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2013-07-04 08:52吕华鲜
对外经贸 2013年1期
关键词:民族旅游农业

王 璐 吕华鲜

(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本文中民族地区是指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和集中的地区,包括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和广西5个少数民族地区和云南、贵州、青海、四川、重庆和甘肃6个多民族省份以及吉林、湖南、湖北和海南等省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1986—1994年),主要标志是农家乐的兴起;二是全面发展阶段(1995—2001年),主要标志是乡村假日经济迅速发展;三是纵深发展阶段(2002—2006年),这一阶段借助国家三农政策,乡村旅游全面深入发展;四是提升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旅游产业地位不断上升,产品不断升级创新。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区域分布不均衡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近年公布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情况,可以归纳出民族地区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区域分布特征。总体来看,民族地区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区域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态势:目前公布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共计359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00个。其中,贵州和四川最多,有21个,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58%;广西和新疆各有15个,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27%;西藏最少,仅有1个,占全国总量的0.22%(见表1)。

表1 民族地区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情况 单位:个

(二)乡村旅游类型丰富

我国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以及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形成了不同的类型。通过对现有乡村旅游开发各要素的分析与整合,结合乡村旅游产品系统理论,可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类型概括如下:

1.农家乐型

“农家乐”旅游是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是以农家为主要旅游资源、农村其它资源为辅助旅游资源策划开发的旅游产品类型。“农家乐”旅游是以“农业、农村、农事”作为主要发展载体,重点突出一个“农”字。如四川成都郫县农科村、锦江区三圣乡,甘肃龙门镇五里铺村等乡村旅游是典型的农家乐类型。

2.民俗风情依托型

民俗风情依托型主要是依托典型的天然村落,利用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对民俗文化进行开发、保护和利用,展示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传统节庆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实践证明,这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民俗文化村模式。如贵州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村、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青海省互助县土族民俗村、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红旗村以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博荣村等都是依托民族特色发展乡村旅游的典范。

3.古村落型

古村落型主要利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镇或元、明、清时期遗留的拥有大量传统民居的古村落来发展乡村旅游。如云南腾冲县和顺镇、大理喜洲镇,广西大圩古镇。

4.农业观光开发型

以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吸引游人,具体以生态庄园、观光农场、花卉生产基地、果木园林以及特殊地形下的农田景观等形成“人—村落—农事现象”和谐的生态环境来发展乡村旅游,典型的如广西南宁的八桂田园、广西龙胜县龙脊梯田等。

5.现代农村展示型

此类型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纳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优先选择村镇集体经济比较发达、村民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乡村,在旅游宣传中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主要卖点,典型的有广西恭城红岩村等。

(三)乡村旅游运营模式多元化

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经营模式(见表2)。

表2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运营模式

公司制模式公司进行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所有权和经营权归公司,农民以个人身份加入,以劳动获取收益。优点:解决当地政府的资金投入问题;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缺点:最大受益人为公司,不利于农户参与。广西兴安县“乡里 乐”、“忘 忧谷”,桂林蝴蝶谷瑶寨景区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优化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

民族地区乡村通过调整农业布局,对土地进行规划,使农田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实现单纯的农业向旅游观光农业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单一的以种植为主向综合农业转变。在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根据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需求,村民们提供餐饮服务,开设家庭旅馆;发展绿色水果、蔬菜的种植和销售。将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了农产品加工、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品加工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乡村娱乐设施不断增加,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与旅游相关的产业上,优化了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如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通过发展“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的“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将农村经济向养殖、种植、垂钓、旅游、观赏、餐饮和度假等多元化发展。

(二)形成了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乡村旅游已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1年贵州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个,经营实体达6万多户,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606万人次,占贵州全年接待游客总数的33%,使近75万农民摆脱了贫困。截至2011年,云南已初步建成10个乡村旅游特色县、100个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实现每年新增乡村旅游就业3万人,间接就业10万人,每年旅游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乡村旅游已成为云南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使农民走上以旅助农的致富路。

(三)改善了民族地区公共基础设施

发展乡村旅游,改善了民族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乡村道路建设,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也得到改善。例如桂林蝴蝶谷瑶寨景区在旅游开发时投入了280万元来建设321国道至东宅江村长达3.5公里的旅游公路,完善的道路交通既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有利于游客的进入。云南丽江金山村随着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村社会公共事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该村积极探索有利于农村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极大地改善了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同时,在道路交通、通讯事业、医疗卫生、住宿条件、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方面也有了明显改善。

(四)提高了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乡村旅游的开发打破了民族地区的封闭状态,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与外界接触,更新知识和观念,有利于农民了解非本土文化、开阔眼界和更新观念;使当地的居民能够更多地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各级部门争相对农民进行各种宣传和培训,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对乡风民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广西红岩村因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就对瑶族文化中的茶文化、酒文化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经营管理者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多为农户,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未受过正规培训;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市场意识淡薄、不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市场营销,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等客上门而非主动宣传,缺乏对客源市场的探索与开拓。而作为乡村旅游管理者的村镇领导,由于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市场经济观念,管理理念和方法陈旧,管理分工职责不清,宏观决策和指导不到位,影响了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虽然民族地区的大部分村民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由于管理专业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加上个别乡村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只注重眼前利益,对乡村旅游的开发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民族地区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五、结论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改善了民族地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总体上我国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仍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相信只要有效解决当前问题,乡村旅游在民族地区建设中一定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王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2]邓敏.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和谐新农村建设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6):215.

猜你喜欢
民族旅游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我们的民族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