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与其伪品牛西西的鉴别应用

2013-05-05 09:18张仁霞林朝龙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乙醚伪品蒽醌

张仁霞 林朝龙

大黄与其伪品牛西西的鉴别应用

张仁霞1林朝龙2

目的区别大黄与大黄伪品牛西西,以免药房中使用混淆。方法从植物来源、显微特征、功能主治、化学成分、理化特征等加以鉴别。结果与结论大黄与牛西西,要着重于显微鉴别与理化鉴别,仅凭肉眼经验鉴别大黄与大黄伪品牛西西存在困难,借助显微镜、理化鉴别,容易区别。

大黄;牛西西;鉴别

大黄味苦、性寒,归心、脾、胃、大肠、肝经[1],功效广泛,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目前大黄市场销量大,常见有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伪劣品,其中以形状相似的牛西西居多,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鉴别了大黄和牛西西药材的性状、功效、显微、理化反应等特征。通过应用显微镜、特征理化反应、纸层析等现代技术手段,鉴别出大黄和牛西西两味易混淆中药,为中药房调剂提供使用依据。

1 一般资料

在不同的医药书籍中,大黄与牛西西两种药材的名称、来源、功效存在交叉混淆。大黄色黄而纯正,故称为大黄,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汉代医圣张仲景称之为中药“良将”,2010版药典中定义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 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umofficih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牛西西始记载于江西《中草药学》[2],又称土大黄(《陕西中草药》)、山大黄(河北)、羊蹄根(《中草药通讯》)、牛舌棵(《天津中草药》),属于蓼科酸模植物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的根[3]。

2 方法

2.1 大黄和牛西西的性状鉴别大黄和牛西西在性状、显微特征、气味、主要成分及功能用法上都有一定的区别,具体鉴别见表1。

表1 大黄和牛西西性状区别

2.2 理化鉴别取0.2g大黄粉末,放置于250ml三角瓶中,并用玻璃片盖上,一起放于酒精灯上加热2~4min,加热过程中控制温度在150℃左右,注意观察玻璃片上变化,实验结束后可见羽状结晶或菱状针晶,说明大黄中含较多蒽酯类物质。另称取大黄粉未1.0g,加水50ml,置温水浴上加热30min,抽滤,收集滤液,加入HCl 2滴,再用20ml乙醚萃取2次,除去乙醚层,收集水层并加HCl 5ml,置温水浴中加热30min,放冷后,再用乙醚20ml萃取,取乙醚层,加NaHCO3溶液10ml,顺时针方向振摇,水层显红色,呈现羟基蒽醌衍生物反应。另称取0.5g大黄粉末,加入5ml乙醇,放入温水中10min,自然冷却后毛细管吸取上清液点在滤纸上,用浓度为40%的乙醇展开,进行纸层析实验,展开后取出并晾干,在紫外波长365nm的灯下观察,呈现棕红色至棕色的荧光(含蒽醌衍生物)。

称取0.2g牛西西粉末,放置试管中,滴加10ml NaOH,振摇2min,静置分层后可见红色上层。另称取0.1g牛西西粉末,加入5ml稀H2SO4,煮沸2min,趁热过滤,滤液放冷后,用乙醚萃取,乙醚层显黄色,收集乙醚层,并加入氨试液,混匀静置,氨液层显红色,乙醚层仍显黄色。另称取0.5g牛西西粉末,加入5ml乙醇,放入温水中10min,自然冷却后毛细管吸取上清液点在滤纸上,用浓度为40%的乙醇展开,进行纸层析实验,展开后取出并晾干,在紫外波长365nm的灯下观察,呈现亮蓝色荧光。

3 讨论

大黄和牛西西形状颜色有其共同点但差异也存在显著性,首先植物来源不同,大黄来源于药典规定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而牛西西只记载于地方药物志属于蓼科酸模植物巴天酸模。同时大黄切面多不平坦、中间呈黄棕色或黄褐色,而牛西西呈淡黄或灰黄色、具有菊花心、质地坚硬。显微特征方面,大黄粉末草酸钙簇晶多而大、棱角短钝,而牛西西草酸钙簇晶少、直径小等特点。大黄气味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但牛西西气味小、味道苦涩、嚼之硬、残渣多。大黄中含有萘、芪、蒽醌、色酮、单宁、二蒽酮、苯丁酮等化合物,蒽醌类常以苷形式存在,其苷元主要有: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等,此外大黄鞣酸及其多糖具有药理活性[4]。牛西西含有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等衍生物,蒽醌总量偏少,还含尼泊尔羊蹄素和鞣质类物质。根据两者成分类别及含量的差异,通过常用的理化鉴别升华实验、蒽醌显色实验、纸层析实验,均能较好的区别大黄与牛西西。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泻下、抗心律失常、强心、抗炎、抗病毒等作用[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牛西西具有免疫抑制作用[6]。大黄和牛西西从植物来源、显微特征、功能主治、有效成分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区别开两味药,药房中调剂处方的药剂师一定要掌握大黄和牛西西的异同,严格区别大黄与牛西西,防止调配中出现错误延误病情,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139.

[2] 肖耀军.土大黄与牛西西及牛耳大黄不应混淆[J].首都医药, 2010(2):52-5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74.

[4] 傅兴圣,陈菲,刘训红.大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16):1534-1539.

[5] Li J, Chen L, Zhang X,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 compound, compatibility of Rhodiola crenulata, Cordyceps militaris, and Rheum palmatum, on metabolic syndrome treatment I-improving insulin resistance[J]. 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 2012,37(11):1614-1619.

[6] Süleyman H, Demirezer LO, Kuruüzüm A, et 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the aqueous extract from Rumex patientia L root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999,65(2):114-148.

R282.5

A

1673-5846(2013)01-0030-03

1 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中药房,广东佛山 528203

2 江门市新会中医院药剂科,广东江门 529100

张仁霞(1976.4-),大专,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中药房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中药调配和医院药学工作。

猜你喜欢
乙醚伪品蒽醌
用乙醚处理共沉淀法合成YAG:Ce荧光粉
乙醚提取与固相萃取两种方法对比测定酱油中的苯甲酸
西方华佗怎样引进麻醉术
巴戟天中蒽醌类化合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研究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决明子总蒽醌工艺
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大黄中蒽醌类成分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