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2013-03-26 05:13
电子测试 2013年8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思政政治

周 莹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8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其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带来教育的新变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途径”、“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网络与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新时代的大学生站在科技的前沿,从上学起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并能普遍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同时,网络的普遍应用与普及,也给文化传媒行业带来新的挑战,新闻信息的发布与浏览,很多时候也都是通过网络进行,更何况网络环境具有很大的容量,可容纳诸多媒体的新闻信息,充分利用这些新传媒,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手机的普遍使用及其使用功能的拓展研发,网络与手机的连接,也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现代手机已成为新时代学生的必备日常工具,积极思考研发手机于网络媒介的连接,建立多向浏览的阅读链接,集中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库,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 信息化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21世纪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利用,及其手机的使用与功能拓展,传统的教育手段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带来的教育冲击,这也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思考,互联网兼有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的传播优势,致使教育内容的传播突破了单一媒介的束缚和依赖,获得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形式。目前,德育内容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文本传播。通过BBS论坛发起关于某个德育话题、在博客上撰写相关日志、通过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与受教育者谈心,无疑都是借助文本在传递某种教育思想。二是视像传播。视像不仅是教育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文化现象。网络社会空间浸透了各种视像文化,颇受大学生喜爱的国外网络视频公开课就是其典型代表。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斯形容的:“所有这些,真实的、未说的、没有看见的、没有描述的、不可表达的、相似的,都已经成功地被渗透。”CNNIC在2012年7月19日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占全国手机用户的39.35%。而在我们的调查中,拥有具备上网条件的智能手机的大学生占61.2%,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有51.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不难看出,手机的使用人群不断提升,也成为手机使用与上网的重要群体,为此,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意义重大。另外,网络的普及与应用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路径,鉴于此,高校应积极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拓展教育路径,有效的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网络已普遍走进人们生活,但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还很有限,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百度中检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资源建设”,找到相关结果约8,710,000个,大都是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资源建设不是很多,人们普遍注意到网络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但是忽视了教育资源的积累与建设,为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积极构建网络教育资源体系,形成富有特色的教育特色。

2.1 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手段与方法较陈旧。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应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学生在接受教育中也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学生是具有新思想、新时尚的年轻一代,在教育的方法上、手段上也应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形式与方法,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师,只注意到学生政治觉悟、道德修养、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忽视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中也就产生教育的过程与教育的结果不成正比,在这一方面也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思想进步,在新课改下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积极改革,探索形式多样、新颖的教育方法,以此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2.2 手机网络与普通网络链接形式,及其手机网络资源建设跟不上学生需要。众所周知,现在学生中手机使用已成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上网也成为学生学习、及其课余休闲的重要选择,如何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手机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资源库,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手机的使用及其超强大的网络空间,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高校在这方面的利用上也较落后,同时,QQ群的普遍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有着丰富的学生资源与建群资源,但有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QQ群还是很少,这也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相背离,在网络的使用上手机与普通网络的建立链接应在简化,或是直接与学校的教育专题网站相关联,随时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

2.3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综合能力素质较弱,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诸多教育工作者没有接受系统计算机培训和学习,缺乏应有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能应用网络资源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即使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但仍然存在缺乏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意识观念,缺乏足够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知识和主动参与实践的态度,无法满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者的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同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缺少创新意识,缺少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直接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

2.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少行之有效的载体与媒介。

固然有很多学者发现网络教育资源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及其活动的开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简单地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复制到网站上,专题网站呈现长篇论调、内容枯燥、格式呆板、页面静止、更新速度慢、千篇一律的格调,没有将教育内容和形式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联系,缺少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开辟单一的教育阵地,缺少富有思政特色的教育形式,大学生参与网络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明显,这些问题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3.1 加大经费投资及其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利用现代新教育传媒,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2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资源建设,创建富有特色的思政教育网站,并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的思政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3 发挥“红色旅游”的教育资源作用,积极强化网络链接,扩大网络资源容量,丰富学生思政教育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载体,落实高校思政要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3.4 加强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完善思政教育内容,保障思政教育积极有效的开展。同时,关注学生思政教育结果评价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强化学生内在修养与政治素质的提高。

3.5 加大大学生思政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力度,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大胆进行思政教育改革研究,提高网络的利用率与建设力度,保障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

3.6 善于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现代媒介,强化学生操作技能与培训,拓展思政教育路径,促进高校思政建设的积极开展。

[1]赵永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与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2]朱卫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J]. 怀化师专学报,2001(4):80-82.

[3]聂法良.搭建网络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领域[N].青岛科技大学报,2007年1月9日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