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足球体制运行中十种矛盾关系的分析

2012-12-06 17:41刘夫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体制矛盾俱乐部

刘夫力,李 红

(1.广州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系,广东 广州 510075;2.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3)

◂体育人文社会学

我国足球体制运行中十种矛盾关系的分析

刘夫力1,李 红2

(1.广州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系,广东 广州 510075;2.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3)

针对我国足球体制改革的现状及目前体制运行中存在的诸多矛盾,采用文献资料分析、社会调查和专家调查等方法,在对我国足球改革进程做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确定现行体制运行中存在的十种矛盾关系,并综合地分析各种矛盾的根源及对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危害,为深化足球改革及制定发展对策提供参考。

足球改革;体制运行;矛盾关系

建国伊始,为了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广大足球工作者经过了艰苦的开拓和实践过程。当时在组织机构建设、竞赛和训练管理、人才培养和选拔、足球理论和思想建设及对外竞赛与交流等方面都非常重视,也促成了我国足球事业的迅速发展。1960年之后的十几年有一个曲折徘徊的过程,到70年代中后期“十年动乱”结束,国家进入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阶段,足球运动得到全面恢复。我国从1991年开始足球改革的探索,进行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调整及改革措施实施,包括体制改革、建立职业联赛制度、全面开放市场等很多具体的内容和步骤,足球事业发展一度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但由于改革得不够深入和彻底,良好的局面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体制中始终存在着大量的矛盾,阻碍着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对此,笔者在对我国足球史料及改革文献做阅读分析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社会调查和专家调查的方法,找出我国足球改革进程中体制内部的十种矛盾关系,分析矛盾的根源及危害,为深化足球体制改革及制定发展对策提供参考。

1 足球改革的启动、发展与存在问题

1.1 足球改革的启动与前期发展

1992年6月北京红山口会议提出改革目标和具体措施,确定改革的核心是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11月中山会议提出把足球作为体育事业改革的突破口。改革以抓足球协会实体化和组建俱乐部为开端,同时建立和修订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制规章。经过一年多的准备,1994年开始推行职业联赛制度,足球一线队实现了市场化运作。改革改变了以往由政府统管包办的模式,球队在人事制度、人才流动、工资分配等方面摆脱了“大锅饭”的方式。改革大幅度提高了联赛水平和精彩程度,市场火爆,投资升温,青少年培训和大众足球健身市场也一度生机勃勃。开放政策还吸引了大量的外籍队员和教练员,得以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我国的优秀队员也开始在世界顶级职业联赛大显身手。可以肯定足球走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正确和不可逆转的。

1.2 足球改革进程中的问题

客观地分析,我国推行的足球改革,并没有完全遵循足球事业发展的规律,没有深刻领悟国外经验的实质及吸收其精华,也没有抓住我国足球落后的根源和症结,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也都不够深入和彻底,长期存在的矛盾仍然潜伏着。操之过急的改革带来市场不规范、制度不健全、规章有漏洞、权力无监管等后果,加上行政领导缺乏市场经验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也就自然出现管理不严、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滥用职权的情况,造成改革之后大大小小的问题和不正常的现象一直存在,而竞技水平始终不如人意。由于行政领导在立场、观点上的错位及对敏感事件处理缺乏果敢,从2000年开始,假球、赌球、黑哨、俱乐部频繁易主等问题浮出水面,联赛的真实性、技术含量和精彩程度大大下降,足球几度成为社会的焦点。直到后来多名足协高官落入法网,足球行业的很多黑幕才得以昭示天下。中国足球改革十几年始终处在大量问题的纠葛之中,其原因是足球体制运行存在矛盾,有必要对各种矛盾关系做一梳理和分析。

2 足球体制运行中十种矛盾关系的分析

2.1 新体制建立与旧体制并存及其运行不畅的矛盾

足球改革在体制上建立了以协会管理、制度管理、契约合同管理为主的模式,目的是改变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各级足协成为独立法人和独立经营核算的实体之后,靠经营创收来维持运作,管理上各级体育局权力下放,扩大了协会自主管理的权限。这样减少了国家财政支出,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但没有打破原有的体制框架,始终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双重体制并存的状态。形式上产生了新的体制模式,但旧体制的根基尤在,足球管理中心仍属于国家行政单位,仍偏重于旧体制的运行方式。在思维方式、干部制度、人员聘用、人员素质和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没有改变原有的状况。改革的实质也是系统内外部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旧体制的并存必然阻碍新政策制度的推行,所以改革没有改变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各项新的规章制度难于发挥作用,职能转变和机制转换根本无法到位。原有体制不仅在发挥作用,而且没有建立起约束机制,被权力控制的市场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所以实际的体制运行仍然是原有的方式,改革没有使运行机制顺畅起来。

