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师中国画教学的思考

2013-02-19 02:50凌晓星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国画绘画创作

凌晓星

(安庆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一、中国画教学现状

因艺术院校大规模扩招而入学的学生,质量逐年下降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有的学生高考之前仅画过素描头像、水粉静物,其余的油画、版画、中国画等不但从未接触,甚至闻所未闻。一般师范院校艺术系的课程安排大多是蜻蜒点水式,求全而不求精。中国画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钻研的课程,不仅需要大量时间学习笔墨技巧,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作相当程度的了解。如此短促的学习时间,很难有什么效果。就教师来说,上课也有一定难度,一方面因为学生人文知识面偏狭;另一方面,如今泡沫式的流行文化,也在摧枯拉朽般席卷社会,青年学生一不小心就会随波逐流。再加上中国画的基础教学枯燥沉闷,与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所以大部分学生很难有激情学习中国画。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一方面要修整中国画的教学方法,许多因历史原因形成的错误方法应予改正;另一方面尽可能的加强学生的素质文化教育,改变现在社会上对大学生“有文凭没水平”的说法。

二、改变“素描是一切造型基础”的观念

建国后的美术院校都信奉“素描是一切造型基础”的观念。中国画是以“表现”为主的,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的绘画方式;西方古典素描追求光影变化,三大面五大调,是建立在“再现物象”基础上的绘画形式,是两种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各异的画种。所以在中国画的基础教学中要改变“素描是一切造型基础”的观念。应该强调以“线”造型,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传统,西方传统则以“面”造型,以线造型有它幽雅、轻松、灵动的特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西方的“块面”造型是适合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力求真实再现物象的方法,以此来表现中国画效果是适得其反。

三、加强学生的素质文化教育

从中国画教学的角度看,在上好本门专业课的同时,还需从以下几点加以引导:

1.传统。“传统”是个很大的概念,美术史论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其余如文学、历史、哲学……都应该是我们必须了解的范畴。古人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就是吸取各个学科的营养,在传统绘画中,美术与文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古人提倡“诗、书、画、印四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追求“诗意”;写诗追求“画境”。诗歌是中国绘画的灵魂,宋代画院以“踏花归去马蹄香”、“深山藏古寺”等诗句为题来测试学生的创作能力,考察的其实也就是综合素质的能力。艺术是人们面临现实、关注人生的思考,是对于生命认识和自觉的追求。一味在本学科内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艺术本身就很难有发展。只有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才能常画常新,应该“笔墨当随时代”。另外,我们在进行中国画教学时,必须阐明中国画形成的文化背景、哲学基础等。中国绘画其实就是传统文化的承载物,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传统是一条河,绘画就是河面上晶莹的浪花。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使学生了解它与西方艺术的区别,以及有正确的眼光去关注中国的传统绘画。

2.姊妹艺术。学习中国画还必须同时借鉴吸收姊妹艺术的营养,比如民间美术与宗教艺术。在中国美术史的发展长河中,民间美术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即使是中国山水、花鸟、人物画最为鼎盛的唐宋时期,民间美术仍然是中国画的发展基石。后来齐白石、吴昌硕等画家,就是从民间美术中挖掘新的绘画元素,从而成为一代宗师。而宗教艺术最为辉煌的是敦煌壁画。敦煌壁画是宗教美术集大成者,从六朝到晚唐宋初,这七八百年间的艺术创作,创造了美术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用宗白华的话说是“中国伟大的艺术热情时代!”“从敦煌壁画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在中国整个艺术史上的特点与价值。它在对象上以人物为中心,造型跌宕飞腾、婀娜多姿,人像的重不在体积而在于飞动的旋律之中,足下波浪似的莲座,联合着人物飘飞的衣带,组成一幅广大繁富的旋律,象征中着宇宙节奏。”从文化意义上说,敦煌壁画所处的时代是文化丰盛的时代,足令我们后人赞叹、称奇,并为之向往。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局限于“阳春白雪”就像是贫血病人,营养不良,四肢无力,生命力也难以长久。在中国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各艺术种类对中国画的补充作用,要从历史文化角度出发,以一种“大眼光”的态度去学习中国画,以此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想象。这样,中国绘画就不至于成为“五四精英”们所嘲讽的那样,是一门“暮气沉沉、僵硬麻木、垂死的艺术”

