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地区羊绒生产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2013-03-23 01:50刘晓芳邢玉梅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01001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种羊阿拉善绒山羊

刘晓芳 邢玉梅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 010010

阿拉善地区即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西部,饲养的绒山羊为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内蒙古白绒山羊是内蒙古乃至全世界最优质的白绒山羊品种,羊绒较细,因其白如雪、轻如云、细如纱,故被誉为“毛中之王”、“纤维宝石”和“软白金”,是毛纺工业的高级原料。

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主要分布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占81.56%、阿拉善右旗占12.54%、额济纳旗占5.9%。中心产区在阿左旗的吉兰泰、敖伦布拉格、巴彦诺尔公、宗别立、巴润别立、嘉尔格勒赛汉和阿右旗的雅布来等苏木(镇)。

1 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情况介绍

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是内蒙古白绒山羊的三个类型之一,原名阿拉善白绒山羊。该品种1985 年被列入《内蒙古家畜家禽品种志》,1988 年被列入《中国羊品种志》,2006 年6 月2日,农业部第662 号公告将其列入国家级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1988 年经专家验收,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命名为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是绒肉兼用型品种。

1.1 群体数量与规模

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2011 年12 月末存栏总数为90.89 万只,其中能繁母羊48.36 万只,种公羊1.44 万只;2012 年6 月末存栏总数为106.06 万只,其中能繁母羊47.91 万只,种公羊2.63 万只。

1.2 选育目标

内蒙古白绒山羊的选育目标为绒肉兼用型,选育方法主要是本品种选育,利用个体选择、品系选择进行选种选配。主要性状为被毛重白,绒细,绒毛密度好,产绒量高。

1.3 品种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内蒙古白绒山羊》,标准号为NY623-2003。

1.4 近年来消长形势

1988 年命名时存栏67.66 万只,经过20 多年的发展,虽然山羊绒价格几经起伏,但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还是保持了较高的价位,受价值规律影响,农牧民饲养绒山羊的积极性较高。同时,政府和业务部门狠抓了白绒山羊的选育工作,加大了科技服务力度,使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数量从1988 年的67.66 万只增至2004 年的(最高峰)148 万只,增长了118.7%。群体平均产绒量由1988 年的250~300g,提高到2012 年的350~400g,中心产区80%群体平均产绒量高达450g 以上。种公羊最高产绒量达1250g,母羊最高达1190g。全盟白绒山羊平均产绒量提高了100g 左右,给牧民群众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心产区的牧户因此率先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2 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现状

2.1 本品种选育成效显著

一是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种羊场为阿拉善盟白绒山羊改良工作的推进起到了主导作用。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发展成为自治区级重点种畜场,收到了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8 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品种资源保种场。二是业务部门狠抓了白绒山羊的选育工作,加大了科技服务力度,并实施科技承包,深入产区,协助牧户进行筛选、整群、测定、选优淘劣、组建选育核心群、引进优良种公羊,指导牧户加强饲养管理,实施科学补饲,提高营养供给水平,从而使本品种生产性能明显提高。

2.2 本品种选育及品种资源保护已具规模

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种羊场于2008 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品种资源保护区保种场。结合保护区保种场建设,建立了原种与良种繁育基地、保种核心群与科技示范户,实行以种羊场为核心、核心群为基础的良种繁育方式,初步形成了阿拉善白绒山羊的育、繁、推体系。并且建立了5 个白绒山羊核心群经济联合体,积极与保种场联合开展白绒山羊本品种选育,培育优质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种羊。

2.3 转变经营模式,加快周转出栏,提高效益

通过在不增加白绒山羊头数的情况下,采用短期育肥、快速出栏等措施,探索生态效益型草原畜牧业的饲养管理新模式,达到保护生态、畜种遗传资源、养羊传统文化与牧民致富的目的。2012 年,阿左旗改良站开展白绒山羊增绒试验,以期提高白绒山羊个体产值,增加收益。

3 超细型核心群的建立

3.1 以建立优质高产超细型核心群为目的

本着保护区核心群和保种场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原则,在牧民自愿的基础上,挑选全旗最好羊群中最好的母羊,组建阿拉善白绒山羊最顶级的种羊群,以最优的培育措施生产最优的种羊,再返回到保护区核心群选育提高,共同打造中国最优质高产的绒山羊品牌。

3.2 超细型核心群的组建,既是本品种选育的核心,也是保护区建设的基础

经过生产性能的测定,保种场组建细度在14.5um 以下、产绒量在370g 以上的超细型基础母羊群。在阿拉善地区建立核心群,坚持本品种选育的技术路线,组建超细型种羊群,培育超细型种羊,充实种羊场的规模供种能力,进一步加强超细型阿拉善白绒山羊品系的培育。

3.3 培育超细型白绒山羊种羊

2010~2011 年,对2 万余只阿拉善白绒山羊个体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及绒毛细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在阿拉善白绒山羊产区选出200 只超细型(14.5um 以下)种母羊,组建超细型种羊群,培育超细型种羊,充实种羊场的规模供种能力。完善技术档案、耳标佩戴、建档立卡、微机录入管理;建立阿拉善白绒山羊基因库,研究阿拉善白绒山羊生物学习性和生态习性。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的种羊已达到超细型种羊指标,平均绒毛细度为14.43um。其中,种公羊的平均细度为14.4um、种母羊平均细度为14.23um、育成公羊平均细度为13.44um、育成母羊平均细度为14.49um。

