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静脉输液疗法在犬病诊治中的应用

2013-03-27 21:58陆必科
大众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渗性渗透压体液

陆必科

(百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百色 533000)

犬静脉输液疗法是由静脉输入补给犬机体一定量的无菌液体和电解质,充分调动机体对水盐代谢的调节能力,以恢复犬机体水盐代谢的平衡,补充循环血量,维持正常血压,中和毒素,补充营养物质,对机体的恢复起重要作用的一种方法。在犬病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基层兽医临床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无视病情而乱输液导致医疗事故频发,而且临床检验手段跟不上,对如何确定输液剂的类型和输液量,如何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都是较难把握,盲目输入液体的量和组成成分以及输液速度,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适得其反,使病情进一步恶化,造成病犬死亡。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同时参阅了诸多技术文献,总结了较为科学的静脉输液在犬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现浅谈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

1 静脉输液的意义和适应症

静脉输液在犬病诊治中应用十分广泛,它对纠正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调节血容量具有重要意义。犬病临床上常用于:中毒性疾病时输液可以防止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促进毒素排泄,增强机体抵抗力;各种犬传染病的辅助治疗;腹泻、呕吐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或因大面积烧伤引起严重脱水所致的休克;饮食废绝及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混乱;供给能量或进行保肝治疗时及某些较大的外科手术前、术后和烧伤时;施用某些抗生素、合成抗菌药、血管扩张药、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 静脉输液的部位及方法

静脉注射的部位,可选择前肢的桡侧皮静脉或后肢的外侧隐静脉上或腕关节以上的内侧或腕关节以下掌中部内侧的静脉等。注射时,用乳胶管结扎注射部位静脉的向心端,使静脉血管怒张,局部剪毛消毒后,左手拇指按压住静脉使其固定,防止进针时血管滑动,右手将针头呈15°角沿静脉纵轴平行刺透皮肤进入静脉血管内,若刺入正确到位,即刻可见血液回流。再将针头顺血管腔再刺入深一些,缓慢放开输液管上的开关,此时松开扎紧的胶管,使药液缓缓滴入。然后将准备好的胶布压紧针柄并环绕肢体缠绕 1-2圈,再把连接针头的输液管细管向前折转,并用胶布在其上方缠绕固定,确保针不移位及针眼处无菌。交代犬主在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及犬只的保定,抚摸使其安定。笔者认为,大多时候,有主人在的情况下病犬不必保定,越是保定病犬越是反抗、挣扎,反倒不利于注射操作。

3 静脉输液的原则

静脉输液首先要设法补足有效循环血量,因为血容量不足,不但组织缺氧无法纠正,肾脏也会因缺血而不能恢复正常功能,致使代谢产物无法排出,酸中毒无法纠正,电解质平衡无法调节。所以补足有效血容量是突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是纠正体液平衡失调与酸碱平衡失调的首要措施。补给生理盐水、葡萄糖是为了谋求体液电解质的平衡和维持其特有的比例水平。水和电解质在不同的体液之间进行着不断的交换,液体的选择必须在对疾病的综合判断之下才能正确选择。所以,输液时要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脱水情况及电解质、渗透压、酸碱度等选择不同的补液,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情况、液体的组成及物理化学性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然后遵循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见酸补碱,见惊补钙的补液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3.1 根据病情确定所补充体液的品种

补充的体液不但能纠正体液丧失的量,又要能纠正体液质的变动。常用补充体液的品种有:晶体液如葡萄糖盐水、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等,主要起调节渗透压,维持体液容量,补充水分和热量的作用,也常作静脉给药的载体和稀释剂;胶体溶液如全血、右旋糖酐、明胶类、淀粉类等,主要起扩充血容量作用,是血管内间隙扩容剂,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补充蛋白质和抗体,有助于组织修复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碱性液体如5%碳酸氢钠,用于纠正酸中毒;25%、50%葡萄糖除作能量补充剂外,还用于组织脱水,具有利尿和解毒作用;15%氯化钾,作为补钾剂,用于低血钾症,如严重呕吐;10%葡萄糖酸钙,作为补钙剂,用于低血钙,如犬产后风;组织脱水剂如甘露醇;复合氨基酸,作为氨基酸补充剂,用于低蛋白血症,也可用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晶体液尤其是含乳酸钠的任氏液,其电解质浓度与细胞外液相似,不但可以补充血容量还可纠正酸中毒。但当水、电解质严重丧失,细胞外液、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引起休克时,则需要输入胶体溶液。因为单纯输入的晶体溶液容易通过微血管壁散布于组织液中或经肾脏排出,因此不能有效地维持血容量。仅靠胶体溶液而不输入晶体溶液,也不能有效地恢复组织液与血液交换,特别是不能满足机体必需的各种盐类。因此,两者配合使用较为适宜,有关文献认为一般输入的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例以6∶1为宜。

