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近似方法妙解估算问题

2013-02-22 09:14杨明华丁庆红
物理教师 2013年4期
关键词:人造卫星空气阻力本题

杨明华 李 学 丁庆红

(1.北京市丰台实验学校,北京 100071;2.北京市第九中学,北京 100044;3.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北京 100043)

物理问题的估算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思想和近似计算方法,对所求的物理量的数量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推算.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充分利用物理知识,把握问题的物理本质,抓住其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这类问题主要不在“数”,而在“理”,不追求数据精确,而追求方法正确.估算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著名美国物理学家费米,曾用一把碎纸片从头顶撒落下来,估算出了远离试爆的第1枚原子弹的爆炸力,一时传为佳话.近几年来,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和高考物理试题中也出现了一些估算问题,用以考查能力,选拔人才.

2012年9月举行的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16题就是估算问题.

解析:设1年前、后卫星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显然,ΔEk>0,即在这个过程中卫星的动能增加.卫星引力势能的增量为

评析:本题的难点在于题设条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在1年时间内,人造卫星的高度要下降ΔH=0.50k m”.“0.50k m”就绝对值来说是个不小的高度,但相对于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人造卫星的高度逐渐降低,但我们在建立物理模型时,仍然可以认为人造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是本题突破的关键.采用理想模型进行合理估算,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对实际问题的高度近似.另外,R1≫ΔH,R2≫ΔH,R1-R2=ΔH,则R1≈R2,可以认为R1R2≈R12,通过利用合理的数学近似进行估算,简化了数学运算.

由此可以看出,解决估算问题应使学生学会在物理背景和物理过程复杂的问题中,能摒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和物理本质,建立恰当的物理模型,寻找合适的物理规律和数学关系,联系常识性的知识,建立待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式,从而进行合理的推算.这正是培养学生解决物理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

猜你喜欢
人造卫星空气阻力本题
人造卫星
考虑空气阻力讨论上抛问题
不怕摔的蚂蚁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人造卫星:你问我飞得有多高?
降落伞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今天是几月几日
人造卫星会坠落地球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