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和奥运会对大众传媒影响之比较

2013-04-25 01:49孙葆丽康晓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体育报青奥会奥林匹克运动

孙葆丽,罗 乐,康晓磊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奥林匹克运动受到了全球数以亿计体育迷的关注,而奥运会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高潮,其受关注度每一届都较前一届有所增长——然而,地球之大,一届奥运赛事仅是选择其中星星之点的一个国家的一个城市举办,能够有幸亲临现场观摩这场盛会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体育迷们,则是通过大众传媒及时乃至同步观赏一场场比赛。

数十年间,大众传媒自身的技术、种类、规模不断提升与扩展,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世界体育也在不断发展,双方共谋出了一个利益与声望共赢的现今与未来。大众传媒影响着奥林匹克运动,而奥林匹克运动也促进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奥运会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代表,已经为大众传媒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青奥会虽初出茅庐,但同样可以起到其独特的作用。

1 奥运会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1.1 奥运会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大众传媒

据国际奥委会官方信息显示,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进行了报道的国家达200多个,约有48亿人收看了该届奥运会。33家大众传媒获得了转播权。报道时间超过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61700小时。[1]16

我国的奥运报道发展历程,就可以作为一个代表点来验证国际范围内大众传媒对于奥运会关注的持续增长。在对奥运会报道的早期,报纸如同世界传媒发展史一样是主流、甚至是唯一的渠道。1908年,《天津青年》刊登了题为《竞技运动》的文章,介绍了即将进行的第四届奥运会,并向国人提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奥运会的报道逐渐广泛,在改革开放后更是越发重视对于历届奥运会的报道。上世纪80年代,中国已有80余名记者亲赴奥运现场;90年代,中国远赴国外的记者过百人;21世纪以来,不仅是专业体育媒体,就连综合媒体、地方媒体都派出前方记者报道奥运,很多媒体组成联合体,以集体力量完成了个体难以完成的大量采访任务。

电视的介入是一个新的高度。1984年中央电视台首次转播奥运赛事,1992年建立了后方演播室,开设专题节目,连续播出90小时。此后,参与电视报道的人数,报道的时长等各方面都有显著增加。步入21世纪后,这些数字每一届都会刷新,而就在2012年奥运会上,非体育频道,或非竞技类的节目也呈现于观众面前。在21世纪后我国网络大众传媒不断发展壮大,在报道奥运会时也是不断的突破自身,扩张规模。手机、公交、楼宇间的新大众传媒,也在近两届奥运会的报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1.2 奥运会拓展着体育报道的方式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大众传媒是奥运报道历史上的主力军。但是激烈的大众传媒竞争,使得他们均在不断夯实自身实力,拓展着对奥运会的报道方式——4年一次的这场盛会,对于很多大众传媒而言都是一场硬仗。这场媒体仗的胜负,不仅关系奥运会期间的媒体收入和影响力,对于“后奥运会时期”的影响更是不可限量。

1.2.1 更新了电视传播的方式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视技术的发展有目共睹。而每4年一届的奥运会,恰好是很多电视转播商“更新换代”,检验成果,吸引新一轮受众和赞助商的契机。因而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无论是直播比赛还是制作相关节目,电视转播商都无不尽其所能来吸引受众。可以说,一部奥运会的发展史,同时就伴随着一部奥运电视转播技术的发展史。

1948年,当奥运会史上第一次进入观众的电视机时,1天内只能令伦敦方圆50英里的50万观众收看到比赛,总计时长也不过64场比赛;64年后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却有全球48亿人收看到奥运盛况,总计时长超过北京奥运会的61700小时之多。[1]12电视传播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收看人数和转播时长的增加,3D信号首次于2012年伦敦奥运上供用户选择,官方提供了230小时的现场报道以及每日3D集锦。此外一些设备上的进步也非常明显,1000架摄像机,33个3D摄像机,40个超慢动作摄像机[1]16,这在过去都是无法想像的设备,在今日为观众们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而且这样的趋势势不可挡,甚至可能引起体育转播的革命性事件发生。

1.2.2 促进了其他传统大众传媒的改进

报纸、杂志等其他传统大众传媒也都有着各自的进步,而这些不同平台的大众传媒,都延续着各自的特色,将之利用现代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扩大。

为了延续各自的特色,纸媒注重报道厚度、新媒体注重报道新意,为了抢占受众,不同的传统大众传媒也纷纷绞尽脑汁,在平台内和平台间竞争中力求脱颖而出。越来越多的传统大众传媒(无论是专业体育大众传媒亦或是都市报等综合类大众传媒)派出了记者直接参与奥运会的前方报道,发回第一手的资料。为此,甚至一些大众传媒坦言连在前方赛场附近“订房”都是竞争的一部分[2];而后方则负责编辑、联络,形成一个战略纵深。每一届奥运会,这样的趋势都越发明显,规模越发壮大。以《中国体育报》为例,其从1984-2000年奥运会期间,该报刊发的奥运稿件数量翻了3倍之多(见表1)。