3.2 确定输液程序

(1)在确定输液程序时应先扩容,后调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一般用2份生理盐水加1份1.4%的碳酸氢钠液快速输液。为防止心衰,通常一次扩容总量控制在 200-400毫升以内。扩容时应注意在休克早期,脏器功能尚无受损或受损较轻的情况下,可遵循“一早、二快、三足量”原则。生理盐水与碳酸氢钠为晶体液,快速输入后既补充血容量又能降低休克所致血黏度增高,还可纠正酸中毒,配合使用胶体液,既可提高血浆渗透压,又可使扩容强而持久。扩容时必须先用晶体溶液后用胶体溶液,是因为晶体溶液不会提高血液的粘滞性,有利于血液循环,而胶体溶液会增加血液的粘滞性,使血液运行阻力大。

(2)输液速度宜先快后慢。特别是心、脑、肾功能障碍者静脉输液及补钾时速度应慢,动物休克时速度相应快些。补钾必须等血容量恢复和尿量增加后方可开始。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同时,必须消除病因,控制水、电解质的继续丧失。要根据病情发展,补充能量、维生素和氨基酸。因为患犬绝食,失去了能量、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来源,加上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消耗大量能量和蛋白质。能量的缺乏一方面影响着内脏各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另一方面,也使在治疗过程中投入的药物不能在体内进行有效的转运和转化,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维生素的缺乏影响体内许多酶的活性,蛋白质的缺乏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同时严重影响组织细胞的修复。因此,在输液时必须补充能量、维生素和蛋白质。能量类药物有 ATP注射液、能量合剂、肌苷注射液、辅酶A等,蛋白质可用氨基酸注射液等。

4 静脉输液剂型的确定

4.1 依脱水的类型确定输液剂型

体液渗透压是选择输液剂型重要的参数。临床上根据水与盐丧失的比例将 脱水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三种类型。高渗性脱水是犬体水的丢失多于钠的丢失,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呼吸加快,多见于摄水量不足或水分丢失严重时,治疗时应选择低渗盐溶液,但单独输低渗盐溶液易导致脑水肿,临床上常用 5%葡萄糖和 0.9%理盐水 2∶1的混合液;低渗性脱水是犬体钠的丢失多于水的丢失,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或肾功能不全,有时也是等渗脱水后大量补于5%葡萄糖所致,可使红细胞胀裂,临床上常用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2∶1的混合液;等渗性脱水是水和钠的丢失量相同,临床上多见,常见于严重呕吐、腹泻或低渗性脱水的补水不足,临床上常用0.9%氯化钠和5%葡萄糖1∶1混合液。等渗性脱水初期以乳酸林格氏液为首选,是最常用的离子液体,因其电解质组成接近犬正常体液成分,又有缓解酸中毒的作用。

4.2 犬患病时电解质流失的一般规律

饮食废绝时K﹢、Na+、Ca2﹢流失,肾同样排K﹢;剧烈呕吐时流失大量K﹢、Cl﹣,少量Na﹢;腹泻时以流失Na﹢、Cl﹣、Hco﹣多,K﹢少,Ca2﹢吸收受抑制【1】。由于在输液过程中Na﹢、Cl﹣、Hco﹣就可得到直接补充,因此,临床上常出现低血钾症和低血钙症,并且对机体影响较大。故犬病临床补钾常用10%氯化钾,补钙常用10%葡萄糖酸钙,两者均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缓慢静脉滴注。

5 静脉输液的量(日输液量)

