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学院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3-02-19 02:50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实训学院院校

徐 洵

(河南省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于文化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特别是专业定位更强和社会需求更迫切的高职教育发展正面临着空前好的前景。我国由于经济正朝着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加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兴盛,所以,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尤其是专业技术等方面的人才需求格外多,而高职院校正是顺应这种趋势得到大力发展的,并且在日益繁荣。

尽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获得了初步的经验,其发展仍明显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同时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出现严重短缺,尤其是在数控技术应用领域、动漫设计领域等具有专门技能的领域,优秀人员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到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行业整体的提高。因此,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结构配置和人才素质以及人才技能需要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以此为话题进行简述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希望能够对于高职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出现了以下几种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的市场定位不明确,与企业要求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不相符。换言之,我国现阶段的高职学院中存在着培养人才与社会“脱节”这样的问题。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培养重点是具有专业技术或是一技之长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人才,这是与一般普通院校或是不同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同的。高职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是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既不是没有文化理论素质的“只会动手“的全技术培养,也不是没有技术而只会“说原理”的全文化培养,而应该是培养出那些既可以实际操作又同时具有文化内涵的综合性人才。根据培养大纲,职业学院应该将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一定要将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结合起来,避免产生“脱节”现象,面向市场需求作为就业向导。

第二,高职学院中的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学院中的培养体制还不健全,这体现在: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财政上,国家和学院自身对于高职教育的投入都是严重不足的,既包括物质财力上的,也包括宏观和微观的政策导向上的。其结果往往是,许多高职学院难以获取足够经费,其各项开支基本都是来自于学生的学费和其它一些费用。这就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利益,同时,也会促使学校想尽办法来获取资金以至于过于“市场化”,忽略了学生培养这个主要目标,削弱了对于教学上的精力投入。此外,高职学院也很难在引进人才和校企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和作为。

第三,实训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欠缺。如前所述,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等原因,很多高职学院的实训体制不能得到完善和完备,往往是“敷衍了事”。很多学校为了扩大招生等需要,往往又会把大部分资金用于购地、建房等形象工程上,这就造成了很多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践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训的方案,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在顶着“高技能”头衔的情况下,毕业生们在今后的工作单位中并不具备实际工作的能力,往往需要在工作中进行重新的培训,这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又损毁了高职学院的口碑,造成了恶性循环。

第四,高职学院的师资建设不足。高职学院中的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达到“双师素质”,甚至有一些教师是临时被找来担任高职教学任务,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说就是师资匮乏和不足。高职学院的学生需要具有相应专业的特别技能及理论作为支持,但是,有些教师本身还不具备这些要求,甚至其自身就没有实际操作能力,只是传授理论,为了教学而教学。当然,对于高职学院的专业教师来说,他们也没有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再培训和进修机会,这对于更新性很强的高职专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例如,对于动漫专业的教师来说,没有最新动漫技术和发展方面的再培训和再进修,他们就会失去与最新专业密切接触的机会,这样又怎能去培养具有时代性、专业性的优秀专业人才呢?

第五,人们对于高职教育存在误解。在人们的印象中,高职教育就代表着学生层次低、没有其他出路这样的误解,认为只有没有能力上大学的学生才会选取高职院校作为学习场所。甚至有些人还常常把高职同在社会上声誉不好的“职高”混为一谈,就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就会造成报考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负担,他们只是持有勉强态度,即:勉强报考、勉强上学、勉强工作,甚至在开学伊始还会造成高职学院报到率不高的现象和问题。总之,高职学院是同“低人一等”这样的概念划等号的。

基于以上在高职学院培养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于高职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是高职学院必须将市场定位明晰化,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适应其发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人才。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实用性和适用性人才,或者说是应用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学院要明确办学特色,培养更具市场需求的专业性人才。那么,学校就要调整课程设置,与市场接轨。具体来说,理论课的设置需要为实践课做理论基础,即不能将理论课等同于纯说教,也不能不重视,其原则就是“理论为实践服务,并加深学生对于实践课的操作性理解”这样的原则。另一方面,对于实践课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其操作性和实践性,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结构,促使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的有序衔接。值得推崇的做法就是,要在校内增加生产性实训基地或是与企业合作设立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等。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大力组织开展各种技能大赛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并且,学校还可以自己的优势专业为基础,来与各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这就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加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提升了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增大高职院校的市场竞争力,并以此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必定会受到各大企业的争抢,培养了这些毕业生的学校也因此会积累好的口碑,相应地,这些高职学院就会受到企业的青睐,从而间接地获取了基金投入。企业愿意与之相合作,也会为其提供实训基地、工作岗位等无形资金投入。把高等职业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政府加大对于高等学院的推动与建设,克服无序竞争状态和不重视或是轻视态度,使高职教育进入到良性循环轨道并继续推进其它方面的发展。此外,还可以试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突破专科层次的界限,开办有竞争力的四年本科教育,满足学生对于学历方面的需求,那么,由教育部制定标准和组织评估就是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和监督。

三是学院要将实训化培训进行系统性和完整性设置,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前具有大量的实训机会和动手能力,便于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直接上手”。每一年或是每一学期的理论课和实践课都要明确,并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积极地、适时地更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操作,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总之,在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可以满足对于学历和技能的两种要求,保证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操作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就业率,使高职学生有着无可比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在就业市场上就拥有相比其他毕业生的更大优势。

四是全面落实“双证书”制。“双证书”制指的是“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从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的落实。职业资格从业证书是用人单位选人和用人的重要标准,它体现了知识与能力、技能与素质、理论性与职业性的结合,是体现高素质的一种有机结合体,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可靠保证和有效证明。这就需要各个高职学院对毕业生的培养按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重要”的原则进行,这是符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要求的,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其他全面性的综合素质,落实技能和理论的最佳结合状态,为今后的学生就业市场输送优秀人才。

五是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更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所以,各个专职学院要面对现实和现状,加大学院教师的培训和再进修,使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最新的需求,并以此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引导,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具体做法就是:首先,可以增加教师进入企业工作的经历,以此来扩大他们实践经验在教学中比例。其次,安排相关教师到相关高校中进行再提高,尤其是一些高要求的专业,如编程等专业。再者,还可以聘请行业、企业中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对教师和学生都进行实训培训。最后,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从各个方面给他们提供便利和机会来进行交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与教学能力。

六是消除人们的误解,提升高职学院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的声誉。高职院校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的口碑需要用事实说话,因此,消除人们对其的误解必须通过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型、适应型和实用型毕业生来实现。此外,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表现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口碑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只有全面认识到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才能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并以健康、有序地状态不断发展。

[1]蔡炎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2]曹小玲,程琳,沈诗佳.构建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陈为,字艳芬.浅谈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8).

[4]杨群祥.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学模式的创新——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

[5]张伯敏.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6]张荣华,李建国.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渠道[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2).

猜你喜欢
实训学院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