4 积极推广绒毛增产新技术

大力推广示范绒山羊暖季人工促绒生长技术,即在了解山羊绒季节性生长规律和实施光周期调控的基础上,通过改造或新建专用棚圈,人为限制日照时间,改变绒山羊羊绒生长时间,实现了在3~8 月非长绒期绒的生长,从而增加了绒产量。从2012 年5 月中旬开始,在阿左旗种驼场按要求建起了棚圈,购入60 只山羯羊,在放牧管理条件下对白绒山羊进行限制光照实验,到11 月15日平均绒厚度达到3cm(对照组平均绒厚度1cm),2013 年5月结束实验。

5 积极推广畜牧业生产新技术

白绒山羊分部位抓绒,分两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羊绒分片收集。针对1、2、3 岁梳绒的母羊,在梳绒时分别收集各部位羊绒。

进一步打造阿拉善白绒山羊绒品牌,奠定以质论价的基础,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白绒山羊养殖附加值,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

6 加强羔羊绒品质的开发

目前,国际市场上细度小于11um 的羔羊绒走势强劲,价格涨升到一般羊绒价格的5~8 倍;另外,黑色及有色的羊绒价格也在走高。因此,在羔羊绒开发利用和有色绒山羊育种等方面应加强合作交流,建立基因多样性育种平台。

7 存在的问题

目前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存在羊绒细度整体变粗,政府对绒山羊选育提高投入不足,对绒山羊产业及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支撑不力,当前的饲养管理措施不能完全适应绒山羊饲养方式的改变,改良和山羊绒流通、加工环节之间缺乏有机衔接等问题。

7.1 羊绒品质普遍下降

内蒙古是世界优质山羊绒产地,前几年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所产羊绒的细度都在15um 以下,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完全理顺羊绒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等问题,细度在14um 左右的绒和16um 以上的绒价格相差无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区大量引进低质高产的外来品种进行改良,使山羊个体产绒量越来越高,平均单产从0.25kg 上升到0.5kg 以上,细度逐年变粗,从15um 以下发展到17um 以上,优质羊绒的优势正在失去。

7.2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

经过多年的建设,部分种畜场的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近几年来自治区在种畜场建设上没有继续投入,大部分种畜场依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种畜生产条件差的问题,严重影响种畜的数量和质量,全区范围内优良种畜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种畜不能得到及时更新、调剂和淘汰。在培育优质种羊方面投入不足,在保持绒山羊羊绒品质的前提下,种羊产绒量提高幅度较小,与辽宁等外来绒山羊品种的竞争力相对降低(在没有实行优质优价收购的条件下),导致区内种羊场种羊销售困难。虽然种畜场都已改制,但其公益性较强,完全依靠市场难以生存,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绒山羊种羊场建设。

7.3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

良种推广体系、良种监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构建完成,但功能和作用明显不强。由于投入不足,加之牧区地广人稀,良种推广手段落后,装备较差,服务能力较低,严重制约了良种的推广。一方面种畜场生产的优质种畜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农牧民饲养的牲畜没有完全实现良种配种。因此,亟待进一步加强良种推广体系和良种监测体系建设。

7.4 羊绒积压,农牧民卖绒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由于羊绒加工企业市场不好,加工量减少,造成企业羊绒积压,农牧民卖绒更难。加上市场因素的影响,羊绒价格每年很不稳定。

为了巩固内蒙古优质羊绒的优势地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羊绒细度控制在15um 以下。因此,提高羊绒综合品质,拯救“钻石纤维”刻不容缓。

8 内蒙古白绒山羊业(阿拉善型)发展方向和对策

8.1 发展方向

依托资源优势,围绕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兼顾个体产绒量的同时,在选育和改良方向上更加注重绒毛细度、长度指标,努力提高绒毛质量。大力加强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推广体系、质量监管体系、羊绒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市场及生产组织建设,全面提升优质绒山羊生产能力和羊绒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品牌经营和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加羊绒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羊绒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8.2 发展对策

(1)实行羊绒收储

银行放贷,企业收储,政府贴息。选择两家资产在5 亿元以上、信誉良好、产业链条长的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牵头承担收储任务,不足部分由具备以上条件的其他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补充承担。由自治区政府协调有关金融部门按企业收储任务给予贷款,政府给予贴息。收储任务量由自治区政府按照收储企业规模、消化原绒能力和承担风险能力来下达。收储价格按目前市场的中间价执行。

(2)建立以质论价的收购机制

总结这些年羊绒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在羊绒收储时要把各档次羊绒的价格拉开实行优质优价。鉴于目前农牧民饲养的山羊等级混杂,各规格产品都有并且不成批量的状况,要引导和扶持农牧民建立羊绒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为本组织社员的羊绒进行分级打包,直接与收购企业进行谈判和交易,形成工牧直交的销售方式,减少中间环节,还利于民。

(3)实施保种工程

保种工程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以优良品种保种核心区为依托的繁育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原种场建设。二是建立以大型良种专业户为基础的种畜扩繁基地,加快纯种扩繁。三是建设大批中小型农牧民良种联户,以生产大量的优质羊绒。

(4)对羊绒加工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减免羊绒加工企业税赋,免征羊绒初加工环节的所得税,建立内蒙古自治区羊绒发展基金,重点扶持绒山羊“保种工程”和基地建设,对羊绒加工企业进行的技术改造和在国外进行自主品牌建设给予支持。

猜你喜欢
种羊阿拉善绒山羊
新华指数 新增岢岚绒山羊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提高种羊疫病防控措施的举措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阿拉善博物馆改陈的艺术创新与思考
辽宁绒山羊养殖方法研究
阿拉善的西夏建筑遗址
内蒙古白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