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抗C1q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

2013-07-19 02:41路庆丽单新洁孟新艳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风湿敏感性阳性率

路庆丽, 单新洁, 孟新艳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为其主要特点。因此寻找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对SLE 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抗dsDNA 抗体作为其经典的免疫学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不够。近年发现一些新的指标与狼疮疾病活动明显相关。现已证实核小体与抗核小体抗体(AnuA)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SLE 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抗C1q 抗体是针对C1q 分子胶原样区的IgG 型自身抗体,其与抗原结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更多抗体,出现疾病活动。本研究联合检测抗dsDNA 抗体、AnuA 和抗C1q 抗体,观察其对SLE 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①SLE 组:111 例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09 年6 月~2011 年1 月住院患者,男10 例,女101 例,平均年龄(38.77±13.05)岁(16 ~7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SLE 诊断分类标准。②非SLE 风湿组:为同期住院非SLE 患者54 例,男14 例,女40 例,平均年龄(44.69±15.56)岁(16 ~78 岁),包括干燥综合征12 例,类风湿关节炎14 例,骨关节炎8 例,强直性脊柱炎7 例,皮肌炎4 例,各种血管炎4 例,硬皮病2 例,成人Still 病2 例,混合型结缔组织病1 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国际相应诊断标准。③正常对照组:43 名均来自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男20 名,女23 名,平均年龄(39.09±15.72)岁(23 ~78 岁)。

1.2 试剂与检测方法

抗dsDNA 抗体、AnuA 和抗C1q 抗体试剂盒均由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提供。抗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uA 和抗C1q 抗体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四格表计算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等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采用四格表的配对资料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符合率,并行一致性检验。联合检测中各项指标均阳性时判为联合检测阳性,若一项为阴性,则判为联合检测阴性。

2 结果

2.1 抗C1q 抗体和AnuA 对SLE 诊断的阳性率及平均浓度比较

以20 IU/ml 作为临界值,≥20 IU/ml 时判为抗C1q 抗体阳性。SLE 组的抗C1q 抗体阳性率与非SLE 风湿组、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SLE 组的抗C1q 抗体平均浓度与非SLE 风湿组、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SLE 风湿组与正常对照组抗C1q 抗体阳性率及平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以20 IU/ml 作为临界值,≥20 IU/ml 时判AnuA 阳性。SLE 组的AnuA 阳性率、平均浓度与非SLE 风湿组、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非SLE 风湿组与正常对照组AnuA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2.2 抗dsDNA 抗体、AnuA 和抗C1q 抗体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SLE 的各项评价指标比较

AnuA 敏感性最高为 52.3%,其次为抗dsDNA抗体、抗C1q 抗体,均为37.8%,3 种抗体联合检测均阳性时敏感性最差为14.4%;单独检测抗dsDNA抗体特异性最高,为97.9%,联合检测特异性可达到99.0%;抗dsDNA 抗体和AnuA 联合检测时阳性预测值最高,为97.1%,抗C1q 抗体最低(79.2%);AnuA 诊断SLE 的正确指数最高(47.1%)(表2)。

表1 抗C1q 抗体与AnuA 在3 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及平均浓度比较( ±s,IU/ml)

表1 抗C1q 抗体与AnuA 在3 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及平均浓度比较( ±s,IU/ml)

注:与SLE 组比较,*P <0.01 或P <0.05;与非SLE 风湿组比较,#P <0.05

抗C1q 抗体AnuA阳性例数阳性率(%)平均浓度阳性例数阳性率(%)平均浓度SLE 组111 4237.830.03±39.125852.381.91±77.62非SLE 风湿组54 611.1*15.40±29.395 9.3*18.18±52.08*正常对照组43 511.6*13.19±25.37*0 0*# 2.79± 1.73*组 别例数

表2 抗dsDNA 抗体、AnuA 及抗C1q 抗体在SLE 诊断中的评价指标比较

抗dsDNA 抗体和AnuA 均为阳性时,OR 值最高40.615,与SLE的关联最强,95%CI为5.432~303.656。

2.3 3 种抗体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

抗dsDNA 抗体与AnuA 符合率为81.25%,行一致性检验Kappa 值为0.515;抗dsDNA 抗体与抗C1q 抗体符合率为75.4%,Kappa 值为0.316;AnuA与抗C1q 抗体符合率为70%,Kappa 值为0.261。

