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措施助推清水县肉牛产业发展

2013-01-23 21:08周万保李宏喜
中国牛业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清水县存栏肉牛

周万保,李宏喜

1 清水县基本概况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介于北纬34°32′至34°58′,东径105°45′至106°30′之间,海拔1112~2201 m。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多川少,气候温暖湿润,草场面积较大,适宜于草食畜牧业生产,历史上曾有“畜牧为天下饶,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景。

2 肉牛产业概况

2008年以来,清水县紧紧抓住被列为甘肃省肉牛产业大县的良好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肉牛产业发展步伐,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尤其是2011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肉牛产业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全县新增养牛小区8个,肉牛养殖园区1个,龙头企业1个,全县黄牛存栏量新增了3 700多头,其中新增西门达尔、夏洛莱优质良种能繁母牛1 500多头。至目前,全县草食畜饲养量达到了34.29万头(匹、只),其中黄牛饲养量19.67万头,存栏13.89万头,能繁母牛存栏7.2万头,占总存栏量的52%。全县规模养牛存栏量达到了5.1万头,占总存栏量的37%。全县肉牛养殖总产值达到了1.5亿元,占牧业总产值的36.6%,肉牛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 主要措施

清水县肉牛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采取措施如下:

3.1 政策措施

3.1.1 积极与省、市衔接,按照省上出台的肉牛产业扶持政策和扶持重点 编制重点建设项目,争取省、市财政资金支持。

3.1.2 全县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建设 主要用于品种改良、机具补助、种草、培训等环节。

3.1.3 加大贷款扶持力度 涉农金融信贷部门应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对发展畜牧产业的贷款实行最优惠利率。同时,简化贷款手续,公开办理程序,严审贷款对象,增加贷款数额,延长贷款期限,保证让有限的信贷资金真正用到扶持养牛产业的发展上来。

3.1.4 严格落实用地优惠政策 建设肉牛育肥场、肉牛小区等用地按农业用地政策办理,一律不收取其他费用,租金从优、手续从简,并保证水电路三通。

3.2 行政措施

3.2.1 成立专门组织,加强产业领导 成立由县政府、财政、发改、畜牧、扶贫、科技等部门县负责人为成员的清水县肉牛产业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全县肉牛产业建设项目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兽医局,负责协调、处理日常事务。

3.2.2 强化肉牛产业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集会、科技三下乡等多种形式,组织人员大力宣传肉牛产业开发的重要性,把全县发展肉牛产业、政策形势、前景给群众讲清楚,广泛宣传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到肉牛产业中来,迅速做大做强全县肉牛产业。

3.2.3 明确部门职责,搞好协调配合 各职能部门围绕项目实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畜牧部门全力做好肉牛产业开发、规划、布局、任务落实和良种、饲草、防疫等技术服务;发改、扶贫等部门把肉牛产业开发纳入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之列,争取立项扶持;土地部门解决落实了育肥场、肉牛小区用地;财政部门确保肉牛专项扶持资金及时到位。各相关乡镇按照养牛小区、规模养牛场的建设要求做好组织动员和项目实施工作。

3.2.4 制定产业规划,狠抓指标的落实 全县出台了考核标准,严格兑现奖惩。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由清水县肉牛产业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参与,会同乡镇对每年标准化养牛的各个环节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量化标准,以此为依据制定出考核办法,并进行单独考核,结果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兑现奖惩。

3.3 技术措施

3.3.1 完善服务网络 把黄牛冻配作为肉牛杂交改良的主要手段,配备技术人员,加强硬件设施装备,扩大人工授精网点,保证肉牛养殖集中的乡镇、基地及村组都有人工授精点,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县、乡、村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网络。同时,加强疫病防制,健全县、乡、村三级疫病监测体系,推行防疫双轨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重点疫病的防范监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严格落实强制检疫制度,防止疫病传入,确保肉牛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3.3.2 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 充分发挥各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作用,在全县经常举办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定期举行肉牛养殖、兽医卫生知识培训。推行科技人员下基层包抓产业建设活动,将良种扩繁、杂交改良、犊牛培育和育肥技术送到广大养殖户手中,以科学技术支撑产业发展。

3.3.3 积极开展肉牛杂交育肥 利用杂交优势,开展二元、三元轮回杂交模式生产,全年完成黄牛冻配15000头,授胎率达到85%以上,提高肉牛生产效益。

3.3.4 加快饲草饲料基地建设 加快饲草建设,实行粮草并重,草畜配套。在全县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以解决肉牛生产常年青绿饲草和青干草不足的问题;继续巩固、壮大全县饲草基地,每年完成人工种草1.33万hm2,其中紫花苜蓿0.67万hm2以上,以满足肉牛业发展需求。

3.3.5 坚持推行标准化生产 ①是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排污及污染防治设施,解决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污水等无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易传播和发生疾病的问题,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达到标准化的要求;②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备案程序。对全县的养殖小区、养殖场(户)及养殖企业建立完善的档案,对其进行跟踪管理。同时,指导养殖户建立规范的饲养和生产记录,把管理工作贯穿于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③是加强疫病防治和检疫监督。组织技术人员随时为养殖小区、养殖场(户)及养殖企业提供消毒、疫苗接种、疫病监测、疾病预防、畜禽进出场检疫等全程技术服务。严厉打击和依法取缔私屠滥宰和无证贩运畜禽的违法行为;④是发展健康养殖。通过积极探索,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畜禽养殖与林果、蔬菜和沼气建设相结合的新的发展路子,建立“畜、沼、果”,“畜、沼、菜”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⑤是实施“五良”配套工程。在全县大力实施以良种、良医、良舍、良料、良法为主的“五良”配套工程,使全县配方饲料使用率达到90%以上,95%以上的肉牛能得到程序化接种免疫。100%的染病肉牛能得到及时救治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清水县存栏肉牛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小小绿茵场,放飞学子梦——甘肃省清水县第三中学校园足球侧记
北魏古城遗址的历史渊源
入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