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分析

2012-12-01 01:47吴贵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7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应急

吴贵涛

(湖南省祁阳县中医院,湖南 永州 426100)

头孢菌素是经培养冠头孢菌所得的天然头孢菌素C裂解,属于半合成类的广谱抗生素,母核为7-氨基头孢烷酸(7-ACA)[1]。头孢菌素类抗生药物在临床中应用的有30余种,具有杀菌功效强,耐酶抗酸,毒副作用较小等优点,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不良反应报告也在逐年增加[2]。为深入研究头孢菌素类抗生药物应用所致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应急对策,本院对78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本院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药物治疗的各类疾病患者共计9954例,其中应用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药物的6037例,发生不良反应的31例;应用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药物的3917例,发生不良反应47例。以应用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药物致不良反应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应用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药物致不良反应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为8~69岁,平均(38.21±13.96)岁;呼吸系统疾病10例,泌尿系统疾病9例,外伤7例,肠道疾病4例,其他1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为6~71岁,平均(38.72±14.51)岁;呼吸系统疾病15例,泌尿系统疾病13例,外伤10例,肠道疾病6例,其他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统计方法

自拟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情况统计表,结合门诊情况,使用Excel软件进行分类汇总,计算各类不良反应的占比。统计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疾病回顾、不良反应类型及应急处理方法。

1.2.2 对比项目

对比两组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2.3 统计学处理

对比采取卡方检验,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计算。

2 结 果

观察组各类不良反应总计发生率为1.20%,对照组各类不良反应总计发生率为0.51%,观察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性。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对比表[n(%)]

3 讨 论

3.1 常见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的各类不良反应中发生率最高为的过敏反应,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等,严重的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3]。胃肠道反与菌群失调也较为常见,长期大量使用可致菌群失调,引发维生素B、K缺乏症[4];主要与经胆道排泄相关,第3代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广谱抗菌活性,导致机体各部位中的正常菌群出现改变,从而使致病菌增多;临床表现为胃肠不适、腹泻、食欲不振、伪膜性肠炎以及恶心呕吐等。大剂量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可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其中肾功能异常者不良反应程度较为严重,可表现为抽搐及精神错乱。患者在饮酒期间用药可引发戒酒硫样反应,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等[5]。肝肾毒性等反应,表现为静脉炎、口腔溃疡、关节疼痛、颅内压升高、流感综合征等。

3.2 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

气候因素,炎热及寒冷季节中,温度的异常变化可引发头孢类药物的代谢异常。饮食因素,某些患者于饮酒前后到院就诊,在问诊过程中患者自身忽略了饮酒史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因素,注射用药时与口服用药发生拮抗,或药物本身质量问题。疾病因素,老年患者多伴有各类慢性疾病而长期用药,头孢类药物的应用使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加强,或与长期用药相互作用而引发了不良反应。患者个体差异因素,患者本身的身体素质、年龄、过敏源等因素导致对头孢类注射剂的不同反应。

3.3 应急对策分析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制定预防手册,加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开展应急技能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急救护理措施,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呼吸情况、脉搏、血压、出血量、血氧饱和度、尿量等体征、病情进行变化,以准确及时的评估患者情况,预见病情的动态进展,为治疗提供支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积极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给予高浓度的氧气,氧流量设置为8L/min,及时纠正缺氧。发生不良反应后患者多出现急燥、焦虑等心理症状,应给予心理干预,及时向患者说明不良反应的程度,预后情况以及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的焦虑心情。对于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尤其是对老年及儿童患者应加强观察,对于头孢菌素皮试呈阴性的患者也应注意密切观察。避免无指征及预防性用药,严格控制头孢菌素剂量与类别的选择,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及次数[6]。病情确实需要的应慎重选择与青霉素G具有不同侧链的头孢菌素种类。为了有效预防头孢菌素导致的凝血障碍,对于肝肾功能不全、极度衰弱及老年患者,可静注10mg的维生素K1,1次/周,以恢复延长的凝血时间。对于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可适当给予三磷酸腺苷、维生素C等以减轻不适。对于肾功能不全者,应依据内生肌酐的清除率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并于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告知患者于用药期间及停药的3d以内避免饮酒或服用含有乙醇的药品或食品。

[1]杨瑶菊.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8(8):64.

[2]张士洋,程军,陈志武.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4):516-518.

[3]图雅.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8):143.

[4]陈瑛.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J].临床医学,2011,31(6):109-110.

[5]高伟均.头孢菌素类药物因饮酒致不良反应六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78.

[6]张幼云.头孢菌素在临床应用中的原则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73-74.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类药物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