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牛群急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2012-12-24 09:14邬良贤俞友河吴东祥蓝养金洪建昌
福建畜牧兽医 2012年6期
关键词:肌注每千克牛群

邬良贤 俞友河 吴东祥 蓝养金 洪建昌

(1.福建省龙岩市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福建龙岩 364000;2.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龙岩 364000;3.福建省永定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永定 364001)

牛急性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 bovum)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常以高温、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病原体是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多杀性巴氏杆菌。2012年7月和2012年9月,笔者分别诊治了两起放牧牛群发生巴氏杆菌病病例,现将诊治的有关资料整理报道,祈望广大同仁鉴正。

1 发病情况

病例一:龙岩市永定县古竹乡古竹村某饲养户,于2012年6月底调入31头耕牛(黄牛、水牛),自由放牧在附近无人居住的边远山凹。至7月5日未发现牛群异常,因连续阴雨而未派人看管,7月21日路人告知死亡现象,并经清点共死亡20头,死牛尸体不同程度腐败,个别仅剩尸骨。剩余11头赶离发病地点,于次日再死1头,遂求诊。

病例二:龙岩市永定县坎市镇斜背村某饲养户于2012年9月初从广西购入杂交黄牛后代40头,自由放牧于斜背村太坑(采煤矿区),牛棚未建好,每日有专人看管,发病前曾遭大雨浇淋,第3 d又浇淋整晚,第4 d开始发生牛死亡,又经6 d死亡牛13头,遂于9月26日求诊。

2 临床检查

2.1 分群隔离 对所有牛测量体温。凡体温高于39.5℃,并伴有精神不佳、食欲下降的视作患牛;体温在37.5~39.5℃,精神尚好,食欲正常的视为假定健康牛;体温低于37.5℃且卧地者,视为病重牛。初检情况见表1。

表1 牛群初检情况

2.2 症状表现 患牛表现精神懒怠,起立行走缓慢;皮温不整,耳、角发凉,腋下温度较高、手感湿润;眼结膜、口舌黏膜潮红;鼻镜干燥、发凉,鼻流清亮液,或黏稠液;尿色较深,大部分粪表面有灰白色薄膜,体温多在39.5~40.5℃,个别超过40.5℃;呼吸较快,35~50次/min不等,听诊有湿性啰音;心跳快,50~60次/min,听诊无杂音;瘤胃蠕动正常、有力,每5 min 2~3次,胃肠蠕动音未见异常。

病重牛精神萎顿,不愿起立行走,全身发凉,体表出汗、湿润,体温下降至37.5℃以下,呼吸、心跳节律均出现异常,鼻液和稀便中有少量血丝,死前表现痛苦、呻吟,口中有泡沫,眼球凸出。

3 剖检变化

共解剖病死牛4头(其中古竹村1头、斜背村3头),病变表现除轻重程度不同外,其他没有明显差别。死牛外观无外伤或溃烂,膘情中上;皮下出血,头颈部皮下胶胨样水肿;淋巴结肿大,以颈肩部和肠系膜淋巴结更明显;肺不同程度大叶性肺炎,表面紧绷、铮亮,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喉头、气管有小出血点,黏液增多;心包不同程度积液,心外膜成片块状、出血明显,心内膜出血;胸腔积液较稠,腹腔未见明显积液;肝淤血、略肿、质较软、色暗;胆汁有不同程度积留,有的胆壁呈胶胨样水肿;脾柔软未见明显肿大;瘤胃、网胃、瓣胃未见明显变化;第四胃以及小肠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黏膜易刮落;大肠有少量出血点;膀胱有少量的尿液,色较深,黏膜无出血;未发现寄生虫成虫。

4 实验室检测

无菌取病死牛肺、脾、肝、肩前淋巴结,分别冷藏保存,做实验室检测。

4.1 镜检 死牛病料、病料培养菌、试验兔死亡肝,触(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1000倍显微镜下均可见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大小为(0.1~0.2)um×(0.5~1.0)um 的杆菌,姬姆萨染色有明显的两极深染。

4.2 细菌培养 死牛病料、试验死亡兔肝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血琼脂平板上,生化培养箱37℃培养24 h,均有呈淡灰白色、微凸、圆形、表面光滑湿润、似露珠样小菌落,血琼脂平板不溶血,培养72 h后仍没有其他异样菌落生长。

4.3 动物试验 取6只500 g左右的断乳兔,分别取10%死牛肺、淋巴结研磨后离心的上清液,牛病料培养菌落稀释液1 mL,各腹腔注射2只,均在10 h内死亡,表现腹腔积液、膨胀、肝出血的病变,而2只注射1 mL生理盐水的对照兔饲养48 h后仍健活。

4.4 药敏试验 病死牛淋巴结、肺直接涂抹普通琼脂平板和血液琼脂平板,采用纸片法,得出阿莫西林、氟苯尼考、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磺胺六甲氧嘧啶、恩诺沙星等7种常用药均为敏感,抑菌圈直径都在1.5 cm以上。

5 诊断

从症状、病变、实验室检查、动物试验及药物治疗作出综合诊断:牛群因感染巴氏杆菌病而发生死亡。

6 治疗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后,立即采取患牛、健康牛分群隔离,药物治疗,悉心护理等措施,取得明显疗效,除病例二有1头病重牛因继发排血便而死亡外,全部治愈,治愈率达93.3%。

6.1 假定健康牛 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阿莫西林15 mg,2次/d,连用3 d,之后每天早晚测温,连续3 d未有体温升高,视为健康。

6.2 患牛 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阿莫西林15 mg,同时按每头牛肌注地塞米松5 mL,2次/d,连用3 d,间隔1 d后,再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阿莫西林15 mg,连用2 d。后连续3 d,每天早晚测温,未有体温升高者为治愈。

6.3 病重牛 (1)按每千克体重用阿莫西林15 mg,溶于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5%葡萄糖盐水500 mL加入肌苷20 mL、维生素C 40 mL,静脉滴注;(3)肌注 5 mL地塞米松;2次/d,连用 2 d后,改为按每千克体重肌注阿莫西林15 mg,肌注地塞米松5 mL,2次/d,连用3 d。间隔2 d后,再连续2 d按每千克体重肌注阿莫西林15 mg,2次/d。而后连续3 d早晚测温不升高视为治愈。

7 体会和讨论

1)巴氏杆菌能存在于动物的呼吸道黏膜,常因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突破黏膜屏障进入机体引致发病。推测两个病例是由于牛群刚从外地长途调入,又没有牛棚,长时间淋雨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所以,对刚调入的牛群做好防淋防寒等抗应激措施及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

2)牛巴氏杆菌病发病急,致死率高,但由于能有效杀灭该菌的抗菌药物较多且有效,只要能够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并给足药量、疗程,治愈率很高,也不易复发。

3)两个病例均有怀疑为中毒。对病例一,当地公安部门有介入调查并采样送检,排除投毒可能。对病例二,笔者也取瘤胃内容物作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排除。

4)没有对分离培养的巴氏杆菌做进一步的生化定型鉴定,是工作中偏重诊疗所致,有待今后克服。

猜你喜欢
肌注每千克牛群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未标明每千克体质量用量时应如何换算
卖 葱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UPLC-PDA-QTOF/MS分析肌注胆木注射液后大鼠血浆中的分布
牛牛阿卡
活鱼当成死鱼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