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在病理学教学中易忽略的问题

2013-04-06 07:27李丹丹郑素琴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图例组织者先行

刘 岩 李丹丹 郑素琴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 河北唐山 063000;①唐山市协和医院病理科)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病理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学习临床课的效果。近年来医学院校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青年教师一般具有学历层次高、自信心强、思维敏捷、易接受新的教学方法的特点,但他们大多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对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知之甚少,在教学中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往往容易忽略一些看似无关紧要但对提高教学质量却有重要影响的方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听课的总结,谈谈青年教师在病理学教学中易忽略的几个方面。

1 哲学思想在教学过程的应用

由于青年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很少把哲学思想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为只要把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纯粹的“填鸭式”知识灌输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不仅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可能使学生产生“再学习”的畏惧感。病理学是一门联系性很强的学科,是疾病发生发展一般规律与特殊性的统一体,处处体现出哲学的思想。所以青年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哲学思想的渗透。

哲学是一种认识自然科学的强大武器,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哲学思想,就是让学生认识到病理中的哲学规律,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认识病理,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思想去理解病理学,进而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病理学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并密切联系疾病时器官的代谢和功能。因此,可以把联系的观点引入到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事物的联系不仅是客观的、普遍的,而且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在教学中应当明确机体的形态改变和功能代谢变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态决定功能,形态结构的改变必然会导致正常功能发生变化,继而功能的变化会引起更严重的形态改变,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吸烟者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发生鳞状上皮化生后,可强化局部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但因鳞状上皮表面不具有柱状上皮的纤毛结构,故而减弱了黏膜自净能力,使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与肺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有了一定的关系。通过将形态结构的变化与功能代谢的变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对疾病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将有助于全面理解掌握疾病的特殊规律,更好的理解疾病的转归与结局。

2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应用

教学要讲究教学策略。由于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理念,往往在他们眼里教学就是按照教案把该讲授的知识讲给学生听,不注重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效果,缺乏一定的教学策略,加上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得不到很好巩固,学生知识的连续性较差,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先行组织者”学习策略能够有效改变这种状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在学习新材料之前呈现给学生的一种引导性学习材料,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认知框架,这些引导性材料应是学生已经熟悉或已经掌握的知识[1]。而先行组织者学习策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将其定义为[2]:在正式学习之前,以适当方式介绍的关于学习主题内容的前导性材料,这个前导性材料的抽象性、一般性和包容性都高于正式学习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能够促使学生在其已掌握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帮助学生提高其所掌握知识的层次性,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未知的知识。

病理学知识覆盖面广,系统性强,需要理解、分析和综合多门先修基础课程的知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可以很好的起到联系新旧知识的作用[3]。比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这一章中要学习化生的概念以及与细胞恶变的关系问题,有些学生不易理解。教师首先讲述分化这个概念,把分化作为一个“先行组织者”,分化这个概念学生在组织学中已学过,再接着讲述化生的概念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化生与细胞恶变的关系,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又比如,要讲解呼吸系统疾病,可以把呼吸系统的解剖学及组织学知识作为“先行组织者”,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先把正常组织细胞的形态搞清楚,弄明白,就可以在正常与病变组织细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加深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医学生学习负担重,应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专业知识。总之,“先行组织者”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其应用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加强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 病理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认知和诊断疾病,还要教导学生建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观念[4],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但关注人的病,更要关注病的人,对患者现在的疾病负责,更要对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负责。比如,在讲解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时,向同学介绍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简称“快速冰冻”)。首先要告诉他们其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即何谓“快速冰冻”:是指将手术台上切下的病变组织在冰冻切片机中迅速冷冻后制成切片,经过染色和显微镜下观察后进行病理诊断。一般在30分钟左右得出诊断意见,为临床手术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接着要告诉学生,只有平时认真学习积累,本着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够给出手术医生指导性意见。如果快速冰冻回报是良性病变,那么手术的创面会比较小,患者比较容易恢复;反之,如果回报是恶性病变,手术医生可能要重新选择术式,手术的范围要扩大,患者比较痛苦。虽然快速冰冻允许有一定的误差率,但是我们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微乎其微的误差率发生在哪个人身上,对于这个患者而言就是百分之百,要让学生懂得医学研究的是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对象是人,它关系到生命的安危和家庭的幸福。在医疗实践中患者往往是以性命相托,所以医生应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力争给出明确的诊断结果,如果不在自己的诊断能力范围内应及时向上级医生请教,以免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4 病理教材图例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材即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资料,是承载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交流等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有着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认真通读,反复研究如何更好地使用教材,使其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成为每位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不同的学科,其教材在编写上都会尽量突显特有的学科特色。病理学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并密切联系疾病时器官的代谢和功能。书中的图例数量庞大,形式多样,与理论文字内容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教学中现在多采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质量,但书中的图例却具有师生共有,方便直观,即讲即用的特点,为良好的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在广泛应用多媒体的同时,重视并充分发挥教材中图例的导学功能,使抽象的理论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由于病理学侧重从形态结构变化的角度阐述不同疾病病理变化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形态图,包括大体图及镜下图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受到了重视,而其它几种常见图例,如模式图、示意图、鉴别图(表)等,尤其是总结性鉴别图(表)往往被忽略。然而,每一种图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使其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例如,模式图可以展示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融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于一体,帮助学生体会各学科知识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更好地全面掌握疾病的特点;示意图一般用于阐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直观性强,形象生动,印象深刻,易于理解等特点,使抽象难理解的发病机制不再是教学的难点;最易被忽略的总结性鉴别图(表)具有条理分明,对比性强,简明扼要,易学易记等诸多优点。通过掌握这些鉴别表反映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梳理知识体系,为向临床过渡打下扎实的医学形态学基础。

[1] 赖日生,郭斯萍,丁 洁.奥苏伯尔的认识结构迁移理论及其意义[J].江西教育,2004,7:16

[2] 燕良轼.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胡永斌,文继舫,周建华,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346

[4] 徐筱红.病理学实验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32

猜你喜欢
图例组织者先行
健康养生“手”先行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找拼图
犬狗的画法(六)
导演
如何让学生巧用图例解决数学问题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可爱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