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建应用性本科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校企合作

2013-04-06 08:01张立云杨丝宇
关键词:实训室日语商务

张立云,杨丝宇

(1.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2.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谈新建应用性本科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校企合作

张立云1,杨丝宇2

(1.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2.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校企合作已经遍地开花,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应该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商务日语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颇具特色的语言类专业,应突出特色化的实习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日语;校企合作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及十八大的工作报告都指出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对于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实现人人即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这意味着我们要打破以往的学院式培养的单一教学模式,探索出更适合每个学生个体特征的教学模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越来越深入到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中,通过文献查找和登陆学校门户主页查询的方式可以看到,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校企合作已然遍地开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合作途径和管理模式尽管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仍是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是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向普通本科型院校靠拢,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文修养、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日语人才,还是学习高职高专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备对日贸易以及在华日资企业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是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未来发展方向的大问题。

考察一下现在的高等教育情况,我们就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原来定位于综合性、研究型(学术型)大学改为多科性、应用型、职业性或技能型院校。”(潘懋元,2007)同时,潘懋元还指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数应立足地市,为地方服务”。这在某种程度上,和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是相同的。

商务日语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当中的颇具特色的语言类专业,在全球经济日趋融合的当今世界,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只要我们是以市场经济需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地区经济的发展,培养出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就能在当前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高报到率、高就业率。

笔者通过多年的高职高专商务日语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经过大量的调研,摸索出以下几条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校企合作的途径:

一 校企共建多样化的商务日语校内实训基地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的语言类专业,大多建有多样化的校内语言实训室。除基础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外,还建有诸如导游日语技能实训室、商务日语谈判实训室、日语报关报检实训室、日语综合能力拓展室、日常生活语言技能实训室、电子商务日语实训室等等。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务日语专业可具体根据自己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区域经济的需要来建设。如所在地区有海关等机构,就可以设置报关报检实训室,将报关报检的专业术语和办事流程以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形式教给学生,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所在地区地处中部,则可以建立电子商务日语实训室。由企业提供实训室所需的各种软硬件清单、校方负责按照设计图纸来建设,最后校企共同设计案例与情景模拟实训环境,让学生在类似淘宝网、阿里巴巴的平台上进行模拟实训,包括网络购买、店铺管理与经营、进货出货管理、物流追踪管理、售后服务等各种流程,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日企电子商务的流程,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二 校企共建体制完备的商务日语校外实训基地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的语言类专业,都在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校企合作这种形式开展得还不够普及,所教育出来的学生还缺乏企业的认同度,尤其是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大环境的恶化,再加上企业对于语言专业学生的需求往往是零散的而非批量化的,校企共建体制完备的商务日语校外实训基地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为解决这一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在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时尽量以日企和中日合资企业为目标,让校企合作不再因为专业不对口而流于形式,流于数字。我们可以增加校外实习基地扩建的预算,广撒网,重点突破,充分利用网络供求信息、人才市场和本专业教师的人脉关系,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寻找专业对口的日企或中日合资企业来做为实习基地。

在实习的形式上,除了大四上学期,多数学校都没有大块的实习时间,多数日企和中日合资企业也不能让大批的学生去实习,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像笔者所在学校一样实行“新三学期制度”。即在每学年的两个学期中调配时间,形成一个新的第三学期,可用来进行社会实践。如在每学期16周的5天固定学习周中增加1天,即每周6天学习期,这样两学期即可提前32天完成本学期的任务,为学生的假期增加32天的社会实践的时间。而且要在每学期的社会实践学期中要求学生进行日企文化认知和岗位技能认知,循序渐进地、分期分批地选派学生进到日企去,亲身体会日企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或邀请日企管理人员来校进行日企文化和日企工作注意事项的宣讲会。经过这样的校企互动,可以让学生对于即将到来的实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转化为努力学好日语的动力,企业也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所了解。

三 校企共促专业建设、校企联动推进教师的双师化

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一旦运行起来,带给我们的往往是良性循环。由于实现了从校门到企业的无缝对接,学校的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首的专业建设就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有的放矢。我们可以邀请企业的人事管理人员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所做的市场调研就不再是人云亦云,纸上谈兵,或者信息过旧了。由于企业处在用工第一线,最能了解人才市场的最新动向,知道最稀缺的是什么人才,因此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必定是最符合市场需求的。

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还能帮助实现教师的双师化成长。学生在日企进行实习的同时,教师也应深入到日企生产生活一线,了解学生在日企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汇总提炼,并寻求日企一线工作者的建议,将其整理为教材,最终实现从教师,到教材,再到学生的实践知识的一体化。

四 校企共建专业建设监督机构,推动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有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还需要有监督其稳步健康进行下去的监督机构。商务日语专业可以聘请日企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如总经理、部门经理等)和商务日语专业主管就业的负责人一起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监督校企合作的各个流程,包括市场调研报告的提供、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的选定、教学过程的管理、实习过程的管理等等。专业指导委员会还有权根据日企的用工需求及时调整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实习计划,以期实现真正的以市场为导向。

总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务日语专业,不应做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应该大力发展校企合作,突出特色化的实习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1]柴宝华.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改革,2008(20).

[2]段宏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建设的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

[3]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4]谢军,颜晶晶.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5]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 [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ClassNo.:G64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TheCooperationBetweenCollegesandEnterprisesforBusisnessJapaneseMajorsinAppliedUndergraduateColleges

Zhang Liyun1,Yang Siyu2

(1.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xi, Heilongjiang 158100, China; 2.Institutes Of HulunBuir, HulunBuir, Inner Mongolia 021008,China)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blossomed in China , especially for the newly-established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develop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for which it is vital for the Business Japanese majors in the job market.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usiness Japanes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张立云,教授,黑龙江工业学院。

杨丝宇,讲师,呼伦贝尔学院。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边远地区日语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调查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25134。

1672-6758(2013)09-0011-2

G640

A

猜你喜欢
实训室日语商务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