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术后的护理

2013-04-01 19:43赵薛莉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外科湖北荆州43402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医嘱胆囊腹腔

赵薛莉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外科,湖北 荆州434020)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术)是在电视腹腔镜窥镜下,利用特殊器械,通过腹壁小戳口在腹腔内实行胆囊切除。它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它将现代高科技与传统外科技术相结合,是一种不用破腹、创伤小、痛苦轻、出血少、住院日短、恢复快、且较安全的新方法[1]。2007年7月至2012年5月我科共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3500余例,其中男1780例,女1720例。年龄在28~65岁。术前经B超检查,其中胆囊结石2800例,胆囊息肉700例,术后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术前准备及护理

1.1 心理准备及护理

护士要态度热情,一般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根据病人的病况,详细的讲解病情相关的知识、麻醉方式以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配合。对于手术可能留置的氧气管道、胃肠减压管、导尿管、“T”型管、腹腔引流管等重要性均应作详细介绍,以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增加手术信心。

1.2 生理准备及护理

1.2.1 了解病人病情、全身情况和营养支持 全面了解和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指导病人合理进食,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以提高手术的耐受力,进食低脂、高蛋白、易消化饮食,禁食易产气食物 (牛奶、豆浆等),以减少腹胀。了解病人各项检查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1.2.2 脐部清洁 松节油棉签软化去除脐内污垢,再用碘伏消毒。

1.2.3 指导患者学会腹腔镜术后恢复操 其目的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预防肺部并发症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以促进体内二氧化碳吸收,减轻肩部胀痛,为下床活动做好准备,促进肠功能恢复。首先嘱患者平卧位,双手举过头,再放回身旁两侧,共10次。腿伸直向上抬,与躯干呈90°后再还原,左右各10次。双手置于颈后,交叉重叠抱头曲颈,使下颌抵及胸骨柄处,共10次。其次以头、手、足为支撑点,上抬臀、腰、背部各10次。深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如有痰,可行有效咳嗽。最后将床头支架抬起,病人双手抱住屈曲的膝部,转体放下双足,离床行走距离视体力而定。

1.2.4 皮肤准备及护理 为了完全清洁皮肤,避免手术后反复感染而致伤口复发,协助病人剪指 (趾)甲,手术前1日要在手术区域剃去毛发,清洁皮肤。引导病人全身沐浴、洗头,更换清洁衣裤或手术服装。备皮前应先检查手术区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皮疹、破溃、感染等,备皮动作要轻,避免刮伤皮肤,同时要注意勿使病人受凉。药物过敏试验:根据医嘱做好过敏试验并记录。阳性应在病历、手腕带、黑板、病人床头做醒目标记,并通知主管医生,告知病人正确知晓。

1.2.5 胃肠道准备 按手术部位、范围及麻醉方式给予不同的肠道准备。术前1日晚餐应该叮嘱病人饮食要清淡。常规术前12h不能饮食,4到6h不能喝水,以预防麻醉或者手术过程中伴随的呕吐物质倒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病情观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日4次,如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手术区皮肤化脓感染、女病人月经来潮等应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保证休息:护士要保持病室安静,各项治疗操作轻柔,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睡眠环境。睡眠欠佳者可遵医嘱应用镇静药。

1.2.6 进入手术室前准备 根据具体情况,帮助病人放好胃管或尿管。病人要取下随身携带的眼镜、项链等物件,交由病人家属保管好。提醒病人手术前半小时的麻醉用量,用药时间要把握好,注意用药不要太早或太晚。将病历、X线片、CT片、MRI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所需用品带入手术室,并交给手术室工作人员。

1.2.7 手术后用物准备 根据不同部位手术要求,铺好麻醉床,准备术后用物,如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吸引器等。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妥善安置病人,病人返回病房后,一般需要3人合作将其搬至病床,搬运病人时应保护引流管及输液管,动作轻稳,协调一致,避免因体位改变引起呼吸及血压的改变。随后应立即给氧,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根据医嘱连接各引流管等,并向手术医生及麻醉师了解术中病情、术后需要观察的特殊症状、需要立即执行的医嘱等[2]。

2.2 体位护理

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及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全麻术后未完全清醒的患者应取平卧位,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有利于口腔中的呕吐物及分泌物流出,防止吸入到呼吸道内引起窒息的危险。硬膜外麻醉术后的患者应平卧6h[3],防止脑脊液自穿刺点渗出引起头痛。病人麻醉清醒后或腹部手术6h后一般采取半卧位,易与使膈肌下降,同时降低腹壁张力,减轻疼痛,腹腔镜术后8到10h鼓励或指导患者做腹腔镜恢复操,若病情许可,可下床活动。

2.3 伤口疼痛的护理

腹腔镜术后病人一般疼痛多为腹部靠近肚脐部位的伤口,检查伤口有无出血、渗液,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2.4 饮食与营养

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质饮食。术后1周内禁食易产气食物,1周后的饮食原则为低脂、适量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5 静脉补液及抗生素的应用

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时刻要输入静脉液体及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利用抗生素防止手术后的感染。

2.6 引流管的护理

胃管在病人清醒后即可拔出,或遵医嘱。尿管在术后12h即可拔出。护士要明确各种引流管放置的位置及作用,并将管道固定妥当,防止脱落、扭曲,并保持各管道的通畅,定时挤压。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引流袋应及时更换,一般引流袋应每天更换,抗反流引流袋应3~5d更换,更换过程中应无菌操作,防止引流液逆流入腹腔引起感染。

2.7 伤口的护理

术后第1天常规换药,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现象。出院1周左右将腹壁切口处敷贴去除,保持切口清洁,半月内勿沾水。若切口有红、肿、痛应及时就诊。

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有呕吐、腹腔内出血、肝外胆管损伤及胆漏、皮下气肿及肩背部酸痛等症状。

3.1 呕吐

呕吐在胆囊切除手术中比较常见,引起呕吐的因素较多,例如服用定量麻醉性质药品所导致的腹腔内容有定量二氧化碳以及手术过程中会拉扯到胃肠道刺激所致。应谨遵医嘱用胃复安10mg肌注,呕吐症状可逐步缓解乃至消除。

3.2 腹腔内出血

一般多发生在术后8h内,表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在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的变化,若置有腹腔引流管应观察病人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3 肝外胆管损伤及胆漏

术后病人持续腹痛、发热者,应考虑有无肝外胆管损伤及胆漏的发生,应密切注意病人体温及腹部体征变化。

3.4 皮下气肿及肩背部酸痛

向病人解释少量二氧化碳气体经皮下软组织扩散引起皮下气肿,一般可自行消失;双肩部酸痛多因残留于腹腔的二氧化碳刺激膈神经引起,一般术后3~5d可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开展,不仅减轻了病人开刀的痛楚,还有病人恢复期缩短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前、术中和术后医护人员良好的配合将有利于减少术中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纪元,赵守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护理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5):70-71.

[2]曹伟新 .外科护理学 [M].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7-308.

[3]刘小静,罗玖莲,张冬梅,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J].中外医疗,2012(8):148.

猜你喜欢
医嘱胆囊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