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子跳马项目竞技状态与竞争格局研究——兼谈我国女子跳马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3-04-25 01:49陈旭晖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转体体操落地

陈旭晖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体操教研室,上海 200438)

女子跳马项目一直是我国的“软肋”,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前始终无缘体操3大赛事的奖牌。莫慧兰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取得的跳马第2名的好成绩实现了我国女子跳马的历史突破。2006年,程菲连续在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夺得跳马冠军,并完成以程菲名字命名的创新动作“踺子转体180°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目前女子跳马难度表中踺子类动作的最高难度,分值为6.5分),将我国女子体操跳马项目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此后,我国女子体操队能先后夺得2006年体操世锦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团冠军。

然而,随着程菲的淡出,我国女子体操队在跳马项目上又跌入“低谷”,女子体操跳马项目再次成为了中国队的“软肋”[2]588。在2011年体操世锦赛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所有运动员的起评分只有5.8分,仅在跳马一个项目上就落后冠军美国队近5分;因此,加强女子跳马项目的理论研究,并指导实践训练,成为我国体操项目亟待研究的课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30届奥运会女子跳马团体决赛前8名、全能决赛前8名、单项决赛前8名跳马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以“竞技体操”“竞技体操竞赛”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相关文献50余篇,结合相关理论对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观察并记录第30届奥运会女子跳马比赛录像中运动员的动作类型、动作质量及落地稳定性等指标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统计相关数据。

2 世界女子跳马项目的竞技现状

2.1 动作类型相对集中

从第30届奥运会女子跳马单项和个人全能看,当前女子跳马动作类型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3种类型,4个动作上。其中,踺子后手翻类动作(分2个动作)使用概率最高,居3类动作之首,大部分选手都选用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720°的难度分值动作,据统计在全能决赛前八名的选手中,100%的运动员选择了第3类踺子上板动作,难度价值在5.8-6.5分。虽然单项决赛规则要求,运动员必须完成2个不同的推撑阶段(推离马的位置必须不同,第2腾空的空翻必须是不同的),但还是有56.25%的运动员选择了第3类动作,其余2类动作的选择率为43.75%(前手翻4人次,占 25%;跳转180°类 3 人次,占 18.756%)。

表1 第30届奥运会女子跳马单项决赛和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选择动作类型

从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运动员第一跳都会选择为踺子类动作,尤其以“踺子小翻接直体后空翻转体720°”为最多。究其因:首先,踺子类动作的技术要求比能力要求高;其次,踺子类动作落地的稳定性比前空翻类动作高;再者,踺子类动作提升难度价值相对简单。近十几年来,踺子类动作在转体度数上有大的突破,现在运动员已能完成“键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900°”,我国运动员程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国的优秀跳马选手完成此动作的质量也非常高,完成“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动作将成为可能。目前,踺子类动作技术已成为女子跳马发展的主流动作。

“前手翻团身前空翻2周半”动作的出现是女子跳马的一个突破。虽然男运动员成功完成“前手翻团身前空翻2周半”动作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现阶段女子跳马运动员成功完成“前手翻团身前空翻2周半”动作是不现实的。多米尼加选手潘纳布鲁在30届奥运会的跳马资格赛和决赛中都试跳了该难度为7.1分的跳马动作,虽然未能成功,但预示着前手翻前空翻类动作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依据跳马技术发展的规律,男运动员完成的动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女运动员也有可能完成,就看谁有超前意识,积极创造条件,移植和开发新动作[3]20。

2.2 高难度、高分值动作水平发展缓慢

根据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运动员在跳马项目上能完成6分以上的动作当属能力超强的运动员[4-5]。在第30届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的16跳动作中,2跳动作的D分都取得6.0以上的只有美国的马罗尼和德国的伯杰,他们分别完成了“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900°”动作(6.5 分)、“踺子转体180°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动作(6.0分)和“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动作(6.3分)、“侧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 720°“动作(6.0 分)[3]22,有较多运动员的另外 3 个项目(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的D分都能达到6.0分以上,甚至7分起评。从中可以看出,女子跳马项目的高难度、高分值动作水平发展较缓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跳马规则要求完成2个在第2腾空不同方向的空翻,很多教练员不愿意在此项目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其重视度不够[6-7]。

