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以吉首大学为例

2013-04-06 08:01邹益胜孙忠良
关键词:政治信仰吉首政治

邹益胜,孙忠良

(吉首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以吉首大学为例

邹益胜,孙忠良

(吉首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政治信仰,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群体或个人,对理想社会模式及其社会政治理论的笃信、追求与自觉。当代高校中的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年轻群体,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幻想,他们的政治信仰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所以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的现状,并从中发现、分析与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便他们更好地树立崇高的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大学生;吉首大学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1]这说明信仰对于我国的民族团结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建设与发展的重任,是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群体。要做好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工作,国家与高校必须准确地掌握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真实情况,根据这些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制定出适合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方式,以便更好地教育当代大学生。

一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针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问题,以吉首大学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60份,回收率较高;问卷回收后都进行了整理,并做出了统计结果,概括为以下三点。

1.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的调查分析。

(1)对于主导政治理论的信仰程度。

调查表明,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及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的熏陶下,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选项中得到了八成以上同学的认同;有48.5%的同学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认知与相互间的区别”的了解程度是较高的;这些都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的主导政治理论是比较信任的。当在面对“社会主义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超越资本主义”的看法时,认为很难实现的比例最高,占39.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摇性。

(2)对于国家实事的关注状况。

根据调查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对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比较关注,但还有部分大学生不太关心“十八大”的召开。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十八大”对于我国的未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还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电视媒体来了解“十八大”;还有许多的大学生时常关注国家的其它时事。可见,当前大部分学生对于国家实事的关注程度是较高的,这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高尚的政治信仰的树立。

(3)对于个人信仰的具体认知状况的调查。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信仰状况并不是很清晰,其中“没有政治信仰,与信仰个人主义”占到了四成以上;对于“是否有宗教信仰”的选项中,有宗教信仰的同学占到了17.7%;对于人生价值观的选择,“集体主义”所占的比例比以往都有所下降;对于“入党动机”一问中,许多学生也只是随波逐流的态度。以上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虽然大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是非常明确与坚定的,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并不是很明确。

2.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建设中也出现了许多我们亟需去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对于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体制弊端的影响。

市场经济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市场经济的弊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显现出来,它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开始在社会中流行,继而忽视了个人的价值观念的正确调整,进一步影响个人崇高信仰的树立。大学生作为一个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群体,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2)社会舆论的过度宣传与网络化消极因素的影响。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环境与人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当今社会舆论媒体的宗旨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社会舆论内容不断呈现出低俗、庸俗与媚俗的状态,如今的网络新闻媒体宣传中,充满着暴力、色情、游戏等内容。网络在宣传的同时,也让部分大学生开始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这些并没有给大学生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反而会使他们忽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与诚恳的交流,这将会极大地影响大学生的人际沟通,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3)高校“两课”教育的方式缺乏影响力与号召力。

现代高等学校的教育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照本宣科,用传统点名的方式将学生“捆绑”在教室中,并没有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改变,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影响力与号召力。高校中许多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相分离,教育者并没有认真地去分析受教育者的特点,只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学。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厌学现象的产生,这对于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4)大学生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建设问题,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外在各个方面的影响,同时更应该去分析与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因为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个人内部因素的影响是巨大的。一般来说,当代大学生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不曾经历过苦难,同时如果他们犯错也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宽容和理解,这将会形成对大学生的纵容之风,不利于大学生正确的、坚定的政治信仰的形成。

二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的解决策略

1.优化社会舆论环境,为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政治信仰奠定基础。

(1)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国社会舆论媒体要不断地宣传与倡导核心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要加强对国家实事的宣传,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调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与激情,这样对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使他们更好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市场经济环境健康稳定地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国要不断地优化经济基础的构成和发展方式;经济体制改革应该不断加快步伐,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政府要更加重视其干预作用,这样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地看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集体利益,因为人是一个具有社会性的高级动物,如果没有集体,那个人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倡导大学生正确的利益观。