表1 1984-2000年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报》奥运报道量统计[3]1173

自1984年以来的5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报》的报道量大幅上升;《中国体育报》如此,其他大型大众传媒也势必如此。此外,不仅是报道的数量在提升,内容也在发生着改变——图片的比例增加就是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见表2)。

表2 1984-2000年奥运会《中国体育报》奥运新闻照片数量[3]1174

1.2.3 带动了新媒体的涌现

网络、手机等新的媒体形态的涌现,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在社会各个领域,这些新媒体的作用日渐增大,地位日渐重要。奥运会顺应时代潮流接纳了这些新媒件,而这些新媒件也及时的介入了奥运会,双方犹如报纸、电视早期与奥运会互动一般,尽管在初期的具体磨合上存在一些利益纠葛问题,但共赢的期盼是始终不变的。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首次将奥运会实况直播于Youtube这一世界知名的视频网站上,供亚非64个地区的受众观看。而国际奥委会还承诺,数字大众传媒技术将保证更多的奥运会报道在各个平台上的报道数量,远超过去。[1]15这就给了新媒体未来一展拳脚的机会。

此外,手机也是一个大众传媒争夺的平台。国内如网易、新浪、搜狐等大众传媒,纷纷推出了各自的APP,迎合奥运新闻的及时发布。奥运会官方也推出了自己的APP,彰显了权威;而在地铁、公交车、办公楼间的多大众传媒平台上,也都在即时播出着奥运比赛,令在上下班、旅途中的人们也都能利用这种闲暇时间来观摩比赛。

以上的各种平台的跟进,就是奥运会对于大众传媒提出的“硬性要求”。如果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大众传媒就会被淘汰,而其他传媒则会涌上。在市场竞争中,最大限度的攫取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是为胜招,而与奥运会的要求相匹配,正是在奥运会上打赢媒体仗的起点。

1.3 奥运会为体育报道提供了大量素材

1.3.1 竞技方面的素材

一届奥运会就是一次现代体育的盛会。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不仅有风靡世界的足球、篮球这些单项体育比赛已经开展得非常成功的赛事;还有着射击、射箭、体操、划艇等一些在平时我们较少关注的赛事。2012年伦敦奥运会,有26大项302个小项的赛事,基本涵盖了世界范围的主流体育比赛。将如此之多的赛事在短短16天的时间内向受众呈现出来,对于大众传媒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同时,由于奥运会的水平之高,全球各个单项赛事的最为优秀的运动员几乎都前来参赛。无论是从体育明星自身魅力,亦或是高超的竞技水平,都能使大众传媒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

1.3.2 非竞技方面的素材

奥运会非竞技方面的内容,早已成为大众传媒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聚焦于赛场外的人文、历史、趣事、争议,大众传媒完全可以报道出一个不亚于奥运会数量的“非奥运会”新闻。既然是非竞技的内容,就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1972年慕尼黑惨案,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恐怖事件,2004年奥运会的回归希腊,都融合了一些政治问题。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静观英伦》,由央视记者柴静从人文等视角来看待奥运赛场外的人和事,可谓是从“非体育的角度看体育”,更加深刻,别有风味;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在奥运会期间则改为奥运特别节目,讨论在伦敦的人文和体育生活见闻。

2 青奥会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青奥会的“年龄”较短,这是它的劣势,也是它的优势。相比于奥运会从21世纪前的那些落后的科技、文化观念走出,经历了血腥战争、观念冲突、经济不济等严重问题,并几近陨落不同,青奥会自其诞生之初,有奥运会的经验可取,不会走太多弯路。从大众传媒的角度而言,青奥会从一开始就利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技术,有着奥运报道的参考,亦同时对大众传媒产生了诸多影响。

2.1 青奥会远离了大众传媒竞争的尘嚣

青奥会由于其自身规模和竞技水平等原因,相对于奥运会而言吸引的大众传媒数量较少。但是,少不代表“不好”,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较少的大众传媒参与,使得竞争不再如奥运会那般惨烈。在奥运赛场上,国与国、平台与平台,以及同一平台内大众传媒的竞争空前激烈,哪怕是晚了1秒的新闻都有可能酿成“新闻战”的失利。更别提大众传媒不惜斥巨资邀请奥运明星代言、专访了。青奥会上这样的竞争少一些,大众传媒就无需“为成绩而战”,反而可以沉下心来制作精良的节目和内容。