3.西方艺术。西方古典艺术与中国古典绘画在技法上存在着“写实”、“写意”的区别。然而自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诞生以来,中西绘画朝着相互相反的方向运转。西方艺术开始注重“写意”,强调个性自由的发挥,追求“意像艺术”;中国艺术因为西方古典绘画的传入,一方面感到耳目一新,另一方面从现实政治角度考虑,再加上当时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进行猛烈抨击,故而大踏步地向“写实“的方向发展。经过一段曲折的历程之后,又回到反思传统、借鉴西方的路子上来,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西方艺术很多方面可以成为中国画的有力补充,包括构图、色彩、造型以及材料、制作手段等技术层面。“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再次被提出来,这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更显得意味深长。

四、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创作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但同时“创作”作为一个过程,又是一种艰辛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是个潜移默化、长期的过程。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创作”作为一种修养它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人格的体现,是文化水准的体现;另一方面又要把“创作”理念根植于平时学习及日常生活的当中,要以一种创作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创作教学中很关键的一环,是学生的外出写生课。现在由于各大院校的扩招,艺术系低年级学生大多没尝试过风景写生,写生课上因为无经验可循,加上创作意识的淡薄,以至于面对真山真水无从下笔,越画越灰心,乃至于把写生课变成变相地游山玩水,临走拍几张照片,回去对着照片“写生”,作为作业上交充数,这样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的,所以教师在写生课上,一方面要督促学生动笔动脑,努力画好每一幅画,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以画范画的形式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提炼客观事物,如何去发现美、表现美乃至创造美。对于学生的灰心丧气,也应以引导为主,耐心教育,不可听之任之,导致恶性循环。创作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本身的主动作用。一方面创作活动有一定的规律,在思想感情的培养、创作道路的引导方面、在艺术规律的阐明、在前人经验的传授方面都是教师可以教而且应该教的;另一方面,创作又是个性化很强的精神劳动,不能由别人包括教师在内来代替。创作教学又不能行政决断,应以引导为主,教学时特别要求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发现和启导学生的创作个性,发展其所长,克服其所短。

五、书法的作用

自古有“书画同源”之说,其论证是文字绘画都是从原始岩画脱胎而来,他们相互的关系犹如兄弟姐妹。中国绘画至唐宋时达到顶峰,而中国书法在魏晋时代便已尽善尽美,但它与中国绘画紧密有机的结合,并熔为一体,应该是在元代完成的。宋元时期,是中国绘画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写意画”的出现。“写意”以书法入画,相对于宋以前的绘画,它使中国画的笔墨形成一个更严、更高、更难的标准。黄公望说:“逸笔草草,聊写胸中之逸气。”赵松雪有诗云:“石如飞白更如籀,写竹还与八分通。”“写”——强调书法用笔,追求线条抑扬顿挫,犹如音乐节奏旋律之美;“写”更进入笔墨融合的层次,笔法即墨法,即笔笔有形、笔笔有墨的绘画状态。“写意”应该是中国绘画中难度最大的,远不是江湖骗子们煞有其事地胡涂乱抹。“写”之心是之意味,决非状物造物,“写”是画家的语言,又是画家的状态。“画如其人”,通过绘画去体现画家的人品、学识与修养。学习中国画的笔墨应该同时学习书法,每日练习书法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养成屏息静气、心静如水的学习状态;二是从书法的笔画中锻炼中国画线条笔墨的韵味;三是可以清心明目,锻炼身体。

六、关于中国画的临摹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中国画的学习一味强调写生,反对对历史名画的临摹,事实证明这是荒唐的,在中国画教学中我们既要认识到加深传统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又要充分尊重传统技法在现代中国画教学中的作用。因为无论是习作还是创作,中国画的学习必然离不开中国文化这个大的背景。对传统精神与绘画技巧的学习大多体现在中国画的笔墨之中。而对笔墨的认识与理解,必须经过对经典名画的临摹方可获得。一味否认传统就是背叛过去,而一个没有历史记忆、文化传统的民族最终也会被他人所遗忘。

在临摹学习中,我们必须注意一个问题,即临摹到一定阶段后就不能完全被原作所左右,沦为临摹的奴隶,要以主动的心态去学习古人的构图经验,为我所用,丰富自己的艺术手法。临摹不是复制,只要有收获和体会就并不一定要与原作一模一样,有时还需要有意识的加以改造。另外不能只临一家,要博取众长,融为一体。

七、结语

中国画是具有民族持色的艺术奇葩,在世界艺术之林也有着璀璨夺目的光辉,它是中华文化的凝聚,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学习并保护好这朵奇葩是我们这代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年来,由于对中国画的偏见与漠视,在青年学生中文化断层正在慢慢出现,若再不努力弥合,等到断层形成,再投入浩大的人力物力去弥补,则恐为时已晚,事倍功半。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中国画绘画创作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一墙之隔》创作谈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创作随笔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