(3)加强网络媒体环境的监管力度。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这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资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诱惑与陷阱,大学生群体是很容易在网络的铺天盖地的宣传中迷失自己或陷入网络游戏的陷阱。我们说,游戏可以玩,但是要控制好娱乐的时间,不能时时刻刻都沉浸在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也就是说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还需不断地加强,这就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控制不良信息的发送,净化网络环境,促使电脑成为提高大学生能力的重要工具。

2.转变高校教育方式,将政治信仰内涵不断升华。

(1)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网络交流平台,加强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教育。

现代高校教育应该改变以往的只有课堂教育的形式,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特别是网络交流平台来宣传国家时事与校园文化,这将是校园文化宣传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随着QQ、微博等网络交流媒体的出现,以及校园网络的建立,大学生也开始频繁地运用这些工具来进行交流,以及关注实事,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国家时事与校园文化融合到网络交流平台,这样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能够拉近学生与学校的距离,更能够起到教育与培养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2)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其有效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是说教的方式,缺乏学生的参与,这样很容易形成学习与实践的脱离,高校应当开展一定的弘扬主流思想的实践活动,例如:宣讲“十八大”精神的讲座活动,鼓励学生去进行实际的宣传与学习;另外还可以举办各种丰富的娱乐活动,青年人比较喜欢的娱乐活动,将主流精神融入其中,这对于主导政治思想的宣传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又让学生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的生活化,同时包含一定的幽默元素,这样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使大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够学到相关的知识。

(3)树立先锋模范,发挥榜样的作用。

在对吉首大学的调查与访谈中,我们既发现了大学生信仰缺失的问题,又看到了许多优秀的大学生,他们有着高尚的道德素质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政治理论,不断地学习知识,使自己更加充实,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闪光点,他们对学生信仰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优秀的学生与教师将会成为模范、榜样,其他同学可以有选择性地吸收借鉴其闪光点,催化其政治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课堂的教育过程中,会对学生信仰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特别是对政治方向的把握与了解,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在校园中形成政治信仰的效率,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激情,使大学校园充满朝气。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在大学中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同时兼顾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探索与分析。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建设必不可少,政治信仰的培育也将会成为大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必修课程。

3.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力,使家庭也成为培养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重要阵地。

“家庭对于人格的塑造、基本人生观的形成以及社会常识的启蒙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3]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一个重要的社会化的过程,它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环节,他同时也是一种终身性的教育,他是对于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教育,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所以在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培养与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将家庭教育与信仰教育互相结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用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科学的教育方式去教育,特别要注重孩子的“为人之道”的教育,也就是对孩子的人格、品志、信仰的教育,这是一个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良好的为人之道的教育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较好的责任感,对于国家建设的热情与奋斗的决心,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使家庭成为培养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重要阵地。

4.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在社会生活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关键,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这三者就像一条链子,任何一方脱节,都会影响到整条链子的完整性。[4]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承担起责任,这个责任是崇高且伟大的,这个责任也是我们对于父母、对于国家的责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是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道出的一个中国青年应该肩负的责任。而今天的我们,应该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应该勇敢地去承担起这份责任,树立崇高的政治信仰;另外,大学生也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做一个既有思想,又有文化的青年,树立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理想,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中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3]李俊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与科学化[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266.

[4]王井爱,刘开清.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A,2011(1).

ClassNo.:G64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theCurrentPoliticalBeliefs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

Zou Yisheng,Sun Zhongliang

(Marxism Academy,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China)

The political belief is a pursuit of an ideal soci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groups of people or individuals under the specific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 is a group of people who is receptive to new things and full of passion and fantasy for the future , and their political beliefs have directly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olitical belief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ry to solve problems concerned so that they can establish a better political beliefs themselves.

political belief; college students; Jishou University

邹益胜,学生,吉首大学。

孙忠良,博士,副教授,吉首大学。

2012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成果之一(序号:250);吉首大学2012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SU-CX-2012-09)。

1672-6758(2013)09-0016-3

G641

A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吉首政治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湘粤专家学者相聚吉首研讨声乐套曲《四季如歌》
吉首美术馆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