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敬”范畴研究

2013-04-10 09:03王永祥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鬼神论语孔子

王永祥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兰州 730000)

范畴研究被视为学科科学性或理性研究的重要标志。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范畴研究也被应用于先秦伦理研究。《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孔子思想的精微就集中在书中。孔子道德教育科目就以范畴的形式呈现,如: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仁、义、礼、知(智)、孝、弟(悌)、刚、和、恒、矜、敬、谲、孙(逊)、泰、勇、忠等。其中,“敬”范畴在《论语》中出现22次,涉及为官事君、求学适道、孝亲敬友等方面,包含着三方面的具体要求:

一、执事以敬

孔子将“执事敬”看作是仁德的表现,认为永远都不能丢弃,强调言行的一致,教育弟子们要做到“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篇》,以下只注篇名),言和行都要发自真诚、笃敬。连同“事思敬”(《季氏》),即时刻要以恭敬的态度去做事,成为孔子强调的做事态度,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君民互敬。孔子一方面强调对国家、君主的尊敬,同时也要求在上位者对下民的庄敬,即双方都应有所约束,做到恭敬有礼。孔子看来,君子作为治理国家的理想化载体首先要做到“是上也敬”(《公冶长》),即怀着恭敬之心去治理国家、辅佐君主,做到“敬其事而后食其食”(《卫灵公》),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处理好,再去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治理国家要“敬事而信”(《学而》),对本职工作要恭敬忠实地去完成。孔子认为人应该对国家恭敬、忠诚,同时也强调在上位者要“好礼”(《子路》)和“临之以庄”(《为政》),依礼而行,庄敬地治理人民,才能在人民中形成良好的形象,最终赢得民心。否则,“不庄以莅之”(《卫灵公》),即使“知及之,仁能守之”(同上),结果仍然是“民不敬”(同上),使国家在人民心中的权威受损。

(二)敬孝亲友。孔子强调和重视“孝”,将之视为“君子务本”(《学而》)的表现,并将“孝悌”看作是“仁”之根本,认为一国兴孝悌就可使国家长治久安。《论语》中的“孝”继承了先前的伦理传统,将父母、鬼神、人民、兄弟、老师作为“孝”的对象,更为可贵的是孔子援“敬”入孝,使这一思想焕发出新的气息。子游问孝,孔子答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将“敬”看作区别“养”和“孝”的依据。根据孔子强调“养民也惠”(《公冶长》)的思想,这里的“能养”并不单指父母,而是包含“民”在内。孔子此语实是强调对父母要孝且敬,对人民要养且敬。但需指出,《论语》之“孝”,在内容和程度上是有差别的,其中一以贯之的是“泛爱众,而亲仁”(《学而》)的思想。孔子多次讲“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学而》和《里仁》),把敬父之道看作是对父母的孝。孔子讲“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为政》),认为弟子应该在各方面帮助老师,但他把敬师之志视为对老师最高的孝,更强调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乃师的思想。是故,当冉求以“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雍也》)作为托词时,遭到了孔子严肃的批评。我国尊师重道的传统,大抵发端于此。

(三)敬畏鬼神。孔子所处的时代,鬼神观念依然流行。孔子对待鬼神是可有可无的,既不否认也不承认,这与《易》中“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1],即视鬼神为隐性的教化方式有关,《论语》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也是对这一传统的注脚。孔子重视传统,强调“祭思敬”(《子张》),即要对鬼神心存虔敬,认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要人们诚敬地祭祀鬼神,就如同现实中真的存在一样。孔子敬重鬼神,故对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泰伯》)的做法大加赞赏。同时,他不迷信:“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强调统治者要关注人事;“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甚至对鬼神不屑一谈。在实际做法上,孔子则强调“敬鬼神而远之”(《雍也》),即既尊敬鬼神又疏远鬼神,认为这才是明智之举。孔子既敬重鬼神又不迷信的思想反映了他理性主义的一面,有助于把人从笃信鬼神的泥潭中解放出来,去关注人事作为,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匡亚明先生就曾说过“此后,任何以有人格化的至上神为核心要义,宣传‘天国’、‘彼岸’的外来宗教思想体系,都不能在中国长久地占据统治地位,而最终被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所汲取、消融,其故在此。”[2]就是对这种影响的肯定。

