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临床观察

2013-01-24 21:23李华德颜国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1期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面瘫

李华德 颜国平

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萍乡 337000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大多呈单侧表现。目前患者选取的治疗方式多为B族维生素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者中药联合针灸或单用针灸,甚至选择偏方单方,疗程偏长,疗效不确切,部份患者留下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本研究分别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加药物及物理辅助疗法,对比观察SGB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临床确诊为周围性面瘫患者64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5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1]。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0~68岁,平均(52±16)岁,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药物及物理辅助治疗;对照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7~69岁,平均(48±21)岁,采用药物及物理辅助治疗。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 嘱患者仰卧位,头向前视,双肩下垫薄枕,口微张,头后仰使颈部尽量伸展。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与环状软骨水平线相交处定位穿刺点。术者站在患侧,穿刺点行局部常规消毒,并消毒左手食指、中指,在环状软骨水平,用左手食、中指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动脉内容物拉向外侧,并尽量向内抵住气管外缘后稍向外移动中指,中指尖下压并固定住C6横突前结节,暴露穿刺部位。用穿刺针沿术者中指尖轻轻垂直进针,进针约2cm深度,至针尖触及C6横突前结节骨质,然后将针尖退出约2mm,仔细回吸无血、无气或脑脊液,注射1%利多卡因8ml(分3次注射,每次间隔3分钟,前2次试探量各为总量的1/5[2]),拔针后按压针孔3分钟。并嘱患者改为半卧位,密切观察30~120min。每日1次,共7次。阻滞成功的标志:注射药物后观察到注射侧Horner征(同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结膜充血,鼻塞,面微红,额部或胸部无汗、少汗)的出现。

1.2.2 药物治疗 急性期均应用地塞米松连续静滴5天左右,后改为口服强的松片2~3天,同时予以维生素B1、甲钴胺及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1.2.3 物理辅助治疗 湿热毛巾热敷患侧面部,每日5次,每次20分钟;按摩患侧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以按摩为主,尽量擦热耳前、耳后皮肤、肌肉,时间不受限;眼睑不能闭合者,予以白天点眼药水、晚上涂眼膏及敷盖无菌纱布,保护暴露的角膜。

1.3 疗效判定 治愈:患者恢复闭眼、鼓腮、皱眉功能、额纹对称、平静时鼻唇沟消失,无后遗症;有效:上述中若个恢复正常,略有后遗症;无效:上述指标无明显恢复,并留有明显后遗症。

2 结果

治疗组30例患者,共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210次,出现Horner征210次,占100%,治愈率9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4例,治愈率54%,总有效率64.7%。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年发病率为23/10万,病因并不明确。该病需早期采用有效措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如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以引起面肌痉挛等后遗症。星状神经节阻滞由于阻滞部位的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功能受到抑制,使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张及痛觉传导受到抑制,同时可通过下丘脑机制对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有调节作用,从而有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另外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增加颈动脉及椎动脉支配区的血流量,解除其血管痉挛、消除神经鞘水肿,改善神经的营养状态,可以防止继发性神经变性。在此基础上给于地塞米松、维生素B1、甲钴胺等治疗,同时给予物理辅助治疗,可以消除神经水肿、辅助神经营养、促进神经代谢功能,为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本治疗方法采用星状神经节C6前入路阻滞法,该方法需时较短,恢复快,治愈率高,费用低,遗留后遗症少,具有良好的治疗效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余宗颐,陈清棠.现代神经病学诊疗分册[M].二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96.

[2]周俊,周易.颈中下神经节阻滞并发症120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10):32-33.

猜你喜欢
星状神经节面瘫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求星状多边形的内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