2.3 动作质量和落地稳定性有待提高

从表2可见,女子体操个人全能跳马比赛中动作难度均在5.8至6.5之间,其中87.5%的选手(7人次)选择第4类踺子后手翻上板动作,只有12.5%的选手(1人次)选择踺子转体180°第5类动作,在全能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类型相对单一。从得分情况来看,未出现0.5分以内扣分动作,均在0.5-1.2之间,其中:扣分在0.6以下的动作完成动作质量较好,占37.5%,扣分在0.6-1.0分的动作完成质量中等,占37.5,扣分超过1.0分动作质量一般,占25%。

从落地情况来看,运动员的落地稳定性不高,落地站稳率为0:4人次1小步,2人次1大步,1人次2步、1人次3步。究其因:运动员动作的技术质量不高,特别是第2腾空的高度不够,落地前不能使身体重心处于较高的位置,无充足的时间调整身体各环节的平衡,造成落地动作的不稳定。因此,跳马运动员动作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第2腾空的高度与完成动作的质量,其主要扣分点也集中在第2腾空的高度、远度、空中姿态及落地几个方面。由此看来,稳定落地是跳马运动员获胜的关键[8-10]。

表2 第30届奥运会女子体操全能决赛前8名运动员跳马成绩

3 世界女子跳马项目竞争格局

3.1 第30届奥运会女子跳马整体实力格局分析

从团体预赛女子跳马前8名总分排名看,可以分成4个梯队:第1梯队是美国,跳马单项总分在48分以上,平均16分以上,运动员水平较高,每个运动员的D分都达到6.5分,而且完成动作的规格质量高,尖子运动员突出;第2梯队是俄罗斯、罗马尼亚、跳马单项总分在45分以上,平均15分左右,运动员D分在5.8-6.5,虽然整体水平不如美国队,但动作完成质量相对较好,且2个队均有个别尖子运动员;第3梯队是中国队、加拿大队和英国队,跳马单项总分43分以上,平均14.5分以上,运动员D分基本在5.8分或以下,无突出的尖子运动员;第4梯队是意大利队和日本队,跳马单项总分43分以下,平均14分左右,D分较低,整体水平不高(见表3)。

表3 第30届奥运会团体前8名总分与跳马单项总分统计

3.2 第30届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运动员整体表现评述

从表4可见,在第30届奥运会上参加女子跳马决赛的运动员分别来自6个国家。从实力看,资格赛排名第一的美国选手马罗尼目前跳马实力最突出,尤其是完成“尤尔琴科转体900°”动作(难度分为6.5分)高度和空中姿态控制得非常出色,在众多能完成此动作的运动员中能力最强,姿态最出色,尽管落地稳定性稍有欠缺,但还是得到了15.866的高分,罗马尼的第2跳是“踺子转体180°接前直转体360°”,因第2腾空高度不够,落地时臀部着地,最终只能遗憾摘银。

资格赛排名第二的罗马尼亚名将伊兹巴萨在北京奥运会之后转攻跳马,跳马实力增强,她的两跳的难度尽管不突出,分别为6.1和5.8分值,但是她的完成质量较出色,伊兹巴萨第1跳的动作正是马罗尼第2跳失败的动作,但她没有受到干扰,完成非常出色,仅落地小小一跳,拿到15.383分,随后的第2跳也非常出色,最终以15.191夺得冠军。

俄罗斯新秀帕瑟卡的跳马实力突出,也能够完成难度为6.5和5.6分两跳动作,但是完成的质量相对较美国选手马洛尼差,在资格赛和团体决赛中,她的落地都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但在决赛中,她较出色的完成了两跳动作,最终排名第三。

多米尼加选手阿布鲁跳马能力极为突出,她能够完成前手翻上马的前团两周半难度为7.1分的跳马动作,也是目前难度表上难度分最高的动作,尽管其第2跳只有5.8分的难度,但总难度分值够超过美国选手马罗尼,如果决赛中能超水平发挥,将成为本届奥运会上的最大冷门。然而,遗憾的是阿布鲁第1跳由于高度和翻转不够,落地不稳,臀部坐地,从而失去了争夺奖牌的机会,最终名列第六。

近40岁的德国老将丘索维金娜,在跳马项目上的实力不减,能完成两跳6.3分和6.1分的动作,如果她能够较好的完成这两个动作,将成为奥运奖牌的有力争夺者。但是由于她在决赛中的第2跳动作未完成6.1分的动作,而用5.5分的“侧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540°”替代,且两跳动作的空中姿态和落地都有所欠缺,最终只能名列第五。