二、修己以敬

孔子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视“德之不修”(《述而》)为隐忧,即把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不作为看作忧患。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首先要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孔子将“修己以敬”(《宪问》),即把言行方面的恭敬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目标,将“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即道德践履的忠实敬信作为一个人道德修养高尚与否的重要表现,并将之与政治相连,认为在上者若能做到并以身作则,就可起到“安人”(《宪问》)、“安百姓”(同上)的社会作用,在下位者也可增进自身的道德修为。

孔子把敬慕尧舜禹等名王先贤作为“修己以敬”的重要内容,把对这些人的尊敬和仰慕作为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方法,对他们褒之以极大的赞许。尽管《论语》中这些人物并不多见,只是少量地述及他们的言行,但却被孔子视为人格榜样和道德楷模,赋以崇高的形象。尧在《论语》中前后共出现五次,孔子对他极尽赞美之词,说道“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泰伯》)认为他上顺天意、下应民心,甚是伟大。舜在《论语》中出现八次,孔子歌颂他的巍峨,赞扬他“无为而治”(《卫灵公》)。禹出现五次,孔子对他的美德报以“吾无间然矣”(《泰伯》)的赞许,认为无可挑剔。此外,他盛赞泰伯的“至德”(同上),褒赞他“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同上)的高风亮节。孔子极少以“仁”许人,但微子、箕子、比干则是他敬重的三位仁人;管仲虽有违礼之行,但孔子认为他“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宪问》),即不事杀伐而使天下太平,以致“民到于今受其赐”(同上),虽批评他无礼但仍认为他是仁者,足见对他的敬重。此外,伯夷、叔齐、周公等都是孔子引以为敬慕的榜样。

孔子认为“德不孤,必有邻”(《里仁》),将朋友看作道德学识不断精进的帮手。他尤其敬重有贤德的人,常向他们请教,喜欢与他们交朋友,督促自己向他们看齐。他敬重贤人,学无常师,将“见贤思齐”(《里仁》)视为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述而》)。他常“以文会友”(《颜渊》),通过朋友之间“切切偲偲”(《子路》)达到“以友辅仁”(《颜渊》)的作用。孔子将他对朋友的敬重贯彻于他的交友原则中,提出“无友不如己者”(《学而》)的交友原则,把与自己敬重而又学识修养高的人交朋友作为交友的首选对象。孔子敬重朋友,一方面认为朋友之间应相互帮助,另一方面把朋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视为重要的交友原则。他“周而不比”(《为政》),不包庇友人的缺点和错误,把对朋友错误的适可而止的忠告视为是负责任的表现,强调“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颜渊》),不赞同一味地去劝说,否则“过犹不及”(《先进》),反倒破坏了彼此间的关系,这便是“朋友数斯疏矣”(《里仁》)的道理。晏平仲德才兼备,孔子愈交往则愈敬佩其人。老朋友原壤临丧行为不检点遭其毫不客气的教训。盲人师冕来见,孔子不厌其烦地为其做向导,敬重之殷切可见一斑,但他对“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乡党》)的坚守,正是他秉持“中庸”交友之道的思想体现。

三、为礼以敬

“礼”范畴在《论语》中出现七十余次,是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其内涵主要是指周以来的一整套关于等级和行为的制度及理念的集合。孔子认为一个有序稳定的社会的建立有赖于人们对标志各自贵贱高低的“礼”的恭敬和尊重,在现实中则要使言行符合礼的规范。

