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PFN和TH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3-02-02 15:36李庆标罗惠慈吴爱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8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置换术

李庆标 罗惠慈 吴爱国

DHS、PFN和TH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李庆标 罗惠慈 吴爱国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东深圳坪山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住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 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DHS组30例, PFN 组30例与THA组40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THA组的术中C型臂透视次数、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其他两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组比其他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关节优良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DHS和PFN。

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又称股骨粗隆间骨折, 多见于老年人,首选手术治疗。本研究选择三种形式的流行手术方式即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进行临床疗效对比, 探索一种最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骨外科收治住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 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DHS组30例, PFN 组30例与THA组40例。DHS组:男11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76.56±4.78)岁;PFN组:男12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71.81±5.44)岁;THA组:男17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77.24±5.24)岁;三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DHS组:硬膜外麻醉, 透视下闭合复位。大转子下约2 cm处作纵切口, 逐层切开, 暴露股骨近端, 以大转子下2 cm处为进针点, 向股骨颈内钻入导针, 透视证实导针在股骨颈正中央, 依次安装主钉、套筒钢板、尾钉、钢板螺钉,结束手术。

PFN组:硬膜外麻醉, 透视下闭合复位。大转子上约4cm处作纵切口, 逐层切开, 显露大转子, 以大转子顶点作为进针点, 钻入导针, 透视证实位于髓腔内, 扩髓, 将主钉打入股骨近端, 沿导向器向股骨颈内钻入导针, 拧入主钉和防旋钉, 最后拧入股骨远端锁定螺钉, 结束手术。

THA组: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 逐层切开, 显露大转子、股骨颈、股骨头及髋臼缘。小转子上约1.5-2.0 cm处,截断股骨颈, 取出股骨头, 将转子间骨折线与股骨颈截骨面之间的骨折块与骨折近端拼接, 脱落的骨折块可用骨水泥粘贴和钢丝捆扎固定。扩髓, 锉臼, 置入骨水泥型股骨假体柄和髋臼杯, 破坏试验检查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 结束手术。

1.3 疗效评价 术后随访时间4~48个月, 平均随访(32.14± 3.67)个月。对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C型臂透视次数、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术后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MedliD Aubigne评分方法[1]: (≤8分者为差, 9~12分者为可, 13~16分者为良, ≥l7分者为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优+良例数与总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三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C型臂透视次数THA组比其他两组的透视次数少, 术后卧床时间THA组比其他两组的卧床时间短, 住院时间THA组比其他两组的住院时间短, 以上数据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并发症 THA组比其他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关节功能 THA组比其他两组的关节优良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患者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最早于二十世纪末由Pinder和Durnin报道。但由于当时国内外的骨科界对该方法存有争议, 故没有真正的得到普及。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 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 近年来,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开展逐渐增多,并被认为是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又一大进展。治疗结果显示, 若适应证选择合适, 在缩短卧床时间、早期下床、部分或完全负重、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与其他手术方法相比都具有一定的优势[2]。

该方法已逐渐为创伤骨科医师及患者家属所接受, 逐渐成为治疗高龄患者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当然, 对于身体条件尚好、骨质疏松不太严重又适合于其他内固定方法的高龄患者, 原则上应尽量采用内固定治疗[3]。如DHS以及近年开展的PFN、PFN、短重建钉等髓内固定系列, 因为股骨粗隆间部位主要为骨松质,血液循环较好, 骨折不愈合发生率较低。但对70岁以上患者, 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明显的骨质疏松、不适于其他内固定方法者采用关节置换术并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4]。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的证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短, 能够较早的进行功能锻炼, 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能有效的减低病死率, 关节置换无关节畸形愈合等风险, 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手术方式。并且关节置换手术一般不需术中透视, 能有效降低医患的放射损伤, 综上所述,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优于DHS和PFN手术。

[1] Harris WH.Results of uncemented Cups:a ertical appraisal at 15 years.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1,4(17):121-125.

[2] 刘忠唐, 潘孝云, 王琦, 等.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中华骨科杂志, 2011, 31(7):784-788.

[3] 李雄杰, 蒋家正.3种内固定材料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17(16):1271-1272.

[4] 王少林.应用生物型普通柄(短柄)假体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华创伤杂志.2013,29(2):127-131.

518118 广东深圳坪山新区人民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