和ASA-B他评量表,共5个维度2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范围是24分~120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照护能力越强。ASA-A的Cronbach’sα为0.59 ,ASA-B Cronbach’sα为 0.77[6]。

1.3.5 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分级量表 ESCC是通过评估老年人自我照护的功能能力和自主性,来对其自我照护能力进行分类。该量表共有22个问题,4个维度,分别是家庭安排和潜在的支持网络、社会概况、全部的主要活动和功能能力。该量表的信度 Kappa系数为0.41~1.00[9]。

1.4 测评工具的测评方式

1.4.1 自评 SASE和ESCA是自评式量表,自评是老年人根据自己所感知的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测评出他人无法评价的内容,如自我照护的责任感和自我概念[5,7]。但有时由于一些原因,使老年人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因此在使用这两种量表时,医护人员可以结合对老年人行为的观察和记录结果来综合评估其自我照护能力。

1.4.2 他评 LSCS是他评式量表[8],他评是由他人对老年人的自我照护能力进行评价,相对于自评而言,其测出的结果较为客观,但是往往只能评价一些可观察的内容,忽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低估老年人的自我照护能力。

1.4.3 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ESCC和ASA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测评方式,该方式结合了自评和他评的优点,避其缺点[6,9]。ASA-A由老年人自评,ASA-B由老年人的照顾者测评,这样使评估出的结果更全面,但有时由于对自我照护能力的理解、感受上的差异,老年人与其照顾者的评价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ESCC是评估者采用一定的问题对老年人进行访谈,记录下老年人的回答和所观察到的行为,该测评方法得出的结果比较可信,但是使用该方法需花费较多时间。

1.5 测评工具的应用情况 根据引用数量排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具是两种普适性量表:ESCA[5,13]和 ASA[8,14-16],多用于对慢性病老年病人自我照护能力水平的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LSCS多运用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决定居家养老老年人对卫生服务资源的需要程度和类型[8,13,17]。在挪威、丹麦和美国,LSCS还被用于住院的老年病人,研究表明该量表能够用来评估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期间自我照护能力的发展情况,从而帮助护士有针对性地护理病人。ESCC常应用于初级卫生保健中需接受职业治疗的老年人[9],老年人的主治职业治疗师可以用该量表对其自我照护能力进行分类,再制定与其相对应的职业治疗计划。与SASE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表明该量表的推广还需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2 国内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测量工具研究现况

我国学者使用的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测量工具都为汉化的国外量表。在我国香港,研究者汉化的是ASA,该汉化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8,信度指数为0.72,表明该量表的汉化版在社区中的应用有较好的信效度[18]。在我国台湾和大陆,学者们均使用台湾学者Hsin-Hung于2000年所汉化的ESCA[19,20]。该量表已在台湾妇女中进行了效度和信度的测定,内容效度指数为1.0,Cronbach’sα值为0.86~0.92,重测信度为0.91。说明此量表的中文版本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我国台湾人群,未见该量表用于大陆人群的信效度报告。

3 小结

目前,国外已编制出多种可用于评估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测评工具,研究领域不断深入,但每种量表的适用人群以及所测量的自我照护能力方面都有所不同,ASA和ESCA是普适性的量表,而其他量表都是针对不同人群的老年人;在测量内容方面,SASE和ESCA主要测评老年人感知的自我照护能力,其余量表测量老年人实际执行自我照护的具体能力,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全面测量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的量表。而正确评估老年人的自我照护能力,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关医护措施,提高其自我照护能力,减少其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尝试发展一个新的测评工具,或者根据研究对象、目的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来评估老年人的自我照护能力。国内应加强老年人自我照护测评量表的本土化研究,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性,具有较高信度、效度、敏感性和反应度的测评工具,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老年人自我照护研究的深入发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2011-04-28].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2] Valmi D,Bergquist-Beringer S,Zauszniewski JA.Reliability,validity and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appraisal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revised(ASAS-R)[J].J Eval Clin Pract,2010,16(6):1031-1040.

[3] Orem DE.Nursing:Concepts of practice[M].2th ed.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0:230-232.

[4] 刘惠湖,陈玉敏.自我照顾之概念分析[J].慈济护理杂志,2000,3(1):8-13.

[5] Kearny B,Fleischer B.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measur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J].Res Nurs Health,1979,2(1):25-34.

[6] Evers GC,Isenberg MA,Philipsen H,etal.Validity testing of the dutch translation of the appraisal of self-care agency ASA scale[J].Int J Nurs Stud,1993,30(4):331-342.

[7] S derhamn O,EK A-C,P rn I.The self-care ability scale for the elderly[J].Scand J Occup Ther,1996,3(2):69-78.

[8] Lorensen M.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self-care management and life-quality amongst elderly[J].Clinical Effectiveness in Nursing,1998,2(2):78-75.

[9] Almeida MH,de Pinho Spínola AW,Iwamizu PS,etal.Reliability of the instrument for classifying elderly people’s capacity for selfcare[J].Rev Saude Publica,2008,42(2):1-6.

[10] P rn I.Health and adaptedness[J].Theor Med,1993,14(4):295-303.

[11] Orem DE.Nursing concepts of practice[M].6th ed.Saint Louis:Mosby,2001:542.

[12] Lorensen M.Effects on elderly women’s self-care in case of acute hospitalization as compared with men[J].Health Care Women Int,1985,6(4):247-265.

[13] Linda CR.Information retrieval of self-care and dependent-care agents using netwellness,a consumer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D].Cincinnati:University of Cincinnati,2000:1.

[14] S derhamn O,Evers G,Hamrin E.A Swedish version of the appraisal of self-care agency(ASA)scale[J].Scand J Caring Sci,1996,10(1):3-9.

[15] Lorensen M,Holter IM,Evers GC,etal.Cross-cultural testing of the“appraisal of self-care agency:ASA scale”in Norway[J].Int J Nurs Stud,1993,30(1):15-23.

[16] Sousa VD,Zauszniewski JA,Bergquist-Beringer S,etal.Reliability,validity and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appraisal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revised(ASAS-R)[J].J Eval Clin Pract,2010,16(6):1031-1040.

[17] Ruland CM,Kresevic D,Lorensen M.Including patient preferences in nurses’assessment of older patients[J].J Clin Nurs,1997,6(6):495-504.

[18] Fok MS,Alexander MF,Wong TK,etal.Contextualising the appraisal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in Hong Kong[J].Contemp Nurse,2002,12(2):124-134.

[19] Wang HH,Laffrey SC.Preliminary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instruments to measure self-care agency and social support of women in Taiwan[J].Kaohsiung J Med Sci,2000,16(9):459-467.

[20] 杨支兰,孙建萍,姚太平,等.汾阳市城区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2C):488-489.

猜你喜欢
信度条目工具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准备工具:步骤: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巧用”工具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耳鸣残疾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