孔子之前“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3],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倡导全社会对礼的遵守和恭敬。他本人便以知礼而著称,他“入太庙,每事问”(《八佾》),谦虚的态度中包含着对礼的恭敬。《乡党》篇中大量描写孔子上朝的情形:“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恭敬之形不言而喻;“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庄敬的神态情形近于夸张的地步;“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真可谓毕恭毕敬。孔子十分敬重礼,他执礼用“雅言”(《述而》),是上的种种礼敬之举,为人所不理解,以致被误解而不得不解释:“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八佾》)。孔子倡导“克己复礼”(《颜渊》),这种情结伴随着他的一生,他对礼的执着,蕴含着对“天下有道”(《泰伯》)的向往,但他所处于新旧代谢之世,愿望终归于无法实现。

对礼的敬重,还使得他严词谴责违礼的行为。孔子不忍看到“为礼不敬”(《八佾》)的混乱现象,强调对礼的恪守和恭敬,认为不光要注重形式,还需注重礼的深层蕴含:“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认为礼乐并不是单纯的形式那么简单,行礼要有恭敬的情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八佾》)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孔子深情怀念的是礼所蕴含的深意。孔子希望人们怀着恭敬之心践行礼的传统,主张“上好礼”(《子路》),认为这是赢得人民尊敬国家的前提,对在上位而不敬礼的行径尤为不齿:季氏(指季平子)将原本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八佾》)舞蹈于自家庭院,孔子痛心疾首:“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同上)愤怒到了极点;当“三家者以《雍》彻”(同上)时,他便以“‘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同上)的讥讽相对;而“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公冶长》),受到孔子“何如其知也”(同上)的批评,孔子把这些行径看作是对礼的大不敬。孔子称赞管仲为仁人,却仍报以“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的批评,便是因管氏“树塞门”(同上)、“有反坫”(同上)的僭越行为。孔子晚年被尊为国老,常承顾问,季氏(指季康子)欲改革税制,使冉求征询孔子意见,孔子表现的极为保守,甚至要同冉求断绝关系,让弟子们“鸣鼓而攻之”(《先进》)。孔子对礼的维护,包含着他对安定有序的社会期盼,但在春秋战国的大变革中,也是于事无补,孔子晚年感叹“吾道穷亦”[4],思想上保守倾向很明显。

四、总结

道德观念的产生往往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出现的,道德范畴的变化蕴含着社会道德观念的变迁。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希望人们养成“敬”的意识、行为、情感、意志,这一思想在他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丰富和深化。“仁”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敬”思想范畴更多的是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扩展,由爱人到敬人,再到敬礼、敬己、敬事。这些思想特征的产生与孔子所处时代环境紧密相关。如学者指出的:“道德既然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它的制约因素自然应求之于这个社会和文化的环境当中。”[5]孔子身处变革之世,政治上的无序和纷争,思想上的混乱,道德状况层次不齐,事物原有的权威性和神圣性已被打破,新秩序也在孕育之中。孔子针对道德现状发表见解,希望唤醒人们的道德认知,使社会归于有序,这是孔子思想积极性的表现。这启示我们,社会道德状况的改善除了道德教育外,也要把改善社会整体道德环境放到更为突出的地位,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庞杂的工程,需要有立足长远的宏观架构,也要有微观层面的制度安排,需要借鉴各民族道德教育的精华。十八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6]的要求。现阶段,我们认真发掘和继承我国传统道德学说的积极方面,从实际出发,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承接、融合,乃至于培养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伦理道德,才能真正发挥道德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易·观[M].北京:中华书局,2010:494.

[2]匡亚明.孔子评传: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6.

[3]四书五经·礼记·曲礼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0:291.

[4]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芦苇,张赞煦,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598.

[5]晁天义.先秦道德与道德环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5.

[6]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 [12-11-1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17/c_113711665.htm?prolongation=1,20.

猜你喜欢
鬼神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浅谈先秦诸子的鬼神观
鬼神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