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观察

2013-01-24 21:23徐洪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1期
关键词:胃粘膜pH值质子泵

徐洪祥

江西省弋阳县清湖乡卫生院,江西 弋阳 334400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观察

徐洪祥

江西省弋阳县清湖乡卫生院,江西 弋阳 334400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在20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其中胃溃疡出血24例,十二指肠球部出血23例,复合性溃疡出血13例,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本组60例患者,显效4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率为95.0%(57/60),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奥美拉唑;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部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因此称之为消化性溃疡,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奥美拉唑(Omeprazole)属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在胃部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本文就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其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男性43例,女性17例,年龄在36~77岁之间,平均年龄51.2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呕血或(和)黑便,且所有患者均经内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其中胃溃疡出血

24例,十二指肠球部出血23例,复合性溃疡出血13例,溃疡直径5~10mm患者42例,11~15mm患者14例,16~22mm患者4例,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奥美拉唑治疗。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补充血容量、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维生素K1、氨甲苯酸和酚磺乙胺等一般止血剂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患者均加用奥美拉唑治疗。将400mg的奥美拉唑溶于100m l的生理盐水中行静脉滴注,并在30~60min中内滴完,每12d用药一次,连用5d。治疗期间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3d内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出血完全控制;有效:5d内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出血完全控制;无效:治疗5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或甚至加重,出血未停止。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系统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并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显效46例(76.7%),有效11例(18.3%),无效3例(5.0%),总有率为95.0%(57/60);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腹胀、返酸的不良反应,但均在短时间内消失,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经实验室的肝肾功能、尿常规的检查也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多因素综合病变导致的结果,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过程中,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屏障损伤从而导致胃粘膜对胃酸的侵蚀防御能力减弱,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患者受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影响,会诱使疾病的发生或使病情加重。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近年来,抑酸剂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目前认为止血的作用与胃内PH值有关,而上消化道出血也与胃内PH值的高低有关。研究发现,胃液PH=7.0时,血小板凝聚和止血均反应正常,而当PH<6.8时血小板凝聚和血凝聚就会发生异常,而PH<5.0时血小板几乎不凝聚。而临床研究证实,质子泵抑制剂(PPT)可迅速有选择性的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上的H+-K+-ATP酶,使胃酸的分泌受阻,并起到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奥美拉唑作为新一代强有力的质子泵抑制剂,进入人体后可以降低胃壁细胞中的H+-K+-ATP酶活性,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内维持较高的PH值,并且血小板聚集使胃蛋白酶失去活性,稳定血痂[1];此外奥美拉唑还具有升高胃黏膜电位的特性,可以改变胃溃疡所致的胃黏膜电位,利于加速溃疡的愈合。奥美拉唑作为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类药物,对胃酸的分泌的抑制作用会比其它的受体阻断药物如西咪替丁、雷宁替丁的作用明显,更适合于胃酸分泌过多的胃溃疡患者[2]。其作为一种脂溶性的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的环境中易于聚集,会特异性的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抑制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从而起到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和抑制基础胃酸的作用,同时胃部黏膜血流量的改变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也不会对动脉血压、静脉血红蛋白以及胃腔温度产生影响。临床的大量实验表明,口服奥美拉唑可使胃内PH值保持在5以上,而通过静脉给药的方式注入奥美拉唑,可使胃内的PH值迅速升高达到6以上,并可维持较长时间,起到营养胃肠细胞的作用,从而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3]。

在本组的治疗中,对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的60例患者在常规补液、抗炎、止血的对症治疗下,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总有效率达95.0%。综上所述,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确切,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止血迅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黄建梅.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7):53 l-532.

[2]王志国.奥美托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1.5(6):449-450.

[3]苑凤昌.注射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导报,2009,17(4):302-303.

R573.1

A

1007-8517(2013)21-0050-01

2013.09.15)

猜你喜欢
胃粘膜pH值质子泵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质子泵抑制剂增加病毒性肠胃炎风险
新生儿胃液PH值检测在胃液细菌培养中的意义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2010年~2012年我院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分析
脱硫系统PH值的自动调节与控制
水的酸碱性与健康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