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设施蔬菜病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3-04-01 07:08余朝阁李颖黄欣阳刘志恒
长江蔬菜 2013年8期
关键词:生产者病害农药

余朝阁 ,李颖 ,黄欣阳 ,刘志恒

(1.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设施园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0866;2.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3.抚顺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设施蔬菜是设施农业的重要内容,在解决我国蔬菜周年均衡供应和实现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1,2];当前在我国一些区域,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和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3]。但是,由于设施栽培周年生产、多年连作,病菌无需越冬、种群数量逐年积累;加之冬、春季节设施环境低温、高湿[4]和寡照的特点,一方面为病原菌的生长、产孢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却不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导致蔬菜生长势弱、抗性差。所以设施蔬菜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和复杂,已成为制约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

当前我国设施蔬菜生产者整体上素质水平还不高,对蔬菜病害发生规律、病害与设施环境和蔬菜生长状况的关系以及农药作用机理和科学使用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因此不科学防治病害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未达到预期防治目标,还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导致环境和产品污染[2],使病害防治陷入越治越重的恶性循环。

1 设施蔬菜病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 病害识别和诊断水平有待提高

准确诊断蔬菜病害是科学防治的先决条件。由于设施环境错综复杂,蔬菜不同品种和生育期的抗性千差万别,病菌生理小种变幻莫测,所以蔬菜病害症状也千形万状,同种病害在不同蔬菜品种、不同生育期或不同环境条件下可能迥然有异,而不同病害在某些时候也可能会表现出相似症状,给蔬菜病害准确诊断带来一定难度。

对于有经验的生产者来说,常见病害的典型症状一般都能正确识别;但对于某些病害初期症状的诊断往往似是而非。而生产上对蔬菜病害早期症状的准确诊断往往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防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到了病害盛发期,错过最佳防治时期,不仅增加防治成本和难度,也难以取得应有的防治效果。

1.2 重视治病,忽视预防

由于多数生产者对蔬菜病害基础知识了解不深,没有意识到“预防”在病害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加之某些技术服务和管理部门不重视或不作为,未能为生产者提供病害预测预报方面的技术支持;不少生产者对蔬菜病害采取“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做法,与“预防为主”的植保方针背道而驰,等到病害严重发生时才进行防治,很难收到满意效果。

事实上,病害预防在设施蔬菜病害防治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系统性侵染病害、土传病害和某些可以种子带毒的病害(如枯萎病和某些病毒病),只有在定植前、甚至是播种之前就预防,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如果种苗带毒或定植地块病菌大量积累,一旦发病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防治措施,甚至有些病害当前也没有什么特效药(如病毒病)。又如,某些低温高湿病害(如灰霉病、晚疫病等),如果遇上连续阴雨雪天气,由于植株长势弱、抗性差,设施环境调控程度有限;如不在连阴天提前预防,连阴天期间一旦发病就很难防治。另外,对于保护性杀菌剂,只有在发病前施用,才能发挥其防病作用。

1.3 重视侵染性病害,忽视生理性病害

由于设施蔬菜多为反季节栽培,环境条件不适合蔬菜生长的情况司空见惯,加上长期连作,导致土壤盐渍化和营养失衡等原因,蔬菜生理性病害时有发生。一般说来,侵染性病害尚能够为生产者所重视,而生理性病害往往易被人忽视。笔者经常遇到农户询问某种病害“传染吗”的类似问题,如果诊断为生理性病害并告诉他们 “不传染”后,不少人就会如释重负。但实际上不少生理性病害的为害程度比一些侵染性病害还要严重得多,而且有些生理病害造成的为害是不可逆、甚至是无法挽救的。所以要达到蔬菜高产优质的目标,必须正确对待蔬菜生理性病害的预防及防治。

1.4 重视农药防治,忽视综合治理

对于农药的认识,当前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度依赖农药,将农药作为解决蔬菜病害问题的唯一法宝,多数农户和小生产者都是持这一观点。每当我们深入农户生产现场时,回答最多的问题就是:“是什么病?”和“打什么药?”他们强烈渴求能够为其提供一种“特效药”乃至“万能药”。另一个极端则是形式上完全排斥农药,大力宣扬“不打药,不上化肥”的理念。走这一极端的人又分两种:一种是从心底深处对“有机食品”的渴盼;另一种则可能是别有用心的“炒作”。