其次,来报道青奥会的大众传媒,一般都是主流的、大型的大众传媒。毕竟只有他们才有充足的财力、人力、物力来报道一个并非“新闻主战场”的赛事,而那些能力有限的大众传媒是没有多余资本来参与这样的赛事的,这就保证了青奥会的报道质量。

2.2 青奥会迎合了青年人接受新闻的传播方式

青奥会的参与主体是青少年,而最关注青少年的就是青少年自己和他们的父母,这一点是与奥运会以成人为主的构成截然不同的。既然如此,在报道时大众传媒就势必采取一些青少年独有的视角、方式来迎合他们,取悦他们,从而吸引他们。

当今的青少年与网络的关系极其密切,很多青少年甚至坦言离不开网络。他们的社会交往、获取信息、学习知识都离不开网络。因此,在报道青奥会时,网络成为了一个重点。实际上即便是奥运会也越来越重视网络内容,为的就是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关注。因此,网络视频、网络社交等典型的全世界青少年共享的“乐园”,也种下了青奥会的“种子”,播种者和收获者,则正是青少年自己。

以国际奥委会的官方网站为例。相较于其他板块严谨的风格,青奥会板块则直接以视频、互动模块映入眼帘,非常符合青少年的需求,也能激起他们进一步“点击”的兴趣。而因斯布鲁克冬季青奥会的官方网站,则是有着卡通形象以及众多图案,色彩斑斓的板块组成,同样符合青少年的风格。在点击更多内容时,各式各样的卡通人物则会展现出来。此外,这些网站的排版风格,文字色彩等都透露出一股清新的气息,这是与奥运会相关页面成熟稳重的感觉不同的。

2.3 青奥会为体育报道的内容注入活力

大众传媒报道中的奥运会,人物上有超级英雄,悲情英雄,以及富有人情味的英雄,故事上也基本围绕上述三种类型展开。这是赛场上的报道内容;而赛场外的报道内容,则多是围绕相关的人文设施,历史故事而娓娓道来。但所有这一切的共同点是,任何一个故事都离不开“人”,而奥运会报道的“人”都是成人,大多是奥运冠军,大多是职业运动员。

然而,青奥会则不同,大众传媒报道的对象是青少年——这是无法更改也无法回避的现实。如是,使得青奥会的报道自然会突出青少年的特点,也便会因而凸显青少年的活力。

2.3.1 竞技方面的内容

由于青奥会引入了一些如三对三篮球这样创新性的项目,这必然引来了大众传媒的关注——因为大众传媒也在寻找着“青奥会不是小型奥运会”的具体表现。相对于奥运会的那些大项目,像三对三篮球这样的比赛,恰好是大众传媒之前所未予充分关注和报道的。因而一旦它们登上大众传媒平台,首先是大众传媒报道角度的创新打出来了,其次更是坚定了大众传媒以此吸引受众关注青奥会的信心。

2.3.2 非竞技方面的内容

各国青年之间的交际、游戏,上网与父母兄妹聊天,参与青奥会的人文教育活动,这些机会虽然在奥运会上也有,但经常会被专访、无法回避的商业活动、社交往来所耽搁。但远离这些纷扰的青奥会则可以提供更多这样的机会。大众传媒将这些“平常人”的举动在一届全球性的赛事中展现出来,恰恰能够形成一种强烈的冲击对比;相反,奥运会则不然。在奥运会上没有“平常人”,是明星与大赛的结合、共赢。青奥会因此为体育报道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

3 结语

奥林匹克运动给大众传媒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素材,令他们在这个信息越发过剩、注意力资源越发匮乏的时代,有着足够的资本吸引受众,获得丰厚的回报。而有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大众传媒就更有人力、财力、物力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报道。这是一个积极的循环,使得大众传媒更加壮大,奥林匹克运动也更加强盛。尽管历经磨合的坎坷,但奥运会已证明自己是这场互动中一个成功的代表,它对大众传媒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青奥会与奥运会同源,但又与奥运会有所区别,这样的特征使得它对大众传媒的影响中,不仅有着奥运会的影子,更有着自身的特色,对大众传媒产生独特的影响。

[1]IOC.IOC Marketing Media Guide London 2012[R].Lausanne:IOC.2012:16.

[2]中国记者.《北京青年报》:竞争从订房间开始[J].中国记者.2004(8):23-24.

[3]薛文婷,叶霞.《中国体育报》五届夏季奥运会报道述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

猜你喜欢
体育报青奥会奥林匹克运动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浓浓体育爱 深深报刊情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青奥会对中小学运动会改革的启示研究
南京青奥会掠影
江苏省青少年学生对南京青奥会的认知分析
浅析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望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技术原因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