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周边国家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其对云南的影响

2012-11-26 05:04庞海红
关键词:边民感染率跨国

庞海红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一、云南周边国家艾滋病流行概况

(一)越南艾滋病流行概况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有人口8580万 (2009年),面积约32.9万平方公里。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其北与中国为邻,西与老挝和柬埔寨接壤,东面和南面临南海。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4个民族。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9%,少数民族有岱依、芒、侬、傣、赫蒙 (苗)、瑶、占、高棉等民族。越南语为其通用语言。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和好教和高台教。有华人100多万。全国划分为59个省和5个直辖市。

1990年越南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现在全国64个省市均已报告有感染者。据官方公布数字,越南现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88400人,其中已有14000人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并有8000人死于艾滋病。多数国际机构认为这一数字有些低估。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越南的艾滋病感染者增长迅速,2000年越南的艾滋病感染者为17500人,到2004年即增长为86000人,[1]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2009年越南的艾滋病感染者为28万(22~35万),成年人的感染率为0.4%(0.3%~0.5%),因艾滋病死亡人数是14000人(9500~20000)。[2]注射吸毒和性乱行为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渠道。因为共用针管,注射吸毒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急剧上升,1996年,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为9%,到2002年上升到29%,2003年又攀升到32%,有些城市高达40%。既注射吸毒又有性乱行为的人,发生性行为时经常使用安全套的人还不到50%。相当多的性工作者,尤其是站街的性工作者也注射毒品,胡志明市站街的性工作者中注射毒品的有20%,河内的为43%。他们在发生性行为时是最不可能使用安全套的。在对河内的艾滋病情况调查中显示,不注射毒品的性工作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1.6%,而注射毒品的性工作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则为33%,这充分说明越南应对既注射毒品又是性工作者的人群加大干预力度。[3](P26)

基于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高的状况,越南政府对这一群体进行了行为干预,经过几年的努力,吸毒人群的感染率明显降低,在2002年达到29%的高峰后开始下降,2009年已经降为 18.4% 。[4](P8)

哨点监测也发现,女性性工作者的传染比率也有所下降,2002年这一群体的感染比率为5.9%,2009年降为3.2%。但是,各个省份情况不一样,芹苴省为19%,海防为8.5%,太原7.7%,河内 6% 。[4](P9)

资料来源:联合国艾滋病特别会议2010年国家进度报告——越南[4](P9)

(二)缅甸艾滋病流行概况

缅甸联邦共和国有人口5650万 (2007年),领土面积约67.7万平方公里。缅甸位于亚洲中南半岛西部,与中国、印度、孟加拉国、老挝和泰国交界,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海岸线长3200公里。

缅甸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135个民族,缅族是主体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5%。全国分七个省和七个邦。省是缅族主要聚居区,邦多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

缅甸也是艾滋病高发国家之一,主要以静脉注射吸毒共用针管和性传播为主。在缅甸,每6个吸毒人员中就有一个是注射吸毒者。[5]

1988年缅甸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1991年,缅甸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患者是一名海员。由于刚开始时对艾滋病的传播反应不积极,致使艾滋病在缅甸肆意流行,结果使缅甸成为亚洲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缅甸卫生部公布数字,截止2008年12月缅甸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77088例,2008年缅甸新增感染者2038例,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25~34岁的感染者占42.3%。1994年,缅甸艾滋病感染者的男女性别比为8:1,2008年这一比例降为2.4:1,这说明女性感染者人数在不断增多。[6](P9)

资料来源:联合国艾滋病特别会议2010年国家进度报告——越南[4](P9)

2008年,缅甸累计有艾滋病病人1067例。这些病人当中,有72.8%的人是经由性传播途径感染的,3%是静脉注射毒品,1.7%是输血感染,2.8%是母婴传播,还有19.7%是属于其他原因感染。[6](P10)

