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脐疝的防治

2013-04-07 13:34王亚林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2期
关键词:脐孔腹压脐部

王亚林

(辽宁省东港市龙王庙动物卫生监督所 118300)

仔猪脐疝的防治

王亚林

(辽宁省东港市龙王庙动物卫生监督所 118300)

仔猪脐疝是仔猪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腹腔内容物通过脐孔脱出于皮下所形成的疝。表现为脐部呈局限性球形肿胀、质体柔软,无红、热、痛反应,安静时人工辅助内容物可还纳腹腔,饱腹或挣扎时明显增大,能明显摸到脐孔开口。通过临床实践,现将仔猪脐疝的防治总结如下:

1 引发脐疝的病因

1.1 脐孔先天性闭锁不全 出生后即可见到,与遗传有关。

1.2 脐孔后天性闭锁不全 如接产操作不当使胎儿娩出后,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未完全分离,脐带脉管跳动明显,这时接产操作如果过度牵拉会损伤脐孔,导致脐疝发生。

1.3 由脓肿引发脐疝 接产消毒不严格或结扎线受污染使脐带断端感染发生脓肿,形成包囊,随着腹压增高挤压引致脐疝发生。

1.4 仔猪相互吮吸脐带 争斗,便秘,过食,挤压,捕捉时过度嘶叫等可诱发脐疝。

2 脐疝的症状

仔猪脐疝主要表现脐部呈局限性球形脓肿,将仔猪仰卧时疝内容物可还纳腹腔,并可摸到疝轮,在饱腹或挣扎时脐疝可增大;若肠管发生嵌闭可致排粪不畅;若发生感染则体温升高至39~41℃。据此诊断为脐疝。

鉴别诊断须与脐部脓肿相区别:脐部脓肿在脐部形成的肿胀很像脐疝,但其肿胀不随腹压增减而变化,按压不缩小且摸不到脐孔,初期硬,有热痛,后期顶部柔软而基部周围仍硬,穿刺有脓汁流出。

3 治疗方法

手术疗法是治疗仔猪脐疝的最佳方法。手术前,病猪禁食12h,仰卧保定,用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0m1,局部皮下直线浸润麻醉;用0.1%新洁尔灭作器械消毒,用碘酒将准备手术区域消毒,在疝囊底部作一直线切口(公猪需避开阴茎及包皮口),再用皱劈法切开因增生而较厚的结缔组织层,用手术刀柄钝性分离显露出疝内容物(小肠和网膜),将小肠和网膜还回腹腔后,用手术剪在疝轮上作新鲜创口,将疝腔作连续缝合,再用手术剪剪去增生的结缔组织,皮肤作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在疝囊基部作一直线切口(公猪避开阴茎及包皮口),采用皱襞切开法切开疝囊,暴露疝内容物。未发生粘连的直接还纳;粘连的可用手指或剪刀分离后还纳;肠管发生嵌闭的用钝尖剪扩大疝环解除嵌顿;肠管坏死的应切除坏死肠管,剔除坏死组织,吻合肠管。最后缝合疝环和皮肤。

4 术后护理

术后将仔猪单独饲养在干燥的圈舍,不宜喂的过饱,限制剧烈活动,防止腹压增高;每天检查病猪全身症状和切口情况,连用3~5d抗菌消炎药物,以防感染,7d后伤口痊愈。

5 注意事项

5.1 注意灭菌消炎 手术大多是就地露天作业,术前器械及手术部位要严格消毒,术后连续使用抗菌消炎药物,防止感染而复发。

5.2 注意组织切开方法 兽医人员在组织切开与缝合时,按照解剖层次分层讲行。肌肉切开时,沿肌纤维方向用刀柄或手指分离。

5.3 注意疝轮处理 手术时疝的分离要完全,彻底暴露疝轮,把疝轮边缘坚硬而厚的部分削薄成一新鲜创面,然后再做重叠式褥状缝合。

5.4 注意缝合针选择 缝合疝轮时所用缝合针规格要合适,减少缝合密度和针孔。

5.5 注意术后护理 在术后7~10d限食,并防止仔猪拥挤,相互攻击。

S858.28

B

1007-1733(2013)02-0062-01

2012–11–27)

猜你喜欢
脐孔腹压脐部
腰不好 打喷嚏时 先“直腰”
给仔猪断脐有禁忌
过氧化氢消毒液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脐孔清洁中的应用
浅谈腹压传感器校准方法的研究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腹压升高危害不容小觑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第一产程使用腹压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