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肉牛产业发展思路探索

2013-01-23 21:08杨振燕李淑梅杨振波王增光徐云华沈彦锋刘珊珊
中国牛业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莱芜市肉牛牛肉

杨振燕,李淑梅,杨振波,王增光,魏 斌,徐云华*,沈彦锋,刘珊珊

(1.山东省莱芜市畜牧兽医局,山东 莱芜271100;2.山东省莱芜市交通稽查支队,山东 莱芜271100;3.山东烟台市农科所,山东 烟台265500)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的膳食质量与结构也随之改善,对绿色、安全、无污染肉质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牛肉及其制品成为首选,草食类肉牛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人们聚焦的畜牧业产业之一。肉牛产品的市场需求强劲增长,肉牛产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当前全国牛源紧缺,肉牛供求正在向偏紧转变,加上肉牛繁殖周期长、繁殖量少,因此货紧价扬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肉牛市场的主要特点。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肉牛产业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全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1.1 自然优势明显

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汶汇河交汇而成的泰莱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粮食和充足的农作物秸秆,形成了以农户庭院为主的放牧饲养模式。全市年产鲜姜苗5亿kg,可利用饲草和作物秸秆15亿kg,现在利用率还不到10%。如果全部开发利用,年可饲喂40万头肉牛,年可增收4亿元。再加上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山区、丘陵、河滩丰富的饲草秸杆资源,具备发展肉牛养殖的自然优势。

1.2 肉牛数量稳定增长

截至2012年末,全市肉牛发展到42 784头,期末存栏24 133头,累计出栏18 651头,肉牛养殖场(小区)已发展到15个,规模养殖户96户。全年牛肉产量达到3 785t。

1.3 肉牛养殖利润空间大

据调查,我市的肉牛养殖户大都从东北、辽宁、黑龙江内蒙等地引进600斤左右的利木赞、西门塔尔等杂交育成肉牛,短期育肥后出售,周期短,风险小,利润高。从2007年起,牛肉价格一路快涨,2008年底,我市育肥牛出栏价格为16元/kg,每头牛的利润在1 000元左右;2011年底上升为18.6元/kg,每头牛的利润在2 000元左右;2012年育肥牛出栏价格为26元/kg,每头牛平均利润在3 200元左右。由此可见,肉牛的需求量及肉牛价格都在呈正比增长,肉牛产业所蕴含的经济效益也愈来愈大。

1.4 规模化养殖进程加快

2012年我市畜牧统计资料显示,全市肉牛规模养殖有较快发展。年出栏肉牛10头左右的户数有1 545户,其中年出栏10~49头的有255户、年出栏50~99头的有162户、年出栏100~499头的有32户、年出栏500~999头的有2户。肉牛适度规模养殖比例增长较快。

1.5 合作组织带动能力增强

2010年莱芜天泰畜牧专业合作社从内蒙古等地为社员购进9 000头肉牛良种,指导社员采用生物垫料养殖模式饲养肉牛,创办肉牛购销专业市场,当年出栏肉牛10 500头,直接增加社员经济收入200多万元。2012年合作社成员增至30家,全社采取架子牛育肥与自繁自养相结合的形式,破解牛源紧缺瓶颈,年出栏肉牛9 080头,直接纯收益2 800多万元。莱芜市胜金养殖专业联合社带动5家合作社从黑龙江引进肉牛,年出栏达500多头,年创利润160多万元。莱芜市犇旺牧业合作社刘佃民带领8个社员养殖肉牛,年创利润达100多万元。

2 我市肉牛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2.1 市场需求量大

牛肉是我们中国人比较喜爱的肉类食品,2010年,全国人均牛肉占有量已经增加到4.7kg,是1992年的2.9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50kg以上、世界人均10kg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经济学家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 500美元左右时,就会出现牛肉消费显著增长的拐点。我国2010年人均GDP达到4 000多美元,超过了牛肉消费拐点,这为肉牛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优质和高档牛肉的生产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动力。调查数据显示,莱芜市场普通牛肉的售价已经达到57元/kg,质量比较好点的优质牛肉更是高达70~80元/kg,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充分表明莱芜市已进入牛肉需求的快速增长期。

2.2 政策扶持

从2010年开始,我市开始实施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已有5个规模肉牛养殖场被确定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8个规模肉牛养殖场被确定为市级标准化示范场,辐射带动周边肉牛养殖户上规模上水平,提升了农民参与肉牛养殖的积极性。

3 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的肉牛产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饲养规模和稳定的市场,但肉牛产业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容忽视。

3.1 牛源短缺,成为制约肉牛业发展的瓶颈

据了解,饲养1头母牛的成本在2 000元左右,每头犊牛的卖价也在2 000元左右,加上受孕、成活、疫病风险、母牛的饲料成本不断增加,饲养繁殖母牛的收益小而风险大,使许多养牛户不愿意饲养母牛。东部山区半山区实行了封山禁牧、西部草原区实行了禁牧舍饲政策,肉牛饲养的放牧地日趋狭小,导致许多农民大量出售母牛,造成牛源萎缩,出现了犊牛、架子牛购买难现象,肉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3.2 资金和土地等仍是肉牛产业发展的掣肘

受饲养成本提高的影响,单纯养一两头肉牛,周期长、费时费工不挣钱,而适度的规模养殖资金投入量较大,普通农户很难筹措到大量资金来扩展规模。而且扩展规模需要一定的场地,眼下农民惜土如金,土地流转比较困难,较大的影响了一些有能力、有眼光、会经营的养牛大户的发展。

3.3 肉牛产业发展的综合水平低,发展动力不足

“小、散、低”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养殖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肉牛养殖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有限;科技入户能力不足、技术支撑十分有限,养殖户积极性不高。

3.4 屠宰、加工企业发展滞后

目前,我市尚无较大规模的肉牛屠宰场及加工龙头企业,养殖户大都将肉牛运至滨州市华阳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屠宰加工。

4 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4.1 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农民养殖积极性

建议政府对繁殖母牛进行适当补贴,以调动养牛户积极性,培养牛源。密切协调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科技、金融等部门给予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养殖用地,优先对项目开展环境评价,优先提供信贷支持;优先整合各类畜牧业发展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秸秆养畜、菜篮子工程等政策项目要重点向肉牛产业倾斜。

4.2 加快品种改良,加大肉牛产业科技进步

在保持肉牛数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加快科技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提高产业整体质量效益。加大肉牛良种引进力度,大力推广人工冻配繁殖技术,逐步构建优质肉牛繁育体系,切实加快肉牛良种化步伐,着力提高肉牛品质。深入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推广规范化饲养管理、优质青贮饲料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助推肉牛产业升级提档。

4.3 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化经营,多元投入,带动增收

鼓励社会资本、民间组织投资肉牛产业,多渠道融资,集中扶持肉牛产业发展,逐步建立起以财政资金为引子、以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支持和发展肉牛专业合作组织,充争发挥天泰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莱芜市恒生畜牧合作社、莱芜市东南方肉牛养殖基地、亿佰家肉牛养殖场等规模养殖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盘活市场流通,拓宽肉牛产品销售渠道,从而进一步提高肉牛的养殖效益,保障农户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莱芜市肉牛牛肉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酸汤牛肉里的爱
寻味牛肉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牛肉怎么做,好吃又嫩?
何 晓
任 帅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