但是,实际情况可能与官方的数字有出入。据有关机构估计,1995年缅甸估计有35-4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7](P46)到2004年缅甸估计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33.89万人。[8]2005年缅甸估计有感染者36万 (20~57万),成年人的感染率在 1.3%(0.7%~2%)。[9](P9)2009 年,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相关报告,缅甸艾滋病感染人数估计有24万例 (20~29万),成年人的感染率为0.6%(0.5%~0.7%),因艾滋病死亡人数是18000 人 (13000~23000)。[10]

缅甸边境地区,感染率更高。在边境地区,静脉注射吸毒是一种地方流行病,由于贫穷吸毒者经常共用针管。澳大利亚的伯内特研究院估计缅甸经常注射吸毒的人有15~25万,2005年,全国的注射吸毒者艾滋病感染率为43%,远远高于2004年的34%的比率。而在与中国云南接界的掸邦地区,这一比例更高,在腊戍,据估计60%的注射吸毒者是艾滋病感染者。[11]由于缅甸经济相对落后,缅甸边民就到中国找临时性工作,如货场搬运及洗车等以增加收入购买海洛因。云南镇康县南伞镇的一名退伍军人,收留了18位缅甸吸毒人员,这18个吸毒人员中,就有4位是艾滋病感染者。[12]

(三)老挝艾滋病流行概况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人口599万 (2008年),领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是东南亚地区唯一的一个内陆国家。它北接中国,南临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与缅甸接壤,西南与泰国毗连。全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三部分,全国划分为16个省和1个直辖市。

老挝是湄公河流域艾滋病流行率最低的国家,但是,低流行率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风险,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建立,老挝由内陆国家变成了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桥梁国家,老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到老挝,老挝国内也有很多人到国外打工谋生,这就使老挝面临感染艾滋病的风险。1990年老挝检测出首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之后,老挝艾滋病/性病中心报告有3659例感染者,其中有189例是不满15岁的儿童。到2009年,老挝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累计有8000人 (6000~13000),成年人 (15~49岁)感染率为0.2%(0.2%~0.4%),87%是通过异性传播感染的,母婴传播为4.6%,男男性行为通过肛交传播为1.3%(各种传播途径所占比例祥见下图)[13](P16)。

1992年老挝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到2009年老挝计有艾滋病病人2376例,死亡人数1038例,其中60%的艾滋病病人和65%的死亡人数皆为男性。这可能与男性就医普遍比女性就医晚有关。[13](P17)

老挝成年人 (15~49岁)所占艾滋病感染人数的比率 (%)[14]

老挝的艾滋病传播规律在年龄结构分布上有个有趣现象,15-29岁年龄段,女性的感染比率(61%)远远高于男性的感染比率 (39%),而在大于45岁的年龄段上,情况却正好相反,男性的感染比率 (68%)大大高出女性的感染比率(32%)。从感染人群看,女性工作者最高,感染比率为22%,其次是男同性恋者为9%,[13](P18)排第三位的是移民,从国内向外迁出的女性移民和到老挝打工的国外男性移民。

二、周边国家艾滋病流行对云南的影响

(一)对云南边民的影响

云南周边国家艾滋病高度流行,对云南边民的影响就是使边境人员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增加。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与境外少数民族同宗、同源、同教、同俗以及共同的民族特征,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边境两侧的少数民族交往十分频繁。频繁的交往活动使我方一些边民逐渐染上吸毒等不良习性,其中部分人进而感染上艾滋病。

如云南的邻邦缅甸,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很高。1988年,由于缅甸政府军大举进攻缅北克钦民族武装,大批缅方边民涌入我境内章凤镇一带,形成2000余人的难民村。这些难民吸毒成风,并引诱教唆我方人员吸毒,致使我方一些边民也逐渐染上嗜毒习性。如畹町镇在缅难民营形成后吸食海洛因的人数是这之前的12倍,章凤为9倍。[15](P303)这些吸毒人员由于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造成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广泛传播。云南瑞丽最早流行的HIV-1是从缅甸传入云南的HIV-1B亚型,1995年在瑞丽流行区静脉吸毒者中发现了印度的HIV-1C亚型,证实B亚型和C亚型病毒是沿海洛因的运输交易途径传播到其他地区。[16]德宏州截止到2004年年底,已经累计发现了艾滋病感染者8124例,因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竟占 74.6% 。[17]