2.2 规章制度出台与其自身漏洞及执行不利的矛盾

足球体制改革是要实行制度化、契约化管理及推行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其前提就是要建立法制和依法管理。新体制的运行必须有配套的制度、法律及行业法规来约束。没有法制及其监督机制,新体制就无法正常运行。所以中国足协在建立基本法律章程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有关职能管理、经营运作、运动训练和权力权益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使新体制操作有法可依,以求达到在管理上以政策、法制和经济手段代替行政命令的做法。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经验,新建立的制度和法律规章必然存在疏漏和错误。加上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行政色彩浓重,现实中必然出现无法可依、有法不依和执法不力等现象,出现与预期的依法管理的矛盾。如产业开发不遵守与合作方签署的商业合同或签署的合同条款不能严格兑现,还有朝令夕改的现象,这一切都完全背离了制度化、契约化管理的宗旨。这些违背足球规律和市场规律的现象,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更失去了基本的商业诚信。

2.3 市场化运作与相应政策缺位及行政干预的矛盾

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市场化为主导的足球事业运行模式。一方面利用足球的经济资源和商业价值,把足球推向市场,使足球发展依托市场开发,另一方面顺应国际足球发展的潮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以更有力地促进我国足球水平的提高。改革初期,以职业联赛为龙头很快形成了足球竞赛市场,随之电视转播、广告市场、人才市场、信息服务市场等也很快初具雏形,此时政策缺位和行政干预的问题还没显现出来。市场需要国家政策调整来弥补其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却恰恰忽视了利用政策和法制来加强对市场的控制。改革没有经过很好的酝酿过程,再加上缺乏政策研究,行政官员也没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政策研究和依法管理的思维轨道,所以必然存在政策真空,出现行政干预市场、权力决定生存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足协对联赛的市场开发。作为拥有足球项目全面管理职能的中国足协,把持着对联赛的行政管理、竞赛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权力,集三项权力于一身。如此也就没有摆正自身的位置,没有处理好改革与发展、局部与整体、权力与利益的关系,也就势必打击社会各界投资足球的积极性,出现市场各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

2.4 推行职业联赛与俱乐部管理混乱及人员素质低的矛盾

我国足球改革的重要标志是1994年推行了职业联赛制度,其前提之一是要建立以企业方式进行管理和经营的职业俱乐部体制。但是由于俱乐部的组织构成不合理,存在产权关系含混及权力、责任、义务划分不清楚,长期处于产权“争夺”过程;后来又转成俱乐部内部的产权关系含混,表现为俱乐部和投资俱乐部主要法人股东的产权不明晰,所以俱乐部体制改革并不是彻底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化改革。加上俱乐部经理人、市场开发、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层及教练员和队员的职业素质不高,俱乐部体制长期只是形式上的外壳,经营运作没有按照企业的管理方式,人员设置也存在因人设岗、职能交叉、政事不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现象,所以出现产权与主权、体制与运作、收入与分配等一系列矛盾。

2.5 建立纵向管理体系与权责界线不清及省、市足协职能重叠的矛盾

足球改革在管理体系上建立了中国足协、省市足协及会员俱乐部的纵向层次,在业务上主要是处理好中国足协和省市足协及会员俱乐部、省级足协和省域内同级别城市足协及省市足协与会员俱乐部之间的关系。从改革构思及中国足协章程上看,中国足协、省市足协及会员俱乐部的基本任务和职责是明确的。但实际工作中中国足协宏观管理投入少,微观投入多,该管的很多没有管,不该管的又管得过多。比如,全国比赛的缴费注册工作就过于“大包大揽”,而没有把具体繁琐的注册工作交给地方足协。这就是职能定位不准、业务界线不清,即所谓的越权、越位和错位现象,造成整个管理体系运作不畅,同时削弱了省市足协在管辖区域的权威及其职能作用的发挥。还有吸收部分城市足协为平等于省级足协的政策,其实是机构设置和职能上的重叠,是在省足协行政区中建立了一个“国中国”,使得同一地区的各项工作难于统筹,经常有队员选拔、组织竞赛、各种培训等工作的重叠,造成相互拆台和内耗,几乎所有的省市足协都是处于常年的工作摩擦和矛盾状态。

2.6 人才培养国际接轨与培训形式化及各类人才匮乏的矛盾

国际足联在建立了各类足球人才培养制度的同时,也采取措施促进各国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中国足协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积极跟进的做法,在形式上基本达到了与国际的接轨。包括教练员讲师培训、教练员培训、裁判员培训、俱乐部经理培训、经纪人培训等每年周而复始,国际足联也频频委派各类专家在我国讲学。但培训形式化的成分过多,没有把培训管理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在培训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培训的组织和档案建设,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建设,以及对培训对象的评价、人才发现和选拔等方面,都没有建立起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平台。一方面与各级足协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不到位相关联,另一方面是相关业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敬业态度存在问题。虽然足球改革过程中造就了一批新型的各类人才,但目前的人才队伍根本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各类人才严重匮乏。

