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2013-05-11 10:00范立红吴勇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310003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中层半胱氨酸血症

范立红 吴勇飞 罗 晨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杭州 310003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范立红 吴勇飞 罗 晨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杭州 310003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的发生得到高度的关注。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HCY测定及颈动脉B超检查,探讨HCY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病程在1周之内的首发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5~83岁,平均(69.24± 9.42)岁。诊断均符合1995年我国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头颅MRI确诊。排除糖尿病、房颤、心、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严重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酒精或药物滥用者及近3个月内服用叶酸、维生素B12者。

对照组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52名。其中男30名,女22名,年龄41~78岁,平均(63.64±8.24)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2.1 血清HCY测定 所有入选者空腹12h后,取静脉血2mL,加入含有EDTA的抗凝管中,分离血浆,全自动快速分析仪测定。

2.2 颈动脉B超检测 应用超声诊断仪进行。受试者取仰卧位,头部仰伸。自颈动脉起始部纵向扫描,依次探测双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ICA)。测量颈总动脉中层厚度(inteima-media thickness,IMT),于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前2cm处,1.0~1.5cm长度内测量,取IMT最厚点。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升高,颈总动脉中层厚度(IMT)增厚,脑梗死组斑块发生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不稳定斑块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CY、IMT、颈动脉斑块比较 例

4 讨 论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去甲基后形成的一种含巯基氨酸,可被甲基化生成蛋氨酸或被巯基化为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

McCully[1]于1966年首先发现HCY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HCY通过激发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与细胞分化介质的释放而产生组织和细胞的损伤。Dayal等[2]研究发现,在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时,升高的HCY通过氧自由基的介导促进氧化应激,直接或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使血管平滑肌细胞明显增殖,加速动脉硬化。同时促进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破坏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使机体处于血栓前的状态。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颈动脉中膜增厚是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表现,斑块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表现,而管腔狭窄则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一个晚期表现。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IMT提供了一幅由多种危险因子长期作用于动脉壁而引起改变的综合性图像,IMT增厚是一种非侵害性的早期动脉壁改变的标志。流行病学数据表明IMT增厚至1mm或1mm以上说明有心梗或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HHCY的患者有动脉中层的明显增厚说明HCY有致颈动脉壁病变的作用[3]。颈动脉IMT判定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80%,特异性为75%。有人认为IMT主要反映动脉中层的变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是限于内膜的局部现象。我们发现许多患者在检测到颈动脉内膜增厚时尚未发现斑块。在临床上往往IMT增厚先于斑块形成,因而获得信息更早。本研究发现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颈动脉IMT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HHCY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

综上所述,HCY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因此,检测血HCY水平及行颈动脉B超检查,对防治脑血管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McCully KS.Vascular pathology of homocysteinemia:implications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arteriosclerosis[J].Am J Pathol,1969,56(1):111-128.

[2]Dayal S,Arning E,Bottiglieri T,et al.Cerebral vascular dysfunction mediated by superoxide in hyperhomocysteinemic mice[J].Stroke,2004,35(8):1957-1962.

[3]刘伟峰,张步延,黄文增,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血管炎症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13:464-466.

修回日期:2012-05-07

2012-04-23

猜你喜欢
中层半胱氨酸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