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人网的正式在线协作学习研究

2013-02-02 00:59苗小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4期
关键词:协作资源设计

■苗小勇

基于人人网的正式在线协作学习研究

■苗小勇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4.037

作者:苗小勇,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教育。

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主要利用人人网作为LMS开展正式协作学习活动。设计了基于人人网的正式协作学习活动流程,包括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的组织;学习主题和任务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协作学习活动分析,并对人人网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1 引言

新一代互联网模式以Web2.0,以BLOG、WIKI、IM、SNS等社会性软件的应用为核心,能够为用户创建开放、共享和社会性交互的网络空间,其以迅速、简洁、广泛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着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与过程。上述模式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应是今后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人人网为例,探讨另一在线学习模式的构建。

2 基于人人网的正式协作学习构建

2.1 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

利用人人网虚拟社区平台,如何设计和构建协作学习环境呢?人人网协作学习社区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1]:一是以班级为中心的方式;二是以兴趣为中心的方式。其中以班级为中心的方式主要通过小组实现。具体做法为:教师注册成为人人网的成员,同时要求班级里的所有学生也注册为人人网成员。学生通过搜索小组并加入到学习小组中(要求设置小组权限为用户自由加入),以组为学习场所,教师在自己的人人页面上发布相关课程内容、讨论话题、学习资源等。

2.2 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的组织

本次实验的学生对象是某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2010级本科学生,共72人。助学者是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者”和“经营者”,这里的助学者主要包括科任教师、专家和辅导员。在本次实验中,专家主要指本学科领域专家、有经验的授课教师及教育技术相关教师。笔者在本次实验中充当助学者角色。

2.3 学习主题和任务的设计

本实验拟使用的教材是《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全体成员分为17个组,围绕7个问题开展讨论,即合作学习、基于英特网的学习、信息素养、在线交互、远程教育理论、信息交流技术、移动学习。

2.4 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的设计主要基于人人网小组的资源(包括相册和资源共享)。在人人网个人或公共主页中,教师通常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来制作PPT文件供学生下载。利用人人网相册功能时,需要在发布PPT前进行格式转换,通过将PPT文件转换成一系列的图片,教师可以上传该PPT文件,师生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利用人人网的日志和分享功能时,我们可以发送相关资源、采用超级链接的方式呈现教育资源的源文件或视频资料,供用户分享下载;在基于人人网小组的相册和资源共享中,师生可以上传诸如txt、doc、pdf、ppt、vod、flv、jpg等格式的文件供浏览下载。

2.5 协作学习活动分析

1)教学支持。在线活动参与者认为,人人网组的事件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与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持续更新同学们的相关活动。人人网组功能可以方便地共享学习资源,包括上传与下载。参与者同意使用事件功能组织每周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学生普遍认为,人人网组可以很好地被作为LM S应用于在线教学活动中。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不这样认为,人人网是一个优秀的社交工具,然而其发布内容在文字长度上有限制,不能写长篇论文。在曾经设计过用户接口的人们来看,接口有些混乱,构建不切实际。

2)社会支持。部分学生认为,人人网不能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部分学生担心他们的学术成果会通过页面自动通告的更新被他人浏览。学生认为,通过人人网可以了解同伴的相关信息,但程度相对比较底。一学生提到,深入了解某一同伴需要使同伴成为自己的人人网好友,但实验课程无此要求,大多数学生没有互相加为好友。参与者对人人网组中所存在的紧密的社会关系产生了怀疑,一学生认为,人人网仅仅允许以文本的方式进行交流,没有如音频和视频等方式,他们看不到对方的形体语言,因此,紧密的社会关系是很难建立起来的。另一学生解释,由于是强迫的在线学习,无紧密的交互,一些组成员做了一定努力。但没有开展实质工作,成员不是出于本身的意愿,因此,在线交流效果不理想。

3)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遇到了一定的技术问题。一个显著的问题是用户对浏览器进行了相关设置或学校对校园网网关进行了限制,使得人人网的部分功能不能实现,同时,信息有时不能正确显示。当对浏览器重新设置或在校外使用人人网时,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外,在人人网的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认为人人网不支持线性讨论,因而不能对相关话题进行直接回复,他们不得不明确对自己所回复的信息进行分类。

4)管理支持。主要是针对教师或助学者而言。在线课程活动开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制定相关参与要求,如明确规定每名学生至少针对每一讨论话题发言5次,包括对他人观点的评论;要求每名学生上传相关资源、发布资源链接数不得少于3条等。教师本身的表现显然对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也是此次实验的关注点之一,如教师对此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及是否能积极、及时对学生的提问做出回复与反馈,课程的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安排,能否对学生在线活动表现等课程参与情况作出准确评价及对评价方式做出相关说明,追踪学生的学习满意度等。结果表明,其他方面教师做得很好,在及时回复反馈学生信息方面,时间延迟一般2天左右。

3 人人网教学效果评价

3.1 学生评语

我们收集了开放性问题的反馈信息。总的来说,反馈是积极的,许多学生认为利用人人网可以很好地支持协作学习,如“人人网是开放的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其他组的活动及获得大量信息”,“很方便地与同伴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对话、易于上传与下载资源、有利于资源共享,人人网教学应用有很广泛的前景,还需要深入探究”等[2]。另外,一些学生担心自己个人信息的泄露及社会性网络工具的攻击性所带来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学生的社会行为和文化背景可能影响其对社会化网络工具的有效应用。如“人人网中话题不是以系统的方式组织的,所有的话题都是混杂在一起的,浏览回复不方便”,“教师不应该对学生开展人人网使用情况调查,这对无人人网账号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在线课程学习前,学生不了解人人网教学应用的优势,学生热情不高及相关人人网功能没能很好地得到开发”及“学生忙于游戏或与同伴聊天而不是在线交流协作学习等”。

3.2 教师评语

人人网作为最流行的社会性网络工具,最大的优点之一是其可以作为在线讨论工具,提供了视频、图片及文件的上传与下载,话题的发布与回复功能;在其他第三方软件的支持下,其可以扩展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与其他交流讨论平台不同的是,所有参与者可以创建新的讨论组,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创建讨论组,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1]曹育,姜庆.基于“人人网”的网络学习社区构建探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0):92-94.

[2]苗小勇,陈仕品.基于社会性网络的协作学习研究:以人人网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2(5):89-92.

陕西省延川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协作资源设计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团结协作成功易
资源回收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协作
有种设计叫而专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