不可否认,农药在设施蔬菜病害防治中,有时确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即便如此,农药防治也只能是蔬菜病害综合治理体系中的措施之一,甚至是最后的选择。以栽培措施为中心的农业防治和以环境调控为中心的生态防治等,往往具有化学防治所不可比拟的效果和优势。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如对一些发展迅猛、为害严重的病害,农药防治可能是最佳选择,但如果不和其他防治措施科学结合,也难以收到理想效果或长期效益。但是,如果在农药防治之前(或同时),结合及时清除病残体、加强通风透光、创造利于植株生长而不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的环境条件等手段,切实贯彻实行“综合防治”的策略,必然能够收到单纯农药防治不可比拟的效果。

1.5 农药使用技术不够科学

由于多数生产者对农药知识、蔬菜病害发生规律知识和蔬菜栽培知识等不了解或了解不全面,在农药使用技术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药选用不对症。产生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蔬菜病害诊断不准确,防治对象跑偏了,用药必然不对症;对农药名称知识不了解,忽视农药有效成分的通用名,被农药的商品名所蒙蔽;对农药“三证”和常用农药基本理化性质不了解,选用了假冒伪劣农药;另外,对农药作用方式不了解,将保护性杀菌剂用于病害治疗,或将治疗性杀菌剂用于预防。

第二、用药时期不准确。关键期适时施药,是化学防治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例如,有些病害常常在蔬菜生长的特定时期(通常为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时期)最易感病,如果抓住这个时期进行科学预防,必然收到其他时间所无法比拟的防治效果。又如,喷药时间建议选在晴天上午进行,因为这时叶面药液可以很快晾干,不会显著改变环境湿度。

第三、不注意合理轮换用药。盲目偏信所谓的“好药”,长期连续使用某一种农药,导致病菌抗药性迅速产生,造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病害越治越难和越治越重的恶性循环[5,6]。

第四、农药乱混乱配和随意加大用量的现象严重。由于设施蔬菜病害种类多,发生严重,且常伴有并发症现象。生产者为图省事或提高防治效果,加上农药商贩为多卖商品而不负责任地蛊惑推销等原因,有的人常把多种农药(甚至包括杀虫剂、微肥和大量元素等)胡乱混配在一起,或随意提高农药使用浓度,或缩短用药间隔时间、增加用药次数[7],导致药害问题时有发生,不但浪费了买药钱,还大大损失了蔬菜产品。

第五、施药质量不过关。目前农民使用最多的施药器械仍然是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跑、冒、滴、漏”现象还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药质量;同时,由于一些农民对蔬菜病害知识了解不多,找不准施药靶标,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防治效果。

2 实现设施蔬菜病害科学治理的途径

造成设施蔬菜病害防治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技术水平上的,有思想认识上的,还有服务体系或管理体制上的;有时候一个关键环节跟不上可能导致多种问题,有时候一个问题有可能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所以,下面不一一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来论述解决办法,而是经过对上述问题综合分析后进行系统解决。

2.1 加强蔬菜栽培和病害诊治等基本技能的培训

当前不少地方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一村一名大学生制度,以及举办的形式多样的农民技术培训班等,都是加强科技培训的有利途径,并已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前期培训一般只重视某些病害的具体防治方法和技术;而对蔬菜病害的基础知识,及其与蔬菜栽培和环境调控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等往往重视不够,这样在病害防治上就容易走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路子;遇到其他病害仍然手足无措,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所以,下一步有必要加强蔬菜病害、蔬菜栽培和环境调控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既要把培训做“实”,也必须把培训做“活”,使生产者不仅掌握蔬菜某种具体病害的防治方法,更要掌握蔬菜病害治理的基本技能,让他们逐渐树立系统和生态的观念,将病害作为设施蔬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态因子进行治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防治”。