机体 2/3的水分都在细胞内。组织中,肌组织含水量最为丰富,疏松结缔组织次之,脂肪组织最少。而机体水分的正常流失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主要是以呼吸和体表蒸发为主,每天失水量约为20~30ml/kg体重,与环境温度有关;第二种主要是以排尿和排便为主,为等渗性失水,每天失水量约为20~30ml/kg体重。这两种途径每天平均失水量为50ml/kg体重。也就是说,正常犬每天需水量是50ml/kg体重。机体水分补充的主要来源是饮水、食物中的水和代谢水,这部分水占机体每天需水量的20%,即10 ml/kg体重。代谢水为4ml/kg体重。再根据病因、脱水的类型及脱水程度的判断,临床上每天输液量应该是:输液量=每天必须水分量+每天必须投给量+丧失量-代谢水-每天摄取水分量[2]。也就是说,一只体重10kg的犬一天不吃不喝,呕吐2次,每次约60 ml,脱水8%,其输液量约为1300ml左右。笔者建议每日分上、下午两次输液为宜。

6 静脉输液的速度

一般根据犬只大小、体况,视病情需要和心脏承受能力而定。相关文献报道犬的临床补液安全速度为80毫升/千克.小时以内,麻醉状态下不能超过50毫升/千克.小时。原则上是先快后慢。一般见尿前注射速度 20ml/kg·小时,见尿后15ml/kg·小时为宜。输液药物中含有钙、镁、钾时输液速度更慢些。

7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1)输液器必须配套,各部件衔接要严密,注射器及针头必须疏通无堵,严格消毒。注射前要排尽输液胶管内的气泡,要认真核对注射药物的名称、用途、剂量和是否过期。

(2)一般而言,静脉输液中只能加入一种药品,溶液必须稳定,无物理和化学配伍禁忌。如果需要加入两种药品,应该先加浓度高的到输液中,充分摇匀后,再加浓度低的药品,摇匀。

(3)注意输液过程中的微粒污染,这是输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在输液的配制过程中,多次加药和穿刺会带入微粒,同时输液环境中的细小微粒也有可能进入药液中。所以,从药液配制到输液都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同时严格保证药液无菌,配制好的药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 完。

(4)注射过程中要注意心脏的负担,防止因注射过快而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造成病犬只当场死亡,要经常检查药液状态,当出现浑浊、结晶、颜色改变或观测到其他污染的迹象时应及时停药。

(5)对脱水严重、外周循环衰竭、血容量低的病犬,应迅速扩大循环血容量,宜快速输入补液,待症状缓解再减慢输液速度。天气寒冷时,应将药液加热至接近体温时再输液。输液过程中,当病犬出现不安或寒颤时,应减慢或停止输液,如系药物反应,应及时调整输液配方。

药液温度不能太高,以免造成心膜炎。休克时不能用乳酸盐类药物,因为此时机体可能已产生了乳酸血症。在手术过程中更不宜输入等渗溶液,常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生理盐水2∶1的混合液。

(6)注射时要防止药液漏于血管外,若有刺激性的药物漏入皮下时,应及时根据药物理化性质、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适当选择热敷、冷敷、药敷或拮抗药注射等处理。如可以向周围组织注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以便稀释后易被吸收。漏出药物是氯化钙时,可注入适量10%灭菌硫酸钠溶液,并在肿胀局部热敷,促进消散吸收。

(7)遇到输液反应,如不安、眼睛红肿、瘙痒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马上注射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进行急救。

8 小结

静脉输液疗法在犬病临床诊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也十分广泛。笔者认为,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重点在于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熟知各类药品的性质、功能、作用和使用方法及药物间的配伍禁忌,熟练掌握静脉输液的基本常识和操作要点。这样才能尽量减少静脉输液中并发症的发生,发挥静脉输液的最大功效。静脉输液疗法虽然不是特异性的治疗 措施,但它能消除或缓解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对特异性治疗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往往使治疗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祝俊杰,林德贵,周桂兰,等.犬猫疾病诊疗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赵玉军,刘明春,冯波,等.实用犬病诊疗图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渗性渗透压体液
高考生物问答复习之渗透压
锻炼前后喝水有诀窍
什么是非酮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与什么因素有关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体外生物体液中稳定性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与低渗性脑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问题
化基本概念为源头活水
——2017年渗透压相关高考真题赏析
小儿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功能与hs-CRP检验的临床意义
维药艾菲提蒙汤治疗异常体液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浆渗透压和APACHEⅡ评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脑损伤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