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楔子叫做“国五条”

2013-05-13 01:56孟晓苏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3年4期
关键词:庶民楔子前任

孟晓苏

新老交接中钉着个楔子叫做“国五条”。临换届还要立规,以防不堪承载的堰塞湖溃坝令垒堰者难堪。不料庶民却不懂政治,用排队交易和悲愤离婚为斯人送行。如今地方文件出齐,面子已经给足,中国该干正事了。只有庸人才会继续背诵国五经。“国五条”应被淡忘,但却让人难忘。

临退设下难题

笔者曾多次用数据说明,十年调控使房价上涨成为庶民之灾。房价调控一次上涨一次,越调控越上涨。其原因很简单:面对供不应求与保障缺失应增加房屋供应,调控措施却都是抑制供给。明明调反了,却怎么说也听不懂。我已发博文“调控十年祭”对错误调控政策尽行揭露。

新政从容开局

“国五条”精心选择的出台时间给人以错觉,使不少人误认为这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我也早指出这是庸政的回光返照。新领导的厚道也被人误认是自愿背黑锅。但习李展示给民众的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的中国梦;是用改革红利启动城镇化内需;是壮士断腕换上市场之手。“国五条”跟哪条都不沾。

庶民揭竿而起

面对国五条将近、加税的祸事临头,群众为维护自身利益“揭竿而起”。他们夜以继日排队办过户手续,年长者打点滴也在坚持。更有恩爱夫妻悲壮离婚,以此抵御国五对其家庭造成的更大损害。浩浩荡荡的办证与离婚大潮惹世人嬉笑、让智者悲愤。怎么会把善良百姓逼成这样?

各地权衡利弊

“国五条”不仅盖有官印还规定限期,难题憋苦各地官员,方知网民所称“苦逼”之为何物。毕竟历经多年官场,纷纷显示观风强项。北京版色厉内荏表演性强,加税与抑供之说都难于执行;其它版本惜字如金淡淡飘过。教养好的都把“国五条”谩骂百姓脏话,如投机骗购教唆等尽数规避。

反思官场陋习

本来是简单的问题与易于纠正的错误,却被搞得如此复杂;早被多数人看清楚的失误,却因曲意逢迎使之越走越偏。这叫什么事?让我这个八十年代国务院工作人员苦思难解。当然众官吏中不乏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陷入思维定式死钻牛角,继续限购限贷抑制内需阻滞发展。

万民寄望习李

新一届接盘的不是新房而是二手房,“四壁尚好”但“顶底全漏”,屋内屋外尽是难题。前两次换届时新人都嘴不留情。一说前面是地雷阵让前任郁闷;一说前面困难重重招前任痛骂。这次老的已说过一年不如一年您应着便是,却说前任给我打下好的基础。令世人慨叹果然气派不同!

结语

随着中国梦唱响与“梦之队”的开局,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将成现实。“国五条”固执地给后任划杠,新人佯作不知先忙别的,各地却靠智慧走出迷局。难忘“国五条”,它所代表的庸政也惹人耻笑,提醒我党反思执政能力;淡忘“国五条”,它已是十年调控的句号。

(作者系1998年房改课题组组长,保障房建设最早提议人之一。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原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本文摘自其博客,未经审阅,也不代表编辑部立场。)

猜你喜欢
庶民楔子前任
楔子
不完整的圆圈
霸权更迭、俄国革命与“庶民”意涵的变迁
——重返“五四”之一①
The “Ex” Factor
说散就散
体 面
新旧の文化が交わり庶民の郷愁誘う景観
论西周时期的民间音乐教育
唐代佛教的化世与俗化:佛教庶民化与庶民化佛教
爱情里“前任”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