加拿大选手罗杰斯2跳动作的难度分值都不高,而且空中身体姿态控制欠佳,落地也不够稳定,最终名列第七;另一名加拿大运动员布莱克在第1跳“前手翻前直转体540°”,撑马时出现滑手,摔在地上,未取得成绩;而且因此脚腕受伤,导致其第2跳助跑时终止动作,最终没有成绩。

从决赛情况不难看出,目前世界女子跳马项目正向着高质量、高难度方向发展,腾空高、姿态美、落地稳将成为世界女子跳马动作技术发展的趋势。

表4 第30届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运动员动作及成绩一览

4 我国女子跳马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4.1 存在的问题

4.1.1 项目整体实力落后

在第30届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预赛和决赛中,我国运动员的跳马总分都排在第5位,其中最高分为15.033分,而美国队的最低分为15.933。在女子体操团体预赛中,我国运动员总分落后美国队5.226分,落后俄罗斯队3.792分,仅跳马项目分别落后4.067分和3.792分,占落后总分的77%和73%。在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因我国运动员在其它3项也相继出现失误,所以决赛总分差距比预赛更大,虽然在跳马项目中有所缓解,但也落后将近50%。女子团体总分落后美国队9.166分,落后俄罗斯队4.1分,跳马项目分别落后3.866分和2.1分。由此可见,我国女子跳马整体实力与世界女子跳马强国相比,差距较大。

4.1.2 动作类型单一,后备人才不足

在第30届奥运会上,中国无人进入女子跳马单项决赛,且所有参赛选手全部选择“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动作(D分为5.8分),动作类型相对单一,自程菲夺取跳马世界冠军以来,高水平女子跳马运动员缺乏,且未激发相关部门对跳马项目的重视,忽略了对女子跳马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2]560,这与我国世界体操强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表5 第30届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决赛成绩及难度分值比较

从表5可见,中国队与美国队、俄罗斯队在女子跳马D分分值上相差甚远,落后美国队2.1分,落后俄罗斯队1.4分,落后在总成绩上,我国运动员落后美国队1.766分,落后俄罗斯队0.7分,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女队跳马运动员动作规格质量较差,动作的高度、远度以及落地的稳定性不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女子跳马运动员的能力较弱、动作不熟练。另外,规则要求,参加决赛的选手必须掌握2种在第2腾空不同方向的空翻,目前我国选手在备战体操世锦赛和奥运会的运动员均不具备该能力。

4.2 改进策略

首先,在人才选拔方面,相关部门应重视跳马项目的整体发展和布局,从国家队到地方队,提升对女子跳马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针对性的选拔一批力量型的体操苗子进行个性化训练。

其次,在培养高水平跳马运动员和发展跳马技术上,应该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条件,在不断夯实踺子类技术基础上拓宽第2跳技术的编排思路,根据运动员的特点选择有个性的高难度跳马动作类型。

再次,及时把握并深刻领会最新跳马规则,例如,目前跳马规则鼓励运动员发展前手翻与塚原跳2种类型动作,“前手直体前空翻翻转体540°”的D分达到了6.3,“塚原直体后空翻转体 720°”的 D 分为 6.0,比“踺子小翻直体后空翻转体720°”的D分高出0.2分等,这两类动作特点是需要马背上的推力作为腾空发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更为强调上肢与腿部力量的协调发展,其技术难度相对比踺子类动作要大一些。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应根据我国运动员的特点,合理提高动作难度,以增强运动员的比赛综合对抗实力,提升跳马技术水平。

[1]邵斌,黄玉斌,冯瑞,等.我国奥运优势项目体操资源的有效管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8-39.

[2]罗倩文.对中国女子跳马的现状及其竞争对手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15).

[3]李翠玲.从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简析女子跳马发展状况与竞争格局,2000(7).

[4]黄燊.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11.

[5]杨斌.形体训练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3-8.

[6]国际体操联合会: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2009年版[S].2009.

[7]俞继英,张健.竞技体操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7-111.

[8]蒋薇芳.第2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体操评述:兼析世界女子体操发展与训练的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2(3):46-47.

[9]邵斌,朱晓龙.论竞技体操运动员训练水平的评价原则、内容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61-66.

[10]体操大辞典编委会.体操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6.

猜你喜欢
转体体操落地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我国桥梁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房地产税:靴子何时落地?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午后
头脑体操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