2.7 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引进与传统观念及其惯性的矛盾

足球改革打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吸引了很多国外教练和讲师团来我国执教各级球队和讲学,同时国内也开始大批地派遣官员和技术人员出国考察学习,国外的专业图书资料也大量地翻译出版;遗憾的是始终没有组织人力把改革后的对外交流做系统的总结,也一直没有按照先进理念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在行政制度、政策研究、产业开发和市场运作方面,虽然在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但始终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偏差,在实际操作上往往是背离市场规律。问题的一方面原因是旧体制没被打破,思想上有依赖性而无风险意识,而实质原因是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在足球管理运行的方方面面,仍然按照传统的、落后的思想观念看待问题,没有改变旧体制状态的思维惯性,对足球发展的探索始终没有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突破,我国足球界也始终处于创新与守旧的观念冲突之中,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观念转变。

2.8 青少年培训开放与后备队伍萎缩及后继乏人的矛盾

在青少年培训体制方面,启动职业联赛不久即开始改革原有的培训体制,把青少年培训全面推向市场,实施青少年培训的开放政策,市场曾经有过一个短暂的兴旺时期。除职业俱乐部的梯队之外,包括业余俱乐部、足球学校、培训中心、足球训练营和足球培训班等等,有的城市竟有数百家培训单位。但这显然存在政策太宽、门槛太低的问题,迅速的兴旺也预示即将出现危机。由于培训机构的管理缺乏规范,加之没有严格的教练员资格审核制度,所以乱收费、无证上岗、误人子弟的现象非常普遍。市场开放前期虽然参加培训的青少年数量大大增加,但只是昙花一现。开放市场打破了原有的培训体制,但没有建立起更好的青少年培训新体制。2000年开始,有关足球界的负面报道不断,参加培训的青少年数量和队伍数量急剧减少,青少年队伍开始萎缩,一线职业队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现象严重。

2.9 国际交流增多与竞技水平下降及战绩不佳的矛盾

足球改革之后十几年,国际比赛大大增多。国家队除了世界杯、奥运会的预选赛,还有亚洲的各级各类比赛、各类青少年比赛。此外还有各级国家队、俱乐部队的各类国际对抗赛、区域联赛、友谊赛和商业比赛。由国家或俱乐部派出的出国考察、对外技术交流、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如此的投入和频繁的国际比赛与技术交流,理应促使我国足球事业的宏观管理、理论建设上一个台阶,使教练员、队员及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大踏步的提高。但我国整体的足球竞技水平不但没有跟上国际足球发展的步伐,而且在倒退。在国际竞技场上,除了2001年冲击韩日世界杯成功,几乎再没有其他可喜的成绩。竞技水平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始终没有建立清晰的思路而从问题的根本着手工作,在那么多的学习和考察中仍然没有意识到发展足球“本与末、先与后”的关系。

2.10 招纳管理人才与各机构管理不善及效率不高的矛盾

足球改革之后,中国足协通过各种渠道、多次招纳行政管理人才,新招入的人才很多也表现出一定的才干。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严重滞后,干部制度等同于政府机关,如足协副处级以上干部均由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任命,足管中心主任由体育总局党组任命,干部基本是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该上的上不去,该下的下不来,该走的走不了,该进的进不来。所以有能力想干工作的干不了,没有能力、干不好工作的又都在重要的岗位。长此以往造成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不齐、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局部及整体的工作效率低下。而在工作职责、分配、绩效奖评方面也没有建立起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所以虽然有人才的不断引进、聘用,仍然在很多机构和部门存在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的问题。

3 小结

以对新中国足球事业发展历程的简述作为引言,在回顾足球改革的启动及提出改革之后存在的诸多问题基础上,阐述由于体制改革不够深入和彻底而造成管理体制及其运行过程中的矛盾;由此提出我国现行足球体制中的观念冲突、管理体制、市场运作、法制规章、联赛制度、培训制度、后备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等足球改革中所表现出的十种矛盾关系。通过对各种矛盾根源及其危害的分析,认识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弊端和症结所在,以期为今后体制改革能够形成正确的思路及制定正确的对策提供参考。

[1]王俊生.我所知道的中国足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2]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林卫国.中国足球产业结构与发展对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Ten Conflicts in System Operation of China’s Soccer

LIU Fuli1,LI Hong2
(1.Sports Training Department,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75,Guangdong,China;2.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Dalian 116043,Liaoning,China)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form of China’s soccer as well as many contradictions in the present operation system,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process of China’s reform,finds out the ten contradictions threatening China’s current socc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by literature reviews,social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s.What’s more,it giv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origin of the contradictions and their harm to the soccer development in China so that it can help with the reform of China’s soccer and relevant strategies making.

soccer reform;system operation;contradictory relation

G80-05

A

1004-0560(2012)03-0051-03

2012-03-05;

2012-03-26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职业俱乐部体制及其经营管理的研究(422SS02068)。

刘夫力(1962-),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责任编辑:郭长寿 王艳萍

猜你喜欢
体制矛盾俱乐部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智能电磁感知体制新进展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矛盾的我
爱的矛盾 外一首
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浅析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