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术史研究的价值

2013-04-07 08:44王文革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学术史学术研究学者

王文革

(北方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 中文系,北京,邮编100144)

当代学术史的研究体现了学术的自觉。学术研究本是自由的、个人的活动,各人大可按个人兴趣、资质和条件开展研究。但这种研究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呢?了解学术史自是提高其研究成效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学术史勾勒出学术发展的脉络,展示出相关研究的成果,并以此呈现出学术发展的主方向或“主航道”。对于人文社会学科来说,各学科的学术研究如果沿着该学科的“主航道”前行,可以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现在学界虽然不再像有一段时间那样说“突破”、“创新”、“填补空白”之类的大话了,但自说自话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一些人埋头拉车不看路,自以为是在对一些有价值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自以为自己的研究有学术价值。且不说他研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单就这样的问题前贤或时人是否已有研究也不大了解,这样的研究的价值就要打上问号了,这样的研究也就很难说是自觉的研究。作为关于学术的学术、关于思想的思想,学术史所体现的正是学术、思想的自觉。所谓学术研究的自觉,就是对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现状、发展的方向、自己所处的位置等等有清醒、清晰的认识;学术研究有没有自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有没有学术史特别是当代学术史的意识。

当代学术史的研究还构成人们交流、借鉴、比较的一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还可以进一步构建学术共同体。就单个学者的研究来说,其研究是个人的活动。这种研究在时间、空间上是异时、异域的;但就其所研究的问题、方法、思想、观点来说,又应当形成一个争鸣、对话的态势。参考、借鉴、认同、批驳等等都是交流,但基于研究的异时、异域性,这样的交流还不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形成学术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研究者相互关注、相互了解、相互争鸣,从而共同推动学科学术发展。而当代学术史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它将相关研究的学者、观点、思想等等共时性地呈现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对话、争鸣的平台,为人们交流、借鉴、比较提供材料。有了这个“空间”,人们的研究就既是个体的、分散的,也是共同的、集中的。

余三定先生多年来一直潜心于中国当代学术史,出版了《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当代学术史研究》(主编)、《当代学术史研究八年论坛》(主编)等论著,还在其主编的《云梦学刊》开设“当代学术史研究”专栏,形成了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特色。其新著《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一书可以说是其开展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又一成果。该著清晰梳理了中国新时期若干学术热点,对相关热点问题研究的来龙去脉、主要研究者及其主要观点、主要思想之间的起承转合等进行系统研究,展示出学界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领域,让人了解到在相关问题上学术研究所达到的高度,启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总之,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记录、保存,更在于启示、推动,有利于提升学术研究的自觉、构建学术交流的平台。

当代学术史的研究虽然很重要,但却存在相当的难度,比较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难在客观、如实。这就是说,在研究过程中要避免个人兴趣好恶的影响,不虚美、不隐恶,做到有一说一,做成“信史”。二是难在发现内在逻辑。当代学术因时间距离近,各种现象纷纭复杂,乱花迷眼,罗列现象容易,把握内在逻辑却十分困难。《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这部著作力求客观如实,力求呈现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了作者的学术精神、学者责任、学人功夫。

猜你喜欢
学术史学术研究学者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吐蕃王权研究海外学术史钩沉①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