另外,由于云南与周边国家经济技术合作的不断扩大,境外边民到我方就业的人员不断增多,我方边民到境外打工的人也不在少数。据有关人员的调查表明,无论是在我国打工的境外边民,还是在国外打工的我方边民都有无保护性性乱史,这是云南边民增加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又一个因素。

(二)对云南跨国婚姻人群的影响

云南与中南半岛国家山水相连,基于地缘、族源、语缘等的相似性,自古以来国界两侧的少数民族就有相互往来的良好传统,边民跨国通婚嫁娶更是源远流长。近年,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较快,边民的生活状况大大提高,远远优越于境外的少数民族。良好的经济条件、稳定的国家政局强烈地吸引着众多的境外女子嫁到中国。在云南省沿边地区存在着许多跨国事实婚姻,跨国婚姻女性多来自于缅甸、老挝、越南等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周边国家。

在瑞丽姐相乡,许多找不到伴侣的男性通常会娶缅甸籍女性为妻。据有关研究显示,当地的跨国婚姻占到全部婚姻的60%以上。缅甸是艾滋病高流行地区之一,嫁入中国的女性当中有很多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加上婚检等健康监测环节的缺失,以及语言和文化障碍等诸多因素导致的健康干预措施失效,使得婚内艾滋病性传播人数上升,进而导致母婴二代传播。[18](P78)

2009年,瑞丽市疾控中心李洲林等对瑞丽市5个乡镇的所有村寨中的跨国婚姻人群 (凡是常住人口中与缅甸籍国民结婚的人员,不论是否领取结婚证,均参与调查)进行了艾滋病患病率调查,共调查5403人,发现感染者230人,包括原已知感染者和新增感染者。这230人中,按照国籍划分,缅甸籍人为109人,占47.4%;中国籍人为121人,占52.6%。夫妻双方均为阳性的有104 人。[19]

2009年,付丽茹等对腾冲县的跨国婚姻缅甸籍媳妇进行艾滋病检测,结果显示,缅甸籍妇女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98%(19/960),丧偶的缅甸籍跨国婚姻妇女艾滋病感染的危险性是未婚的27.21倍。基于缅甸艾滋病感染率较高,推测其缅甸籍配偶可能感染HIV并死于艾滋病。[20]

(三)对云南跨国流动人口的影响

跨国流动人口是指在没有改变原有国籍的情况下,一定数量的人类社会群体到原住国以外的国家从事务工、经商、旅游、探亲等各种活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跨国流动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现象。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云南省边境口岸进行了全面开放,边境贸易得到了良好发展。云南共有13个国家一类口岸,7个二类口岸,90个边民互市通道和103个边贸互市点,边境全面开放,边贸大力发展,双边来往流动人口随之迅速增长,据目前公布的数据,2005年云南省公安机关管理出入境人员1452万人次,其中从中越、中老、中缅边境沿线口岸出境的人员有270万人次。[21]流动人员的增多,为HIV的传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边境地区有很多非法的小道可通往越南、老挝、缅甸,又产生了许多隐性的出入境人口。据调查,在中缅边境我方一侧各州市,几乎都有一定数量的“三非人员”①“三非人员”是指非法入境、非法谋职 (就业)和非法留居的各类外籍人员。存在,而尤其又以保山、德宏、临沧、思茅、西双版纳5州市境内较多。据估计,在中缅沿边一线,“三非人员”至少有1万人。[22]

