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注射液临床应用新进展

2013-03-25 09:25陶焕唐
当代医学 2013年15期
关键词:脑水肿达拉脊髓

陶焕唐

依达拉奉属于一种合成的抗氧化以及自由基清除药物,自 2004 年 4 月在日本正式上市以来得到了大量关注,我国在近几年来临床中也大量投入使用。依达拉奉具有独特的清除自由基、减轻缺血再灌注以及对脂质过氧化进行抑制的作用,其能够对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进行抑制,从而使神经细胞死亡延迟,同时能够使脑缺血症状,以及由于脑缺血所导致的脑水肿、组织损伤得到有效减轻。依达拉奉在临床中的有效性在国内外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

1 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

依达拉奉对神经组织进行保护主要是通过以下 4 个方面:对羟基进行清除,从而对脂质过氧化作用进行抑制;对神经细胞损害作用进行抑制;通过对白三烯合成的抑制,达到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从而有效抗脑水肿;对血管痉挛进行抑制。另外,由于依达拉奉不会对血小板的凝集以及蛋白溶解造成影响,因此,依达拉奉在心肌缺血模型中同样能使心肌细胞磷酸激酶的含量得到有效降低,使心肌坏死面积得到降低,并且还能够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损伤,其适应证还能够进一步扩大至对肝脏缺血和肾脏缺血的治疗。

2 临床应用

2.1 脑出血、脑梗死治疗 在神经内科中,脑出血是常见疾病之一,其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以及预后差等特点。常宇翔[1]报道,对照组给予不同剂量的脱水药,同时给予血压、血糖控制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 0.9%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 30 mg依达拉奉进行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2 次/日,10 d为 1 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治疗组升高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张晋等[2]研究表明,对于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在 0.9%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 30 mL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 30 mg依达拉奉静脉滴注,2 次/d;经过 2 周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ESS评分更高(P<0.01)。由此说明,依达拉奉具有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能够有效地对神经起到保护作用,这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2.2 放射性脑水肿的治疗 黄本长等[4]对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经放射治疗后 1~6 个月仍存在,且复查头部MRI或CT显示脑水肿比在放射治疗前明显增加的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通过 14 d的治疗后,患者头部MRI或CT显示,对照组有效率为 65%,观察组有效率为 92%,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对于放射性脑水肿的治疗采用依达拉奉具有明显效果[5]。

2.3 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治疗 在急性颅脑损伤中,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理该病,颅脑损伤预后受到其直接影响。为有效降低颅脑损伤致残率,对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所造成的继发性病理性改变采取早期药物干预是有效手段。余小明等[6]在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止血、脱水以及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 0.9%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 30 mg依达拉奉静脉滴注,2 次/d,同时给予 10 mg尼莫地平持续经脉微量导入,共治疗 14 d;观察组患者 3 个月及 6 个月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于在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氧自由基产生和钙超载具有关键性作用,因而针对两靶点采用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联合应用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但是对于其详细机制需要进行更深入研究。

2.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在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泼尼松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方式,能使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这是由于依达拉奉与激素联合使用对PNS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能够使PNS得到缓解,从而使临床疗效得到有效提高。

2.5 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 血管源性帕金森相比单纯的帕金森病是不同的,其不具备帕金森病病理改变。马烈等[7]在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 125 mg美多巴,4 次/d,10 mg碘酸-α二氧麦角隐亭片,2 次/d,若患者不存在其他禁忌,则给予其 100 mg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其 0.9%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 30 mg依达拉奉进行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2 次/d,20 d为 1 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精神、行为以及情绪评分比较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由于该病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并且积累的临床依据相对过少,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

2.6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 范华杰等[8]在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洋地黄、利尿药以及血管扩张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 30 mg依达拉奉,2 次/d,10 d为 1 个疗程,共 2 个疗程;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 70.00%,观察组为 92.8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时,采用常规治疗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2.7 脊髓损伤治疗 孙洪涛等[9]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炎、脱水、营养神经以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 0.9%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 30 mg依达拉奉进行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2 次/d,经 7~14 d治疗后对照组Frankell-3 级改善的患者有 91.2%,平均改善 1.4 级,治疗组为 97.0%,平均改善 2.0 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研究表明依达拉奉对于脊髓损伤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在临床研究中,有证实将依达拉奉注射入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能够使脊髓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得到明显减轻,同时使神经功能恢复得到有效促进,使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死亡时间明显延长,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脊髓损伤后的康复得到有效促进。

2.8 病毒性心肌炎 张永恒等[10]在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C、肌酐、三磷腺苷、辅酶Q10 以及利巴韦林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和黄芪进行治疗,1 个疗程 14 d,经过 2 个疗程的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情况以及心肌酶谱等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在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时,加用依达拉奉具有良好的疗效。

2.9 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 百草枯属于除草剂、脱叶剂,其具有较强毒性,没用特效解毒药,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病死率。骆宁等[11]在研究中,采用常规治疗+血液净化+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使患者重要脏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减少,生存时间得到明显延长,病死率得到有效降低。

2.10 一氧化碳中毒治疗 何伟等[12]在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给予 0.9%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 30 mg依达拉奉进行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2 次/日,连用 7 d,对两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并发症、病死率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11 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 赵玉广等[13]采用依达拉奉配合针刺对面神经炎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依达拉奉能够使周围性面神经炎病变处水肿得到有效减轻,从而使后遗症的发生得到明显减轻或避免,同时能够使病程明显缩短。

总之,依达拉奉目前大部分是在脑出血、脑水肿以及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运用更为广泛,在其他方面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少,但是由于其具备的自由基清除功能以及抗氧化作用,而使其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深入探索。

[1]常宇翔.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医学杂志,2009,12(15):60-61.

[2]张晋,林力.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4):309-311.

[3]胡英允,郭玉雪.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16):139.

[4]黄本长,薛艳荣.依达拉奉对放射性脑水肿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 29(4):315-316.

[5]黄国洲.依达拉奉治疗颅脑损伤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1):147-148.

[6]余小明,莫文梅,余功建,等.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2):1009-1011.

[7]马烈,孙斌.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9):1794-1795.

[8]范华杰,赵挺,乔斌.依达拉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42 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10):25-26.

[9]孙洪涛,涂悦,李建伟.依达拉奉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1):76-78.

[10]张永恒,张艳,卢乙众.黄芪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107-108.

[11]骆宁,曹书华.血液净化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3982-3984.

[12]何伟,张园,江晖.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4):157-158.

[13]赵玉广,罗双喜,王辉霞.依达拉奉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8,27(21):113.

猜你喜欢
脑水肿达拉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联用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回神颗粒减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水肿的疗效机制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