2.2 加强农资市场和蔬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

加强种苗的检疫和监管,建立规范有序的种苗市场,从源头上防止重大蔬菜病害远距离人为传播,是实现蔬菜高产优质的前提。近年来严重发生的番茄溃疡病、黄化曲叶病毒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其远距离蔓延和传播,都是因为这方面工作做得不够,已经给广大生产者带来惨痛损失。另外,近些年来,假冒伪劣农药给蔬菜生产者带来的为害,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必须建立规范的农药市场,加强对假冒伪劣农药的打击力度,实现蔬菜病害准确防治。

另一方面,农药的滥用滥配,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产生各种各样的药害,给生产者带来巨大损失;还导致环境污染、病菌产生抗药性和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给广大消费者健康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所以,必须加强蔬菜产品市场的管理力度,尽快建立切实可行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体系,规范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的认证制度,建立蔬菜产品的追踪系统和市场准入制度等。只有这样,生产者才能自觉遵守农药使用和管理规定,使设施蔬菜病害治理真正回到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2.3 提高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设施环境通常湿热缺氧,进棚后往往弄得一脚泥、满头汗、灰头土脸,因此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服务是一个相对比较艰苦的工作,如果没有爱岗敬业的态度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很难发现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除提高服务意识外,还必须提高服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是实现设施蔬菜病害科学治理的技术保障。所以,需要加强对技术服务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从而使他们能够为设施蔬菜生产服好务。

另外,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蔬菜站、植保站、气象局、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等多个部门。所以,实现设施蔬菜病害科学治理和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也非一人之力,必然要求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

大量事实表明,凡是设施蔬菜发展健康、并取得骄人成效的地区,都有一个或几个乐于奉献、勇于担当、通力合作、激情洋溢和技术过硬的服务团队。只有各部门和部门内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建立健全技术服务和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为设施蔬菜生产保驾护航。

2.4 加强设施蔬菜病害综防体系及其薄弱环节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

尽管我国“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已经提出近40 a,但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理论和技术仍有很多地方有待完善,特别是设施蔬菜病害综合防治理论和综防技术。只有加强其研究,才能把防治病害的多种措施有机地融合,科学防治设施蔬菜病害。

在病害综合防治系统中,我们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例如,目前还缺乏高效稳定的生物防治制剂、高效持久的植物抗病诱导剂、先进实用的植保器械、快速准确和可操作性强的病原微生物及农药残留的检测仪器和方法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综合防治的实施和效果。所以,必须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加强上述薄弱环节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或产品的研发,加强综合防治系统理论的研究,构建出科学实用的设施蔬菜病害综合治理体系。

2.5 加强正确的宣传和舆论引导

要早日实现设施蔬菜病害科学治理,除了做好上述技术支撑、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科学管理等工作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设施蔬菜服务和管理队伍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科学技术、生态意识、健康环保理念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宣传,使生产者树立正确的蔬菜病害防治观念。

3 展望

尽管我国设施蔬菜病害防治中存在上述问题,但有些问题是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难以避免的。通过广大相关科研和教学单位、服务和管理部门的不懈努力,一些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设施蔬菜产业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巨大成就。随着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技术的应用、服务管理部门服务意识和服务管理的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设施蔬菜病害治理必将逐渐走向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李天来.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1(3):25-26.

[2]姚中杰,李传桐,李金华,等.我国北方设施农业环境治理失灵的困惑与出路——以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为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5):102-107.

[3]张志斌.发展设施蔬菜低碳生产技术的探讨[J].中国蔬菜,2010(9):4-6.

[4]张真和.我国设施蔬菜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09(1):1-3.

[5]陈伯清,高军,叶月,等.生物有机肥修复设施蔬菜栽培土壤障碍的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9(2):4-7.

[6]王文桥,张小风,韩秀英,等.我国北方蔬菜病害抗药性问题及治理对策[J].中国蔬菜,2010(23):20-23.

[7]彭震.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确保蔬菜安全卫生[J].上海蔬菜,2010(3):3-4.

猜你喜欢
生产者病害农药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1月巴西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3.92%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