跨国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艾滋病在国际间的传播。据我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张孔来教授报告,边境地区的HIV易感人群主要是来往于各国边境地区的长途卡车司机、跨边境通婚者、旅游者、从事边贸的工作人员、贩卖到临国的妇女以及在其他国家工作的劳工及出国学习的青少年。[23]

跨国流动人群一般流动性强,防治艾滋病的意识淡薄,很多人又有婚前性行为和多性伴现象,卖淫、嫖娼等高危行为发生率也高,因而是感染艾滋病的脆弱群体。2002年,有关部门对瑞丽口岸出入境的交通员工、劳务人员、商务、考察、常住或暂住的外籍人员(主要是缅甸籍人员),以及口岸从事发廊、美容按摩厅、娱乐服务业从业人员等进行了艾滋病病毒检测,结果检测出90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90例感染者中有84例是从事驾驶员行业的入境缅甸籍交通员工。84例缅甸籍感染者中,有14例承认其有性乱行为,否认有吸毒和输血史。其他感染者也不能排除是性接触传播的可能。该部分人群入境后,因其流动性较大,活动范围广,故这部分高危人群,是艾滋病最危险的传染源。[24]

[1] Tran Dinh Thanh Lam,“HIV law comes under fire in Vietnam”,http://www.atimes. com/atimes/Southeast_Asia/GD21Ae01.html.

[2] http://www. unaids. org/en/regionscountries/countries/vietnam.

[3]“Overview of the Global Aids Epidemic”,2006 Report on the Global Aids Epidemic,UNAIDS.

[4] UNGASS Country Progress Report 2010——Viet Nam.

[5]《中越老缅开展合作,降低艾滋病跨境传播》,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yn/2011 -02/28/content_12090653.htm.

[6] UNGASS Country Progress Report 2010——Myanmar.

[7] Chris Beyrer,“War in the Blood_____ Sex,Politics and AIDS in the Southeast Asia”,White Lotus,Bangkok,1998.

[8]《缅甸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下降》,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 -12/01/content _5419374.htm.

[9]“2006 Report on the Global AIDS Epidemic,An Executive Summary”,UNAIDS,May 2006.

[10] http://www.unaids.org/en/regionscountries/countries/myanmar/.

[11] David Fullbrook“Myanmar'sHIV/AIDS security threat”,http://www.atimes.com/atimes/Southeast_Asia/HL02Ae02.html.

[12]《中越老缅开展合作,降低艾滋病跨境传播》,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yn/2011 -02/28/content_12090653.htm.

[13] UNGASS Country Progress Report 2010——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14] Epidemiological Fact Sheet on HIV and AIDS,2009,http://www. unaids. org/en/regionscountries/countries/laopeoplesdemocraticrepublic/.

[15]葛公尚.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6]欧灵澄,李聪.毒品与艾滋病流行传播相关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6,(1).

[17]云南艾滋病调查:一些地方人口出现负增长[EB/OL ]. http://health. sohu. com/20050524/n225677499.shtml.

[18]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课题组.战略预防、融入体制、深耕社群——中国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政策[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7cd6b969a98271fe910ef9d8.html?from=related.

[19]李洲林,等.瑞丽市跨境婚姻人群生存状况及艾滋病患病率调查[J].卫生软科学,2009,(4).

[20]付丽茹,等.腾冲县缅甸籍跨境婚姻妇女HIV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3).

[21]陈真波.西南边境地区跨国流动人口的现状与问题[J].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

[22]鲁刚.中缅边境沿线地区的跨国人口流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3]赵成正.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边境HIV/AIDS会议资料[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1,(4).

[24]张勋,等.瑞丽口岸出入境人员1998-2002年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J].口岸卫生控制,2003,(3).

猜你喜欢
边民感染率跨国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陈秋梅 跨国共谱抗疫曲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秋瓷炫和于晓光 一场跨国的情遇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边民互市 兴边富民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