3 讨论

SLE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贯穿了SLE 的整个发病过程。其中T 淋巴细胞调节异常,B 淋巴细胞过度增生、活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及形成免疫复合物是其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多年来SLE 的分类标准日渐完善,但没有一种检验方法能够单独确诊SLE,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多种实验室检查[1],并以此判断SLE 的病情活动、发展、疗效及预后。随着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更高的生物学标志物被发现,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指标被纳入SLE 分类诊断标准中,这将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长期以来抗dsDNA 抗体被认为是SLE 最重要的抗体,但dsDNA并非是引起SLE的惟一免疫原。本研究中SLE 组患者抗C1q 抗体的阳性率与AnuA 的阳性率及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非SLE 风湿组及正常对照组,说明这两种抗体参与了SLE 的免疫损伤机制。Oelzner 等[2]和Marto 等[3]报道活动性狼疮的抗C1q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狼疮组,故诊断SLE 时抗C1q 抗体和AnuA 的浓度水平是否也应作为参考指标,且其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值得关注。

单独检测AnuA 的敏感性(52.3%)高于抗dsDNA 抗体及抗C1q 抗体(均为37.8%),而其特异性(94.8%)不及抗dsDNA 抗体(97.9%),但其正确指数最高为47.1。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凋亡细胞释放,作为自身免疫原驱动自身免疫反应,诱导AnuA 的产生,是引起SLE 发病的重要免疫因子。AnuA 在疾病的早期,抗dsDNA 抗体及抗组蛋白抗体未出现之前就已产生[4-6]。有学者认为其可能成为诊断SLE 新的标志性抗体[7,8]。本研究采用AnuA 诊断SLE,阳性值表明了患病的高度可能性,误诊率仅为5.2%,适用于对SLE 的确诊,但不适合用于筛查,漏诊率高达47.7%。采用串联试验,抗dsDNA 抗体与AnuA 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均最高,其中特异性达到99%,进一步降低了误诊率,但敏感性较单独检测没有提高。抗dsDNA 抗体与AnuA 均为阳性时,OR 值最高为40.615,提示两者同时阳性是与SLE 关联最强的暴露因素。在ACR 1997 年修订的SLE 分类标准中,抗dsDNA 抗体阳性单独成为一项诊断指标[9],但其敏感性较低,因此,抗dsDNA 抗体阴性不能排除SLE 的诊断[10]。有研究报道抗dsDNA 抗体阴性而伴肾脏损害者AnuA 均为阳性,提示AnuA 可作为抗dsDNA 抗体阴性患者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指标[11]。据上,为提高诊断试验的效率,运用抗dsDNA抗体与AnuA 串联试验辅助诊断SLE,可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抗dsDNA 抗体、AnuA 及抗C1q 抗体在本研究对象中的分布,抗dsDNA 抗体与AnuA 符合率最高(81.25%),一致性检验Kappa 值亦最高(0.515)。在抗dsDNA 抗体阴性的69 例SLE 患者中抗C1q 抗体阳性21 例(占30%),AnuA 阳性25 例(占36%),可见3 种抗体具有交叉性。虽然诊断SLE 的一致性检验Kappa 值均不高,但抗C1q 抗体和AnuA 对于dsDNA 抗体阴性的SLE 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1]。

[1] 张忠源, 叶桂云, 胡望平, 等. 四种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探讨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11):1394-1395.

[2] Oelzner P, Deliyska B, Fünfstück R, et al. Anti-C1q antibodies and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lationship with disease activity [J]. Clin Rheumatol, 2003, 22(4-5):271-278.

[3] Marto N, Bertolaccini ML, Calabuig E, et al. Anti-C1q antibodies in nephritis: correlation between titres and renal disease activ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J]. Ann Rheum Dis, 2005, 64(3):444-448.

[4] Lefkowith JB, Kiehl M, Rubenstein J. Heterogeneity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glomerular-binding antibodie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J]. J Clin Invest, 1996, 98 (6):1373-1380.

[5] 陈立新.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室循证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 4 (5):404-406.

[6] Su Y, Jia RL. Han L, et al. Role of anti-nucleosome antibody in the diagno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J]. Clin Immunol, 2007, 122(1):115-120.

[7] Dilzgtin N, Sahin M, Genc Y, et al. Antinuclesome antibodyies and systemic lupus erthematosus [J]. Ann NY Acad Sci, 2007, 1109(8):421-428.

[8] Bossuyt X, Frans J, Hendrickx A, et al. Detection of 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 in a routine clinical laboratory setting [J].Clin Exp Rheumatol, 2008, 26( 2):387-388.

[9] SHI XM, FENG ZR, SUI BH, et al.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detecting serum antibodiesAgainst double-stranded DNA in diagno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J]. Chinese General Pratice, 2011, 1(1):167-170.

[10] 田斌, 陈永红. 抗DNP, ds-DNA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 [J]. 当代医学, 2011, 3(7):96-97.

[11] Min DJ, Kim SJ, Pank SH, et al. Anti-nucleosome antibody: significance in lupus patients lacking anti-double-stranded DNA antibody [J]. Clin Exp Rheumatol, 2002, 20(1):13-18.

猜你喜欢
风湿敏感性阳性率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重庆市成立中医风湿专科联盟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AH70DB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其冷裂敏感性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